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9/19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编者按: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年3月19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全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实践证明,近年来,和静县以北山为试点,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完全契合上级党委的发展思路,顺应了各族群众的期待。立足新起点,和静县先行先试,以自治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为契机,以北山绿化为载体,力争把北山打造成为全疆首个集生态建设、旅游开发、爱国主义教育、文化建设、民生改善、民族团结、扶贫开发等为一体的生态文明建设综合试验区,开启了建设“钢铁新城、旅游名县、生态之域、平安之所”的绿色和静、大美和静新篇章。

年以来,和静县深入贯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巴州党委生态立区、生态立州战略部署,将“生态宜居”列入五大发展战略之中,确定了打造“生态之域”、建设“绿色和静”的目标,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发展中保护”,积极探索,大胆创新,走出了一条自然形态、产业形态和社会形态和谐发展之路。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和静县委书记赵文纪就生态文明建设对和静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作了阐述。

以改善生态环境为根本 打造生态安全功能区

和静县北山由万亩荒山变绿林,就是和静县坚持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北山位于县城以北,原为开采多年的沙石料场和戈壁荒滩,是县城主要沙尘源。年,和静县关停14家沙石料场,于同年9月规划启动北山绿化,规划面积达50平方公里,其中绿化面积30平方公里。项目实施以来,全县各族干部群众先后6次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活动,通过修建梯级沉沙池和铺设9公里供水主管道将水引到北山,利用北高南低的自然坡度,采用自压滴灌方式,实现了绿化项目区的节水灌溉全覆盖。截至目前,30平方公里全部实现林网化,密植片林1.46万亩、苗木万株,多年笼罩县城的沙尘明显减少。计划3到5年内,已栽种的树苗即可基本覆盖整个山体表面,成为和静县的重要生态屏障。

以推动经济转型为契机打造休闲观光旅游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和静县把发展旅游业作为应对经济下行、优化经济结构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来培育和推进,旅游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最大亮点。年,和静县旅游人数突破万人次、收入5.6亿元,同比增长53%和21%。围绕实施“干大旅游、大干旅游”战略,和静县提出构建以巴音布鲁克、巩乃斯景区为核心,东归生态公园—北山森林公园—巴仑台—巴音布鲁克—开都河沿线—哈尔莫敦镇旅游环线为骨架,周边景区景点为支撑“点线面结合”的大旅游格局。

在北山开发过程中,和静县把北山作为大旅游格局中的重要节点,以大视野规划、大手笔来建设,按照“立足全疆、面向全国、融入世界”的发展定位,坚持高标准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效益推进。委托成都旅游规划设计公司编制北山区域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统筹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全力打造休闲采摘园、生态观光园、动物园、水上乐园、北山森林公园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户外运动基地“五园三基地”,使北山成为环境美好、内涵丰富、功能完备的综合性示范景区。

年以来,先后配套完善北山停车场、道路、供水、景观亭、游步道等基础设施,健全餐饮、娱乐、健身等综合项目,生态旅游承载力不断增强。水景公园——黄水谣·水乡、北山动物园投入运营,休闲采摘园、生态观光园雏形初显,汽摩越野场地、沙滩排球场、滑雪场将陆续开工建设,生态旅游品位大幅提升。成功举办草莓节、蟠桃节系列城市旅游活动,节假日高峰期每日吸引游客4万余人,为和静生态旅游产业带来勃勃生机。北山各景点从事餐饮、娱乐等服务业人员达余人,有效带动了各族群众创业就业,促进了经济转型升级。

以促进交流交融为宗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区

和静县是多民族聚居县,全县总人口26万,其中少数民族占48.3%,有汉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回族四个主体民族,是新疆主体民族最多元的县。当前,“三期叠加”维稳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总目标,必须坚持把民族团结作为治本之策,筑牢夯实各族群众“五个认同”“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基础。和静县充分发挥三支队伍作用,大力开展“宗教健康行”活动,全县名爱国宗教人士主动认领北山荒地,义务栽植各类果树34亩,各族干部群众在共同栽植一草一木,共同保护一草一木中加强了交往交流交融,融洽了感情,增进了民族团结。和静县将北山打造成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既促进了宗教和谐,又增进了民族感情,在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弘扬时代精神为基   打造特色文化推广区

致力构筑全县各族干部群众建设生态文明的共同思想基础,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试验区坚持培育和弘扬艰苦奋斗、爱国主义等时代精神。和静县以北山绿化为载体,动员全县各族干部群众充分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勤俭创业精神,累计投入10万余人次义务参与绿化建设。通过各族党员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北山由风沙成患、干旱贫瘠的不毛之地变成绿意盎然、鸟语花香的生态景区。生态建设取得的成果,更加坚定了和静县大力实施见缝插绿、拆墙透绿、闲地铺绿、荒山造绿的信心和决心。目前,北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民族团结教育基地等项目建设正加速推进,将为弘扬爱国主义提供新的载体。

以传承优秀文化为核心   打造特色文化推广区

和静县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地理条件,孕育了以东归文化为核心,草原文化、军垦文化、三线建设文化、铁道兵文化齐头并进的文化资源。近年来,和静县高度重视传统文化和托布秀尔、萨吾尔登、蒙古族长调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传承、弘扬,一批耳熟能详的文艺作品有效提升了和静县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新疆首部大型实景剧《东归·印象》成为宣传展示和静县的一张名片,《两只小山羊》《回家》《满江红·边塞抒怀》《大美和静》等一批本土原创歌曲进一步挖掘。为进一步打响文化品牌,和静县规划改造北山区域废弃厂房,建立文化交流中心,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等方式,力争将其打造成为集文化宣传、艺术创作为一体,疆内一流、全国知名的文化地标,吸引全国各地文化名人、文艺爱好者设立艺术工作室,开展文化创作、表演等活动,助推全县文化事业大繁荣、大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撑。

以建成全面小康为引领   打造生态扶贫先行区

生态文明建设事关人民福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为确保现有建档立卡户贫困户、人到年全部脱贫,和静县综合施策、精准发力,把就业、养老等民生工程贯穿北山生态文明建设综合试验区建设全过程,结合实际确定就业扶持措施,尽可能多地设置生态、旅游就业岗位,为贫困人口免费提供摊位,在北山经营烧烤、零食销售等项目,安置名贫困人口在北山从事绿化工作并提供公租房,护林员等公益性岗位优先向贫困人口倾斜,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在完善县城中心敬老院、哈尔莫敦镇和巴润哈尔莫敦镇社会福利服务中心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化养老产业布局,在北山规划建设光荣岁月养老院,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商业养老事业,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集中安置供养,将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聘用为服务管理人员,实现政策兜底脱贫。通过北山先行先试,不断丰富和拓展扶贫开发道路,创新扶贫开发模式,确保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如期实现脱贫。

据悉,和静县北山生态文明建设综合试验区已配套老年活动中心、养老中心等中心以及国防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民族团结教育基地等基地共37个,雏形已显现。经过三年时间,举全县之力建设的北山森林公园去年荣获国家3A级景区称号,今年又将全力争创自治区级森林公园。

和静县委书记赵文纪说:“北山生态文明建设综合试验区的建设,是和静县坚持理念引领、问题引领、实践引领的有效探索,是应对维护稳定、经济发展‘两个新常态’的有效举措。一个试验区就是一个综合经济体,对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具有重要意义。今后,和静县将进一步创新思路,突出重点、攻坚克难,做好小试验区的大文章。”

内容来源:新疆经济报丹江水廖荣华

本栏编辑:彤格伶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最佳疗法
哪里治白癜风治的好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