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静美地百花齐盛开 ——和静县开展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综述丝路楼兰网全媒体讯(巴音郭楞日报记者杨晓东)为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和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静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路,高度重视文化民生建设,以满足群众文化需求为最终目标,面向农村、面向群众,多渠道开展文化惠民工作,集民族团结之力,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挥文化惠民功效,切实提升群众精气神。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共享和谐文化成果 近年来,和静县不断加大对文化事业的财政支持力度,加快了全县文化事业发展的步伐,文化基础设施不断加强和完善。自01开始,县财政专门统一下拨社区、村级文化站文化活动专项经费,用于支持基层宣传文化活动和优秀精神文化产品创作。同时,着力打造了以东归科技文化活动中心作为和静县文化基础设施的重点工程和民心工程,集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档案馆四馆合一,是和静县标志性建筑,硬件和软件设施完全按照国家一级文化馆的标准建设,外观宏伟,内部设施设备正在朝着现代化发展。投入亿余元,积极推进体育民生工程建设。建设占地面积亩的体育中心,是一个集文化、娱乐、体育、健身、保健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区域和多功能场所。此项目不仅有效解决县域运动场所不足的问题,促进全民健康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还对推动全县体育事业的全面进步起到重要作用。 坚持文旅结合、以文兴旅,打造文化产业园,树立文化品牌。高标准规划改造北山废弃厂房为博物馆、文化交流中心,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等方式,力争将其打造成为集文化宣传、艺术创作为一体,疆内一流、全国知名的文化地标,吸引全国各地文化名人、文艺爱好者设立艺术工作室,开展文化创作、表演等活动,大力弘扬传承发展东归文化为主,草原文化、军垦文化、三线建设文化、铁道兵文化齐头并举的文化资源,助推全县文化事业大繁荣、大发展。 文化精品发扬光大文艺创作硕果累累 推出新疆首部大型实景剧《东归·印象》,该剧生动还原了渥巴锡汗率领土尔扈特部经历了八个月的长途跋涉最终回归祖国,完成了人类史上最为悲壮、最后一次民族大迁徙。在巴音布鲁克常态化演出期间,除了50余名专业演员之外,还有10余名群众演员原汁原味地本色演出,牧民们不但亲身体验了文化活动的魅力,还通过演出受到了爱国主义的教育、增加了收入,这正是该剧的魅力所在。每年结束商业化演出后,演出团队就会回到县城,在和静剧院免费上演舞台剧,每周一场,不收群众一分钱,真正实现了以文惠民、文化共享,极大提升了各族群众的文化自信和获得感。目前,《东归·印象》实景剧申报国家特色文化产业项目已通过自治区评审。 深厚的东归文化底蕴、勤劳包容的和静人民、绿色的高山平原、宜居的大美之域,造就一片和谐静美之地,这些都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肥沃土壤和广阔舞台。自年创办了文艺季刊《天鹅湖》,到目前已经出版4期,深受广大文学爱好者的喜爱,也为全县文学爱好者提供了创作园地;氮芥酒精价格克白灵苏孜阿甫片价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