今年以来,和静县纪委主动适应全面从严治党新常态,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扎实履行监督责任。通过紧抓教育、执行制度、常态化监督和坚决问责的方式,着力构建党风廉政建设防线,全面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1、紧抓教育提升“免疫力”综合运用信访谈话、函询提醒、诫勉谈话等方式加强教育,防止小问题变成大问题。今年以来,开警示教育大会2场次、通报典型案例2期16人次、组织全县各乡镇、县直部门45名党政一把手参加法院职务犯罪庭审活动,80余名乡镇、村、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参观警示教育基地,撰写警示教育心得等方式,构筑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宣传教育格局。同时,各乡镇、县直部门党政主要负责人带头上廉政党课80场次,近万名党员领导干部受教育,对新提任名党员领导干部进行廉政测试,严把廉政关,在重大节点向全县党员领导干部发廉政短信00余条,要求全县各级党委(党组)要自觉担负起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促使党员干部自觉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切实增强自身“免疫力”。 2、执行制度落实“管控力”建立和完善常态化、长效化、全覆盖、无缝隙的作风监督检查机制。向全县各单位公开诚聘了20名党风政风义务监督员,成立督察组,紧盯春节、“五一”、中秋、国庆等重要时间节点,突出对“公款送礼、公款吃喝、奢侈浪费”、大操大办婚丧嫁娶事宜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的专项检查。今年以来,共开展各类明察暗访活动80余次,开展维稳督查检查单位个,下发通报60期,上报学转促专项活动政治“四气”典型案例50件,对查处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纪律作风典型问题通报2期16人次,取得了警示教育党员干部的良好效果。 3、常态化监督增强“制衡力”建立问题线索台帐,突出抓好群众反映强烈、问题突出的线索,把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工作纳入落实主体责任日常检查、八项规定专项检查的重要内容,并作为落实两个责任考核的重要指标。同时在坚持传统的来信、来访、电话、网络和明查暗访等收集信访问题线索的同时,加强对惠民资金等民生资金监管情况进行专项检查,深入推进县、乡、村三级监督网络,张开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大网,严肃查处基层党员干部侵占国家资金、侵吞集体财产、侵害农民权益等突出的问题线索,变坐等群众信访为主动上门走访寻访,多渠道收集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线索。截至目前,通过行风热线,信访举报,纠纷投诉,受理群众反映问题余件。 4、坚决问责,形成“震慑力”坚持把查办案件作为推进“三转”、突出主业、惩治腐败的主要措施来抓,加大力度,拓宽案源,整合力量,较好地发挥了惩处作用。加大问题线索交办力度、领导约谈督办、群众举报等方式,加大纪律审查力度,全力抓好查办案件工作。今年以来,共受理信访举报件件,初核问题线索件,立案件,结案件,党政纪处分人。(巴都)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