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8/30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天山下的生灵》新疆和静的故事

作者:城外的风

巴音布鲁克草原是我国第一大亚高山高寒草甸草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天山脚底下的生灵们,沿着开都河,奔走高寒草原,春后上山,夏后下山,常年往返于几百公里的山脉。

这里的牲畜吃的是中药草,喝的是矿泉水,走的是绿地毯,拉的是六味地黄丸和太太口服液,在民间都有这一说,生态放牧,这里是牛羊马的天堂,巴音布鲁克高原草原与雪山造就了开都河流域的文明与灿烂。

  

蒙族,维族,回族,汉族在这里融为一个大家族,蒙族与维族人居多,他们还是沿袭传统的放牧生活,每年的五月到九月,是他们放牧的黄金时期,九月初牧民们就赶着已经膘肥体壮的牲畜群从雪域高原回来,远行到和静进行贸易,再经营他们的生活。这里热闹,淳朴,一个让人富有想象的地域。

四月十七日,一个晴朗的周末,我走进和静,不经意发现了这里的活畜交易市场,实际上是一块很大的空地,维族,蒙族人汇聚在这里,十分的热闹,伴随着高低不同的“咩咩”声,马车在拥挤的人群里穿行,一不小心,高大的马儿把它那粗大的鼻子挨上你的脸庞,大小不同的拖拉机忙碌着,运输着这里的交易的羊,开三轮的小伙子也很老练,在密集的人群里自由穿行。

实际上,还是一个牧民个体的牲畜交易,没有大规模的批量,他们保持着千百年的传统贸易模式,或许曾经他们在这里只是交换,没有货币,几张羊皮子换一个小羊羔,或者用一只羊换几袋子白面。

小巴郎子在后面拍拍我的肩,说的维语我也听不懂,我明白了他要我给他照相,他坐上了他老爸载羊的三轮,他很开心,兴奋。

一个英俊少年风驰电掣的驶过,载着他的羊,不知道去那里,或许是卖掉了他的羊,他的眼神从我镜头里划过。

人越来越多,戴白帽子的,鸭舌帽,花格子帽,深蓝色的,枣红色的,色彩最丰富的就数这一顶顶帽子了。他们牵着自己的羊,等待别人来买。

熙攘中,瞧见十岁刚出头的小巴郎子,拽着他的羊,还在奋力的吆喝。

一个抱孩子的维族女子引起了我的注意,在这块地里,很少见到妇女,象这样的维族少妇更加少见,她们不愿意我们给拍照的。

我还是按捺不住,走进人群,试图接近,看见她前面的巴郎子,拽着自己的羊,那少妇似乎发现我过去,用异样的眼神打量着我,我也没有刻意注视她,这一些都很微妙,或许是种族的差异与偏见吧。

我停留下来,和面前的巴郎子聊开了,这时少妇和她的男人在我面前,表现的没有敌意,他们还是很淳朴,真实,并不是我想象的那样拘谨与排斥。

我干脆把巴郎子撇在一边,和这一夫妇聊了起来,看见她怀里的孩子,估摸没有一岁,还是不好意思和她直接说话。

和她男人及男人的朋友聊了起来,他们说山羊,绵羊都有买,可以买回家养着,或者配种,等羊长大了,再过来买卖,或者家中办事,节日的时候宰的吃肉。

这孩子开始哭闹了,可能是在这里待的太久,肚子饿了,想吃奶了,我试图逗他玩耍,女人和男人都很开心,他们对我已经没有了戒备。

还是一对和善的夫妇,他们很乐意和我合影,即便是孩子还在哭闹,他们的淳朴,友善让我有几分敬意。

男人们过来告诉我,说有一家的绵羊一胎生了六个羊宝宝,他们很高兴也很惊讶。

我也对这些哺乳动物也不了解,我问他们,一般一胎生几个,告诉我说,就一个。维族青年十分帅气。

孩子的哭闹让年轻夫妇离去,我在这人群里继续发现新奇,一个不曾了解的圈子,一切在我眼里都是那么新鲜。

几个小伙子好像一直在注视这我,面带笑容,憨厚而似乎透出文化气质,汉语说的不错,应该上过学。

他也一样牵着自个儿的两头羊,和这里的人一样,等待着买卖。太阳变得强烈起来。

交谈的,等待的,或许在拉家常,这里的买卖似乎不需要那么激烈,或许原本是一场场交流,不需要太频繁成交,大伙都能聚在这里,生活就是的快乐。

维族老乡们平静而和气,没有一个人脸上露出焦急。

烈日下,卖哈密瓜的老汉拿出他的宝贝,轻声吆喝着,招揽着他的生意,甜甜的瓜的消除了人们的疲惫。

高龄的老汉尝尽了那份甘甜,孩子们吮吸着那份甜蜜。生活的滋味,在这里随地都可以找到,本能而真实。

这个中年人看见我在给他拍照,给我了一个会心的笑,或许他是做完了自己的买卖,准备回家,或许他本是一个豁达开朗的汉子。

这个中年人看见我在给他拍照,给我了一个会心的笑,或许他是做完了自己的买卖,准备回家,或许他本是一个豁达开朗的汉子。

绵羊“多利”吸引了我的眼球,长相俊俏,健壮的它精干灵性。那个注视着我好久的白帽子,应该是这里的文化人,过来给我帮忙,免得我惊吓了“多利”

看见他们牵着自己的羊是那么的轻松自在,可是,“多利”在我手里,四处窜了起来,还是对我陌生,不听使唤,呵呵,好家伙,力气真大。

它有些惊慌,拽着我逗起了圈儿,我也不忍心拽坏它的脖子,只有悄悄的跟着它跑。围观的好心维族老乡们,看着热闹,开心的笑着。

在我的抚摸与谦让中,博弈了好久,“多利”终于平静下来,我似乎成了一战神,还蛮有征服感的。

牵着“多利”巡回几圈,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情。   文化人“白帽子”用汉语告诉我说,“多利”两岁了,体格健壮,是一头不错的绵羊。这个小巴郎子还在想,我是否能买下它。如果拿回去当宠物养起来,没事牵着它在都市溜大街,神气!指不定引来多少媒体,以为是“多利”的再克隆。

一对维族老年夫妇,拉来了他们的羊,抱着自己的孙子,你瞧,都在吃奶哦!

他们是草原的老手,眉宇间透着一股刚毅与顽强,经历了多少年的放牧生活,他们也注视着我。

这个小巴郎子一直在我身旁,他不懂汉语,牵着他的羊,他的羊宝宝十分可爱,我情不自禁的抱了起来,绵绵的,一直温驯的小家伙。

白帽子文化人一直愿意给我当翻译,其实汉语也不太好。

那淘气的小巴郎子,总爱抢镜头,我把他的脸推向羊宝宝,让他们亲吻一个,带来了一阵欢声笑语,这不需要语言交流,快乐才是最好的沟通。

在我小学时,语文教科书有一片文章是关于王二小的故事,抱着自己心爱的小羊羔,我也再次好好的温暖了一下自己,体验抱着羊宝宝的那种美妙的感觉。

这个小光头巴郎子,戴着黑色的帽子,担心烈日晒坏了他的头顶。一直看着我,是我撇下了他?没有搭理他?哎,让我心里也咯噔了一下,祝你好运,巴郎子!

戴着墨绿花帽的维族老汉,从人群里爬上他的三轮儿,我注视着他,健康,乐观。

远处的雪山在烈日下闪耀,将要融化的高原雪水就要把这里灌溉,草地的绿就要给他们带来生机,女人们做好了午餐,这里的人们逐渐稀散了。

等待到最后的维族老汉,守着他的是自己多年的骏马,腿脚不好使的他们,是古老村庄的忠实守候者,就是有了他们的坚韧,才有了这里的繁荣,他热爱这片土地,祖辈留下来的,民族的根!

这家伙真的很健壮,高原的悍马,贴近他感受他有力的呼吸。

栓在那里的还是人群外围的驴,似乎没有人来问津,小巴郎子扶在栓柱上,显得无力与疲惫,没有惊喜与兴奋,父亲还是很乐观,毕竟他已经度过了一年又一年,好日子还在后头。

附近的小吃,是维族老乡们最可口的美味了,劳碌了大半天的他们,在这里享受的午餐,那一缕缕飘香的烟,带走了他们的烦恼与疲惫。

买酸奶子的老妇人,带来她们自制的酸奶子,和来品尝的老乡们一样,享受着这里的阳光。

旁边的拍档,有着丰富的食物,有蒙族的面痱子,马肠,油疙瘩;凉皮子是这里的特色,听说好吃,女人们最喜欢了。

你瞧那面容娇嫩的维族姑娘。显得恬静,细腻,安逸!

城外的风美术专业教学,主修油画艺术与摄影;GETTY全球网图摄影师。研究文学、艺术、音乐、旅行、户外拓展、国家地理,擅长民俗文化,人文纪实,编剧创意的摄影创作;编写美术教材专著,摄影论坛系列课题,艺术美语言,色彩构成,构图之美相关美学课题。崇尚真善美,健康生活,快乐人生;生命,就该浪费在美好事物上!

推荐阅读

醉美潜江夜,欢乐故乡行

浓浓义工情端午送爱心

听江南小调看城中美景度悠闲时光

国家4A级景区——襄阳“唐城”游记

小桥流水人家——同里

[纪实摄影]第八届湖北(潜江)龙虾节大型灯会展隆重开幕

文学原创

文学原创秀致力于展示潜江游子们的文学才情,所有的内容都来自于我们伟大的潜子们的创作,也许不是专业的,也许不是最好的,但一定是最真的,一定是最纯的。欢迎大家踊跃参与!

投稿邮箱:

qq.







































北京现在治疗白癜风需要多少钱
北京那个医院治疗白癜风啊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