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昆明多肉市场渐火
“老肉”降价“洋肉”有风险当然,最吃香的还是“鲜肉”
从暖男“大白”的火爆到萌萌多肉植物的流行,似乎世界终将属于“胖纸”们,让人感受到了深深的善意!“一入肉坑深似海,从此绿植是路人。”最近,大家身边的“肉粉”渐渐多了起来,朋友间相互馈赠多肉植物也成了一种时尚。过去躲在昆明花市犄角旮旯的多肉植物,如今已成为各大花商的主推商品,往往被摆在门口最显眼的位置。今天,记者就带“肉粉”们走进昆明斗南花卉市场,替大家“相相亲”,看看谁是老牌“心头肉”,谁是新晋“小鲜肉”?要知道,多肉植物的春天来了,多肉动物的夏天还会远吗?
“肉”欲横流斗南花市 “肉”火了虽然云南气温高、日照长的天气对多肉植物的种植非常有利,但云南多肉植物种植业起步较晚。七年前,斗南花卉市场内第一家从事多肉植物批发零售的“肉铺”开门营业;到前年,也才不过6家“肉铺”;而到了去年,随着多肉植物的走红,斗南花卉市场内的“肉铺”一下增至20多家。
昨日,记者再次来到斗南花卉市场,逛了整整一上午,发现如今几乎每家花店门口或多或少都要摆上一些多肉植物以满足“肉粉”们强大的“肉欲”。
价跌“肉痛”有的跌了一半价“不少常见的多肉植物价格几乎跌了一半,观音莲、玉珠帘、玉葡萄等品种以前能卖到10元左右,现在5元也不一定有人买。”在斗南花卉市场做多肉植物批发的杨老板说,最近一些“普肉”的价格跌得很厉害。
“两三年前,一盆单株能卖到两三百的罗密欧,现在只能卖50元一盆,而且品相差的还不好卖。”海峰园艺公司的老板娘黄女士说,同样的静夜、钱串,高峰期卖80元一小盆,现在只要35元;茜之塔也从高峰期的50元降到了20元。
无“肉”不欢多肉降价 “肉贩”忙批发商们抱怨多肉植物价格下跌的同时,记者却发现前来斗南花卉市场“批肉”的商人们热情却在大增,仅一上午,记者就见到二十多人前来大采购。
“这些不到20天就能卖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商贩批了三大箱“肉肉”,准备在景新街花鸟鱼虫交易市场出售,“三五十元一盆的价格不高,很容易成交”。
据了解,通常多肉植物零售价是批发价的两至三倍,所以“肉粉”们如果买的数量多或想淘一些稀有肉种的话,不妨亲自跑一趟斗南花卉市场。不过,如果买得少,可能就不必舟车劳顿了,斗南的“零肉”价比昆明城里也便宜不了太多。
弱“肉”强食“老肉”贬值“鲜肉”贵 “最近一些‘老肉’品种,特别是易繁殖的景天科的‘肉肉’,大家都在种,产量大增,供大于求,结果导致价格下跌。”常年从事中高端多肉植物批发生意的嘉美园艺张晓夫妇道破多肉植物降价的“天机”。
“但降价的只是‘普肉’,一些养了多年的老桩和才上市的‘新肉’‘鲜肉’,非但没有降价,反而在大涨。”张晓说,像彩虹、白熊等难繁殖的老品种,由于产量有限,价格波动并不大,“而两年前卖10-15元/盆的龙舌兰目独尾草科多肉植物玉露,由于较难繁殖加之生长缓慢,目前的市价已经攀升至50-60元/盆。”
此外,记者走访发现,目前昆明市场上进口多肉植物的价格普遍高出国产10-20元/盆。对此,一位不愿具名的批发商透露:“除了关税,还要看卖相,你懂的!”一百个人能养出一百种花——比如同样的多肉植物,有人养出来是红色的,有人养出来就是绿色的,而通常红色的要比绿色的贵很多。张晓夫妇表示,除了目前主要掌控在外国人手上的新的优势品种外,生产商能够改善价格的唯一途径,只有提高产品质量,“为此,我们一直坚持,把花种到自己觉得最漂亮,才能卖给消费者。”
“肉”颤心惊 产业抗风险能力弱虽然多肉植物降价同样会给张晓家的生意带来诸多影响,但他们认为,此轮降价属正常的市场波动,目前的价格更亲民,更利于多肉植物的市场拓展。实际上,真正令他们忧心的并非眼前的降价,而是目前多肉植物产业有待提升的抗风险能力。
“前两天突如其来的冰雹砸伤了不少多肉植物,我一个‘肉友’因此损失惨重,他家的‘肉肉’被迫推迟半年才能上市。”张晓的爱人说,目前云南的多肉植物产业仍处于靠天吃饭的状态,抗自然风险能力严重有待加强,“一旦遇到霜冻、冰雹等极端天气,很可能就血本无归”。
除了天气造成的自然风险,最近的价格波动,也令她担心。现在,全国各地都在搞多肉植物种植,市场行情瞬息万变,很难预测,“不知道自己基地大棚里的‘肉’出田时会是什么价格”。
俗话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自然风险尚可设防,但市场风险防范起来便难了许多,但也并非毫无头绪——看看这次价格几乎未受影响的品种便能有所心得——一靠品质高,二靠品种新。
娱“肉”乡里 我省育出3新品虽然国内高端多肉植物新品种多数依靠进口,但我们也有属于自己的多肉植物品种。日前,记者从云南省农科院花卉研究所获悉,通过杂交选育,3种盆栽多肉植物新品种“雪佳人”“燃灯莲”和“阿萝”,已于今年二月在云南省林业厅获得注册登记。这3个新品由省农科院花卉研究所与刘家花坊共同合作选育而成,是国内首次培育成功并注册登记的多肉植物新品种。由于株型漂亮,品种新颖,3种“肉肉”的市场反应良好,市场接受度较高。
据介绍,这3个新品均为景天科拟石莲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中,“雪佳人”植株高5—7cm,茎杆较短,叶片莲座状生于茎杆上;“燃灯莲”植株高15—20厘米,肉质茎直立,花为橙红色;“阿萝”植株高18—20厘米,60—70枚叶片簇生,辐射对称,呈莲座状。
“洋肉”虽好“海淘”入境须谨慎 相比国内,许多国外的多肉植物不但品种多样,而且价格合理,于是,许多人也开始采用“海淘”方式购买“多肉植物”,并通过邮寄或携带入境。
近日,汕头检验检疫局邮检科在一个来自美国的入境邮包中,查获一批包含12个品种,约株的多肉植物。该邮包虽附有出境检疫证书,但并未办理入境检疫审批手续,而且不少植物根部还带有国家禁止进境的土壤,其中带有活线虫,具有潜在的检疫风险,一旦入境,或给我国农业生产安全和生态安全造成威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止携带、邮寄进境的动植物及其产品名录》规定,种子(苗)、苗木及其他具有繁殖能力的植物材料、有机栽培介质,禁止携带、邮寄进境物品。因此,相关工作人员依照相关法规出具《检验检疫处理通知书》告知收件人后,对该批植物进行销毁,并作无害化处理。
为此,检验检疫部门提醒广大市民,面对国外呆萌诱人的“肉肉”,无论“海淘”、友人邮寄,还是国外购买携带回国都需谨慎,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生活新报记者李国光文/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