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节就要到了 但是你知道它的来历吗? 它居然起源于上海哦! 来来来,一大波上海的秘密来袭 你知道几个呢? 1.父亲节居然起源于上海! 世界上的第一个父亲节,年诞生在美国。而中国的父亲节则是起源于上海,与美国的父亲节并没有关系,一切的根源可以追溯到民国时期。 年8月8日,上海发起了庆祝父亲节的活动,当时抗日战争进入尾声,日军虽败局已定,但尚未投降,上海仍在其控制之下,这一倡议“暗中表示怀念祖国之意”。抗日战争胜利后,上海市各界名流,联名请上海市政府转呈中央政府,定“爸爸”谐音的8月8日为全国性的父亲节,在父亲节这天,人们佩带鲜花,表达对父亲的敬重和思念。国民政府批准了这一请求,把每年的8月8日定为全国性质的“父亲节”,这个节日在中国台湾地区至今沿用。 而现在中国内地所使用的父亲节并不是法定节日,是来自美国的“舶来品”,遵照美国的习俗,日期定为每年6月第三个星期日。 △民国时候记录父亲节的刊物 2.长风公园的石狮子居然来自于圆明园! 长风公园铁臂山前有一对石狮子,这一对石狮子卷毛盖顶,精雕细琢,浓眉炯眼,神态逼真,实在是一对艺术精品。 但是你知道这对石狮子其实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故事吗?它可是来自于圆明园的哦! 当时,长风公园的设计是参照了北京颐和园和杭州西湖的山水布局,根据设计稿要求,在门前广场需设置一对石狮子,以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在园林建筑中的魅力。 当时为了这个石狮子也是费了不少脑筋。最后,设计师走访了圆明园,当时的圆明园被火烧后一直处在无人管理的废墟状态,设计师就在一堆废墟里发现了这一对石狮子,最后,这个石狮子就被运送到了长风公园进行了长达几十年的“看门”生涯。 △长风公园里的石狮子 3.南京路的由来居然是因为南京条约! 南京路是上海标志性的商业街,是游人来沪必来的一个地方,但是你确定你真的了解它的历史渊源吗? 鸦片战争之后,当时的清政府和英国签订了屈辱的《南京条约》,南京路当时是英租界里的一条狭窄的小街巷,名叫“花园弄”,又名“派克弄”。因为老外经常在这条路上骑马,而且通向跑马场,老百姓将其称之为“马路”,后来有了更多的“马路”,因为南京路是最繁华的也是最早开拓的,所以又称“大马路”。 年,英租界当局为方便运兵,越界筑路,将“花园弄”向西延伸至静安寺,称之为“静安寺路”。英租界当局为了纪念其得以“合法”瓜分中国的《南京条约》,便将花园弄和静安寺路分别命名为南京东路和南京西路,统称南京路。 二战结束,租界被废除,但是南京路的名字却保留了下来,一直沿用至今。 △现在依旧是上海第一街的南京路 4.上海不只是有市还有县、还有镇! 生活在上海,但是你却不知道上海其实还有同名的镇和县? 上海镇在宋朝的时候就设立了。当时的上海已开始成为我国的一个新兴贸易港口,当时那个地区有十八大浦,其中一条叫上海浦,西岸有个上海镇。而上海县的设立则是在元朝,辖区就是以前的老南市的地段,县衙在现在的十六铺这里。后来的上海县和当时的上海县管辖地段并不一样,后来的上海县辖区和现在的闵行区差不多。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县和上海市是分开来的,在年以前,上海县是属于江苏的,而上海市则是直辖市。年,市郊十县划归上海,上海县才正式并入了上海市。之后,上海县之中又分出了上海县和闵行区,上海县各个乡镇的建制被一步步取消和并入其他区,直到年,上海县并入闵行,上海县的名字也终不复存在。 △曾经的上海县图书馆 5.崇明岛有一部分是属于江苏省的! 都说崇明岛是上海最后一块净土,但是,你知道吗?并不是整个崇明岛都属于上海市!崇明岛有一部分是属于江苏的!海永乡、启隆乡这两块地方在行政区划上属于江苏省辖地,地理位置上却是确确实实和崇明岛连成一体的。 那为什么省界线要这样画?不直接一点把整个崇明岛划给上海不好么?原来事实是这样的:崇明年从南通划上海的时候,它们依然是江中独立的沙洲,和崇明岛是单独分开的,之后泥沙堆积导致几块地方连在一起,这两块沙洲就成了崇明岛一部分,但是行政划分依旧归南通管。 △崇明岛 6.曾几何时,全中国最牛的大学在上海,比清华北大还早! 圣约翰大学,又叫上海教会大学,诞生于年,比北京大学前身“京师大学堂”还要早。 初名圣约翰书院,是中国第一所现代高等教会学府,享有“东方的哈佛”、“外交人才的养成所”、“现代中国绅士的摇篮”等盛名。顾维钧、宋子文、贝聿铭、陶行知、林语堂等都是出自圣约翰大学。 年,圣约翰大学解散,专业院系并入上海多所高校,校址划归华东政法大学。 △圣约翰大学的校址现在是华政的一个校区 7.黄浦江上居然还有座岛? 没错,就是复兴岛! 复兴岛是黄浦江上唯一的小岛,最初的名字叫作周家嘴岛,因黄浦江边有个叫周家嘴的村落而得名。 上世纪初,上海浚浦局利用黄浦江淤泥填起一座人工岛,就是现在的复兴岛。根据记载,蒋介石离开大陆前曾在复兴岛居住过。 △整个复兴岛上只有一条路,叫做共青路 8.佘山不只是山,还有座岛! 佘山在上海可是名气一只鼎的,但是要说起佘山岛,却没几个人知道了。 佘山岛位于东海、黄海以及长江口的汇合处,隶属于崇明区管辖,是上海最东端的岛屿,是鲜为人知的“上海第一哨”!现在岛上没有居民,有海军驻军,是上海唯一的中国领海基点所在地。 清末鸦片战争时期,该岛曾被英国占领,并在岛上建造了中国沿海最早的灯塔,这个灯塔现在还在使用,算得上是岛上最大最悠久的古迹。 △佘山灯塔 9.上海有个塔比比萨斜塔还要斜! 就是松江的天马山护珠宝光塔! 建于北宋元丰三年(),砖石结构,七层八角,高18.82米,位于松江区佘山镇天马山景区护珠塔向东偏离2.28米,倾斜度7.10°。由于其斜度已超过了著名的意大利比萨斜塔,故有“上海比萨斜塔”之称,是上海一大奇观。 △天马山护珠宝光塔 10.金庸原本是个沪漂! 金庸本名查良镛,可以说是中国武侠小说第一人,大伙都知道他是香港四大才子之一,但是,却不一定知道——他原本是一个沪漂! 金庸出生于浙江,年考入重庆中央政治大学外交系,因对校内学生党员行为不满而向校方投诉,反被退学。年,金庸进入上海东吴大学法学院(后并入华东政法大学)学习,同年秋天,他进入《大公报》国际电讯翻译编辑。 年,《大公报》香港分社因业务需要,金庸的一名同事被调往香港,但这名同事新婚不久,不愿去香港,于是金庸便代替他去了香港。 由此,他才开始了他的香港人生,并于年开始写他的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 △年轻时候的金庸 11.藏红花不是产自西藏而是产自崇明岛! 说起藏红花,你肯定想到的是西藏,但你知道吗,西藏不产藏红花,只是经由西藏传入中国,中国90%的藏红花产于上海崇明! 植物专家表示,藏红花原产希腊、伊朗等欧洲及中东地区,据说经西藏传入崇明,但因土壤气候环境等原因,西藏不产药用藏红花,反倒是崇明藏红花享誉全国。 △藏红花种植地崇明庙镇 12.上海为什么被称为“魔都”? 帝都的名号都知道,毕竟那边是皇帝居住的地方,那上海为什么被叫做魔都呢?难道有什么魔怪? 魔都是上世纪20、30年代起,上海就有的别称,是当时日本人对上海的习惯称呼。20世纪初,旅居上海的日籍作家松村梢风有一本畅销小说《魔都》,他是第一个把上海称为“魔都”的人,之后,风靡一时的日本动漫《中华小当家》也把上海称为魔都,更加推广了这一个称呼。 △魔都上海 13.小笼包在西班牙居然被叫做李小龙! 自50多年前有中国移民在西班牙经营中国餐馆开始,小笼包也开始在西班牙食客中享有盛誉。西班牙语菜单上的解释是:“中心加肉的中国面包”。 自从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移民大量进入西班牙,中国饭店也如雨后春笋般地遍地开花,小笼包是每家饭店必备的主力食品之一。西班牙语的注释超厉害:“加中国龙肉的小面包”。 年之后,“小龙包子”又发生了变化。在西班牙,为纪念李小龙,印有李小龙的彩色招贴画大街小巷都能看见,“小龙包子”的含义又发生变化,有的饭店将“小龙包”解释成“武打巨星李小龙最喜欢吃的中国肉面包”。而后,“小龙包子”的西班牙名被就叫“BruceLee”(李小龙英文名),人们点菜时对跑堂说,“我要BruceLee”,跑堂就知道食客要的是中国的小笼包子。 △小笼包 14.洋山深水港到底是上海的还是浙江的? 洋山深水港位于杭州湾口外的浙江省嵊泗列岛,是中国首个在微小岛上建设的港口,是中国发展上海自贸区、建设海洋强国的依仗。但是他的归属问题一直让很多人疑惑。上海人说洋山深水港是上海的,浙江人说是浙江的,那么到底事实是怎样的呢? 洋山深水港从地理以及行政上隶属浙江嵊泗,但是港口公司注册的地方是上海市,所以深水港的管理方是上海。 △洋山深水港 15.上海海拔最高的地方居然不是佘山! 有人问上海有山么?99%的人直接脱口而出佘山。有人问上海海拔最高的地方是哪里? 90%的人会迟疑一下,然后说佘山吧?现在小海告诉你,上海海拔最高的不是佘山,而是金山区的大金山! 位于大金山岛的大金山主峰高.4米,是上海市最高和最大的基岩岛,而佘山的海拔是99米!再来一个补充知识,上海海拔平均是4米。 △大金山 16.上海居然有10个城门! 相信许多朋友心中都有这样的疑问:老西门是什么玩意?小南门是什么鬼? 告诉你,这些曾经都是上海的城门! 上海有一块区域被称为老城厢,指的是城内,厢指的是城外居民生活的地方。就在这片老城厢的土地上,一共有过十座城门,它们分别是:新北门、小北门、老北门、新东门、小东门、大东门、小南门、大南门、小西门、老西门。 历史如云烟而过,只剩下城墙也只留下了小北门,大境阁那段50米左右的遗迹。 △小北门·大境阁古城墙 17.沪A摩托车牌照比汽车车牌还贵 你只知道上海车牌贵,而且又难拍,但你知道更贵的,其实是上海只进不出的沪A黄牌摩托车牌照吗? 据说,沪A摩托黄色车牌照价格突破40万!好想跟这样的土豪做朋友啊!所以,以后如果你开着车,而有人骑着摩托车从你的小汽车旁飞驰而过,不要瞧不起人家,说不定人家比的车牌比你的宝马还值钱! △沪A摩托豪车 18.上海现在的市花是白玉兰,以前居然是棉花! 上海的市花是白玉兰,但很少有人知道,棉花也曾经是上海的市花!什么鬼! 年4月,新成立不到两年的上海特别市,在报刊上公开评选市花。选票共发出3万份,收回1.7万余份。棉花票数张,名列第一,当选上海市花。 其实,棉花和上海的渊源自古就有,明代,棉花是上海地区最主要的农作物,享有“松郡之布,衣被天下”的美誉。从宋元到明清,棉纺织业和航运业一直是上海的两大经济支柱,上海不仅是因港成市,而且是因棉兴市。 △没错,就是它,上海昔日的市花棉花 19.市三女中居然还有男生! 闻名沪上的市三女中居然有男生?真的假的?收不收我啊? 解放后,中西女中和圣玛利亚女中由市教育局接管。年,两校合并称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年更名为上海市第三中学,年恢复成为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 在市三女中年的校史中,年到年是有男生的,但那时候叫上海市第三中学,年后该校又恢复了女中的建制,由此,结束了男学生的故事。 原来年就已经结束了,只恨生不逢时啊! △市三女中 20.松江二中的校门曾是上海城门! 谁说上海的老城门都被拆光了?谁说上海无古迹?不服来辩! 松江二中是上海闻名的重点中学,拥有超过一百十年的历史,除此之外,你可知晓,这所学校建于古松江城之中!它的校门就是以前的松江府城门! 霸气侧漏啊!拿城门当校门的学校,估计在全中国也是难得一见的啦! △上海最气派中学校门——松江二中 21.上海体院的主楼原来是市政府大楼! 很多人都知道上海市政府大楼在人民大厦,那你知道以前的市政大楼在哪吗? 年,南京国民政府划定今江湾五角场东北地带作为上海市中心区域,并于年开始了市政府大楼的建设,年竣工,年抗战全面爆发,江湾沦陷,市政府大楼被炸得千疮百孔。 抗战胜利后,这个地方被废弃,直到年7月,新中国第一所体育高等学府上海体育学院迁址江湾老市政府大楼。 饱经风霜的旧上海市政府大楼被体院师生亲切地唤作“绿瓦大楼”,而体院学生则自称“绿瓦学子”。 △上海体院绿瓦楼 22.上海历史最久的小学建立于年! 上海历史最久的学校是哪个?交大?复旦?同济?不不不!是一所小学! 上海最古老的学校建立于年,是一所小学!——虹口区红旗小学! 学校的前身,可追溯到创办于明嘉靖年间(年)的曲江小学,是江湾地区有史以来的第一所启蒙识字的义塾。学校先后更名为宝山县第三高等小学校、上海市虬江小学、上海第二十二区中心国民学校、江湾区第一中心小学、北郊区第一中心小学、江湾镇中心小学、红旗五七学校,年起改用现名。 敬业中学创办于年,也比上海的大学历史更加久! △历史悠久的小学一览 来源:魅力上海 (本期编辑:朱剑欢)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