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静让绿色成为发展最靓底色 站在和静县北山森林公园最高处放眼望去,一片片不尽相同的秋色让人心旷神怡,望不到边际的各种树木形成了一道天然屏障,守护着和静县城免受风沙侵扰。由北向南纵向穿越县城的燕子河、天鹅湖水景带、吉祥河像白色的哈达在风中荡漾,给和静人带来了幸福吉祥。 和静县天鹅湖路水景带美景巴音达来摄 11月7日,菊花盛开、黄叶飘落,和静的秋景怡人。人们在家门口就体验到了城市青山绿水带来的清新环境,感受着山野森林带来的万紫千红美景。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根据国家林业局森林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到年,我国将建设个国家森林城市、个森林示范村庄,改善城乡生态面貌,提高人居环境质量的发展目标。 近年来,和静县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始终坚持“山上注重生态保护和合理利用,山下突出生态治理和恢复,推进山上山下生态环境建设整体联动、统筹共享”。立足建设“生态和静、宜居和静、绿色和静”,高起点、全方位谋划、规划,先后启动实施的一山(北山绿化)三河(天鹅湖水景带、吉祥河、燕子河)生态民生工程,让各族群众切实享受到绿色发展带来的实惠。实践证明,和静县的举措完全契合国家提出的发展思路,顺应了各族群众的期待。在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也为当地各族群众就业脱贫致富创造了新的平台和机遇,更为新时期和静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内涵,绿色已成为和静发展最靓底色。 和静县东归生态公园巴音达来摄 北山原来是和静的风沙之源,是开采多年的沙石料场和戈壁荒滩。年9月,和静县规划启动了面积达50平方公里的北山绿化工程。全县各族党员干部职工大力发扬“群策群力、攻坚克难,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热爱家乡、共创和谐”的“北山精神”,先后8次、累计18万余人次义务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北山由风沙成患、干旱贫瘠的不毛之地变成绿意盎然、鸟语花香的国家3A级旅游景区,年被自治区林业部门批准为自治区级森林公园。 哈尔莫敦镇农民卡斯木·再丁由于车祸腿部残疾,丧失了劳动能力,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北山管委会为他免费提供设备和场地经营餐饮生意,他的妻子也被安排在北山国防教育基地从事管护工作。去年,夫妻两人收入达到3万余元。如今,他不仅摘掉了贫困帽子,还在县城买了房安了家。 在北山,像卡斯木·再丁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截至目前,和静县已安排名贫困人员在此就业。 和静北山生态文明建设综合试验区巴音达来摄 在荒山造景的同时,和静县利用穿越县城中心的水渠改扩建了天鹅湖水景带,与北山森林公园自成一体、交相辉映,让这座小城有了灵气与品位,为城市游提供了支撑,加速了服务业的迅猛发展。如今在县城各景点从事餐饮、娱乐等服务业人员达0余人。北山绿化、天鹅湖水景带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民心工程、生态工程,有效带动了各族群众创业就业,促进了经济转型升级。 年5月,北山被自治州批复为生态文明建设综合试验区,成为全疆首个集“生态建设、旅游开发、爱国主义教育、文化建设、民生改善、民族团结、扶贫开发”等为一体的生态文明建设综合试验区,北山绿化工程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正逐步显现。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巴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和静县委书记赵文纪就生态文明建设对和静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作了阐述。 北山绿化的成功让和静人深刻认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丰富内涵,坚定了加快建设生态民生工程的信心和决心。年7月,和静县利用流经县域的水流和洪水治理工程,大手笔做足水文章,投资近亿元启动了燕子河与吉祥河生态民生工程。 吉祥河刘学强摄 位于和静县城东面的吉祥河原名沙渠。这条河的源头是天山山脉和山脚下冲积扇雨水汇聚自然冲刷而形成的泄洪渠,由北向南贯穿县城,最终与黄水沟的东支汇合流入博斯腾湖。 “吉祥河流经县城段有4.7公里,左岸是和静镇的3个村,右岸是粮食局、电信局、学校等单位企业和住宅。临近河道的住户有的将厕所、羊圈建在了本就十分狭窄的河道,到了夏天,河道中垃圾散发出的臭味熏天,我们走过这里都是捂鼻而过,发洪水时杂物堆积在桥下堵塞桥洞,洪水就泛滥成灾,我们年年抗洪,投入人力财力清理河床,疲惫不堪。”和静县水利局副局长贾晓东介绍。 “吉祥河近年发洪水受害最大的一次就是年7月28日,和静县年均降水量86毫米,而当天两小时降水量高达75毫米,许多村民的平房被冲垮,楼房一楼地下室被淹,近亩的红枣、打瓜、棉花地被淹,损失惨重。”贾晓东说。 如今这里却完全变了样,“昔日龙须沟,今日吉祥河”就是它的真实写照,和静县在上游修建了一座小型水库,可以有效管控调节洪水,河道做了防渗处理,并修建了许多滴水,以缓解水的流速。精美的景观设计,大理石铺就的河堤,五座桥梁让河两岸的住户来往愈加方便。景观带步行道已经修建好,工人们正往绿化带里填新土。还有些工人正在拉管埋线,为亮化做准备。 和静县北山生态文明建设综合试验区巴音达来摄 查汗通古村57岁的马金贵就出生在吉祥河边,饱受洪水泛滥之苦。他说,以前这里垃圾遍渠,苍蝇蚊子到处飞,老鼠随意跑,原来的桥没有护栏,有几个人掉下去丢了性命。看着眼前新修的吉祥河与架设的带有护栏的桥梁,马金贵几十年的担忧烟消云散。 以前城中城东都有河有景,住在县城西边的居民张青君经常抱怨自己怎么没有把房子买到那边去。现在,他再也没有牢骚了。“新修建的燕子河从家门口哗哗流过,坐在树荫下,听着小桥流水的声音,这日子过得有多惬意啊!”张青君开心地说。 一山三河生态民生工程让和静县各族群众享受到了绿色发展带来的实惠,美丽的景色也吸引了众多摄影爱好者来此采风,也才有了当地文学爱好者笔下《和静——来了不想走的地方》赞美美好家园的文章。从一张张笑脸、一幅幅精美图片、一篇篇文章中,我们感受到了和静人那满满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截至目前,和静县城市绿地面积达到了.7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5平方米,先后荣获“国家级园林县城”“国家卫生县城”等荣誉,新起点、新使命、新征程,和静县正在向着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奋进。 信息来源:新疆经济报记者杜建辉 通讯员:刘学强胡卫华 编辑:魏源审核:刘学强 欢迎大家踊跃向本平台投稿,稿件请发至 邮箱:bzhjxcb .北京治疗白癜风多少钱呀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医院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