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3/9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借茶修为·以茶养德

二月初,上海和静茶修学堂的第十六期课程如期举行,有学员从洛杉矶飞赴至此,还有再次来上课的“学姐”。

四天的课程安排紧凑而充实。学员们跟随陈佳雯老师,从一片茶叶里感知人间草木,在行茶十式的修习中,心手相合,安静而笃定地冲泡每一款茶,共享一段和美宁静的茶修时光。

跟随音乐,进入和静茶修的时间

敞开心扉,与茶坦诚相对

课堂上,佳雯老师给大家泡茶,从茶汤滋味里,解读山林、风土、人情之美。一款款茶喝下来,如跋涉万水千山。

行茶十式教授之时,佳雯老师用极大的情感渲染力来感染大家,让所有人都更专注地体验当下。在每一次投茶、注水、分汤的细微动作里,将自己全身心交付给茶,坦诚而真挚地走进茶里。

认真对待每一泡茶,“茶修”也就在每个人心里演绎出不同的诠释:有人终于得以从庸碌繁忙中抽离片刻,有人寻回了对茶的初心,有人则找到了对未来生活的期许……

茶修是一条路径,也是一程陪伴,始于对真与美的感知,指向内心最深切的向往。每一场修习,都在倾听自我。

↑点击单张图片,放大看更清晰

技艺研习的背后,更是人文情致的关怀。

在短短几天的课程中,佳雯老师以茶为引,借由茶这条线索,带领大家从初识、熟知到相惜,至始至终在茶汤中彼此观照。老师全程倾心以授,在茶修之路上指点迷津,帮助学员提升认知、及时修正,从而让每一位学员从内心深处真正建立与茶的联系。

空间有美,如和风细雨,浸润日常

每一天,依据课程安排,老师都会精挑器皿,悉心布置出合宜的茶席。或古典秀雅,或简约中正,再配以书画、时花、茶点,营造出赏心悦目的茶席氛围。

空间雅致清润,器物精美。学员们沉浸其中,耳闻目遇,无处不动人,在习茶之时,自然而然地得到审美情致的滋养。

茶修课程的最后一天,佳雯老师择一素净花器,插了一枝山茶。二月寒风凛冽,室内,一朵朱红安然绽放,透露着轻柔和煦的暖意,也寄寓了她的期许:四天茶修之后,你是不是从茶里收获了那朵“盛开的花”?

整个上海和静茶修的团队都保持得很好,没有被喧杂的外在环境所影响。其实,我觉得“和静”这两个字就要求我们有一种和和睦睦的环境,就是需要我们从纷杂的生活中寻找一种安静,从茶文化里找到这个因素,不要受外在杂气的影响。第一次看王琼老师的视频时,以为会很难,今天我能把茶修课程完成,很为自己骄傲。我在这里学习茶文化,也为自身修养加了一分,这已经远远超出我的预期了。

——十六期茶修学员马磊

四天课程中我在不断地体验、不断地感受,“特别注重自己去体验”是这个课堂给我们最大的感动。在上海和静茶修学堂,我感觉是用技艺来练人、用滋味来养人、用情感来动人、用氛围来修人、用美学去薰人,这是我理解的“茶修”的四层意思。感谢佳雯老师把技艺、情感、滋味、美学和茶修体验融为一体,再如此美好地呈现给我们。

——十六期茶修学员彭莉

不同于工作的紧绷状态,茶修时我是非常放松的,跟随佳雯老师用行茶十式的手法,认真泡出一杯好茶。非常感谢茶修,感谢茶,让我在忙碌生活里,有了一次停顿、转身思考的机会。

——十六期茶修学员徐臻

茶缘真的妙不可言,感恩和静茶修学堂让我们聚集在这里。佳雯老师这么和谒,又很有耐心,对我们每个人都会提出细致的要求,帮我们指正。整个上海和静茶修课程的团队也很“静”,但是很用心、很认真,这一点让我很感动。很有幸与这么可爱的茶人们共修,希望以后一起把这份美好延续下去。

——十六期茶修学员晓琳

………

课程茶修顾问

卢老师

茶修·王琼

和静茶修学堂

借茶修为,以茶养德

长按“识别







































白殿疯病早期图片
北京白癜风治疗多少钱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