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5/3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北京白癜风价格是多少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一期一会”的含义是什么?“和敬清寂”包含了怎样的思想?这些问题大概都可以在日本茶道中找到答案,但真正去领会它们却需要更加漫长的时间。

1日本的茶道

日本茶道起源于中国,但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已形成其独具特色的文化形式。茶与日本人民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从日语中的“日常茶饭事”一词可以见得,但日本茶道却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饮茶、品茶大不一样,与其说是一种饮茶的仪式,不如说是一门将禅文化、神道思想、儒教思想囊括在一间茶室之内的哲学。日本古川徹三先生从艺术的角度将茶道的内容归结为:艺术因素、社交因素、礼仪因素、修行因素。久松真一先生则从宗教的角度入手,将茶道文化定义为以吃茶为契机的综合文化体系,其核心是“禅”。

2日本茶道的历史

据研究显示,饮茶在日本历史的最早记录出现在弘仁5年(公元年)空海所著的《空海奉献表》内。就此,饮茶的习俗从中国大陆传到日本,这一时期的日本茶文化是属于贵族圈内的上流社交行为,其饮茶方法与中国唐代的饼茶煮饮法一致。这一时期的日本茶文化以嵯峨天皇为中心展开,天皇经常与高僧空海、最澄等人一同饮茶。嵯峨天皇在给空海的送别诗中这样写道:

道俗相分经数年,

今秋晤语亦良缘。

香茶酌罢日云暮,

稽首伤离望云烟。

自镰仓时代开始,受《吃茶养生记》的影响,饮茶开始逐渐普及到民间。到了室町时代末期出现了一般百姓主办的茶会,如奈良的“大淋汗茶会”,淋汗指洗澡,茶会的主办人请客人入浴后开始饮茶,同时还准备了瓜果、面条等食物。

  “茶道”这个概念,则是由15世纪的僧人村田珠光最早提出。村田珠将其参禅后的感悟融入于茶道之中,由此开创了尊崇自然、尊崇朴素的草庵茶风。

日本历史上真正把茶道向世人普及的是千利休。千利休将室内的装饰简化到最小限度,使茶道摆脱了物质因素的束缚,使得茶道更易于为一般大众所接受。同时,千利休强调体味“本心”,并主张简化茶道的规定动作,抛开外界的形式操纵,以专心体会茶道的趣味。

丰臣秀吉成为摄政关白后举行的第一次宫中茶会由千利休指导,也是在这次茶会上“利休”的道号由正亲町天皇赐予。但在这之后,千利休对于茶道的理解越发趋于古朴、平淡、倡导“本来无一物”的艺术理念,也与丰臣秀吉的分歧越发加大,在其70岁时被丰臣秀吉赐死。千利休去世后,其后代分别开创“里千家”、“表千家”“武者小路千家”继承千利休的茶道。

千利休的画像

3

日本茶道的思想

在日本,“和敬清寂”被称为茶道的四规、四则,其表层上是对人与人之间的伦理要求,即要求主客之间和睦,遵守礼节,要求主客间保持茶室茶具的清洁和茶事上寂然恬静的氛围;但其深层上更要求对整个茶道的参与者——茶道的“事物人境”而言保持“和敬清寂”。其中,事指点茶、茶花等诸事项,物指茶刷等器物,人指主客等各种身份的人,境指外露地、茶室等环境。

另一个被人们熟知的茶道思想是“一期一会”,意为人与人之间一生只有一次相见,这种思想来自佛教中的无常观,每一次茶事,都是此生唯一的一次,当时当地,都再无复制的可能。因为“一期一会”思想的存在,日本茶人分外重视每一次茶事。

日本茶道是一门凝结了多种哲学思想的艺术,茶人们、研究者们对其蕴含思想的理解也并不相同。千利休在《南方录》中写道:“我终于领悟到:搬柴汲水中的修行意义,一碗茶中含有的真味”,也希望我们都能找到一份属于自己的“真味”。

本文以日本文化概况课课题报告为基础写成。

参考文献:

[1]腾军.《日本茶道文化概论》.东方出版社,

[2]佟君.《日本茶道及其文化内涵》.日语学习与研究,

[3]李红.《和敬清寂茶禅一味——论日本茶道》.河南大学学报,

作者/杨惠越(级日语系本科生)

编辑/赵雪菲

欢迎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