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东城区张自忠路(原铁狮子胡同)北侧7号,有一座令人瞩目的豪宅,这就是“和敬公主府”。 和敬公主府的位置 和敬公主府文物标识牌 和敬公主府 (和敬公主府) 和敬公主(—)是乾隆帝(—)第3个女儿,生于雍正九年5月24日,母亲是孝贤纯皇后富察氏。和敬是封号,封号全称是“固伦和敬公主”,是公主最高等级封号。“固伦”是满语,意为天下、国家、尊贵、高雅。 孝贤纯皇后 (乾隆皇帝) 清朝公主实行等级制。清太宗皇太极继位后,于崇德元年(年),仿照明朝制度,皇帝女儿开始称为‘公主“,并规定皇后所生之女称“固伦公主”,妃子所生之女及皇后的养女,称“和硕公主”。“和硕”,满语,意为“一方”。两种封号强调了嫡庶之别。亲王之女称“和硕格格”,亲王世子(亲王法定继承人)、郡王、多罗贝勒之女称多罗格格。庶民之女不受封,只称宗女。 (清朝公主、格格等级表) 和敬公主的母亲孝贤纯皇后(—),是乾隆第一个皇后,也是乾隆人生中最爱的一位女人。可惜,孝贤纯皇后36岁就去世了,原因是与她夭折的两个儿子有关。她先后生育两子两女,长女及二儿子均2岁夭折,大儿子9岁夭折,和敬公主是老三,是乾隆与她留下的唯一一点骨血。和敬公主不喜化妆,素雅高贵,满读诗书,尊儒尚佛,生性聪慧,胸怀大度,颇有其母风骨,容貌酷似其母亲。乾隆看到女儿就会想起昔日的最爱,所以,乾隆视和女儿敬公主如掌上明珠。 (和敬公主塑像) 乾隆十二年(年)三月,和敬公主16岁,嫁给了-科尔沁辅国公色布腾巴勒珠尔。 为女儿出嫁,乾隆提前两年就开始准备。乾隆不忍爱女远嫁,破例准其留驻京师,并为其建府,此举开创了远嫁公主留驻京师的先例。和敬公主府与当时的亲王、贝勒府为邻,是清代唯一一个固伦等级的公主府邸。和敬公主府共建房间,耗银余两。和敬公主府的建筑设计非常人性化,特别是院内的十字游廊,夏季可以遮阳挡雨,晚上能乘凉,冬季可以遮风挡雪。 乾隆不仅在京给和敬公主建府邸,而且还给和敬公主两俸银的超高待遇。大清律例规定,只有远嫁蒙古的公主才可领取两俸银,留京公主只能领取俸银。大清享受这种待遇只有和敬公主一人。 和敬公主府 和敬公主府 (和敬公主府) 和敬公主的丈夫色布腾巴勒珠尔九岁就生活在宫中,随皇子们一起读书,这足以说明乾隆对他的重视。乾隆八年(年)封其为辅国公,为清朝历史上最年轻的辅国公。 和敬公主婚后的日子过得十分幸福,她与丈夫色布腾巴勒珠尔恩爱有加,生有一子四女。更难得的是,乾隆对和敬公主的儿子、自己的外孙宠爱更是少有。清代姚元之的《竹叶亭杂记》记载,乾隆亲自为和敬公主之子起名为“鄂勒哲依忒木尔额尔克巴拜”,共12字,其长度亘古未有。名的意思是“我外孙有福有寿,身体结实,我视为掌中宝贝。”足见乾隆对外孙的溺爱。 乾隆二十年(公元年),这一年是乾隆爱女和敬公主24岁本命年。为了求得爱女本命年吉祥,福寿绵长,乾隆皇帝特于五月二十四日下金诏一道,赐宝庄一座,赐字号“六和敬”,赐金石御宝护身符等奇珍异宝共件(正是公主的生日数字),护卫人数增加一倍,并任命御用金石翰林大学士杨得意为宝庄总管,进王府编制,享皇家世代俸禄。 这真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和敬公主集万般宠爱于一身,一生享尽荣华富贵。笔者感叹道: 万般父爱最易得, 一朝圣恩最难临。 父爱圣恩皆拥有, 可叹真是有福人! (北京朝阳区东坝公主墓遗存石狮) 和敬公主于乾隆五十七年(年)去世,享年62岁,葬于北京朝阳区东坝,衣冠葬于今公主岭市附近其领地内。很多资料记载,和敬公主葬于北京东郊的东坝镇附近,与色布腾巴尔珠尔合葬。至今在朝阳区东坝地区的北京轻工技师学院门前,有一对被泼了红漆的石狮子,就是和敬公主坟墓遗存。而位于吉林省公主岭市北郊5公里土岭上的公主陵则是和敬公主的衣冠冢。 历史上,只有皇帝之墓才能称为陵,而和敬公主墓之所以称陵,其原因可能是和敬公主生前深受乾隆皇帝的宠爱,提高了待遇。 吉林公主陵遗址 (吉林公主陵遗址) 有资料记载,年日俄战争,沙俄侵略公主岭时,和敬公主陵墓上还有青砖建筑、院墙及守墓人,建筑内还有石桌、石凳以及部分用于祭祀的器皿,每年还都有蒙古族人赶着车子拉着供品前来祭祀。文革时期公主陵建筑被彻底铲除、荡平,现在已了无痕迹。 又资料说,吉林公主陵是衣冠冢系误传。这份资料说,公主陵的最后一位守陵人孙焕章的侄子孙景龙年3月31日说:“当时,我经常跟叔父到公主陵那里去玩,一些事我还记得。墓里有棺材,棺材板都腐烂了,里面只剩骨头架子,衣服烂的一堆一块的。年公主岭一中学生拆坟时将尸骨全扔出来了,坟里有骨头。”这说明,公主墓中埋葬的不只是衣冠,还有遗体。 清朝制度规定,不论哪级公主,嫁后不能随意回京。回京需“报院请旨”,非奉特旨,在京不得住过一年,死后也要归葬领地,长住京城就更不可能了。 究竟哪个是真,哪个是假,只有由专家们去考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