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9/22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7月随笔删存,按日期标出,约字。

2日

我曾经有很多优点,后来我都靠反省精神把它们成功改掉了。

头发越来越沉重了。先前倒还没有这么夸张。一个是小学推到寸头时的碎头发、长年软塌在额角耳畔的鬓丝胎毛,随着年纪增长都逐渐长了出来,位置和长法和旦角脸上的贴片差不多,艺术果然来源于生活。再有就是有阵子没去修头发了,它遂像野外蔷薇空长沸腾,枝枝叉叉铺张扬厉得可怕。再有就是心境的变化,这阵子健忘到几乎快乐,皮质醇基本没有波动,护发效果比卡诗还好使。总之就是这头头发长成了言情小说女主角的规模。常说什么黑发如瀑,何止,黑发简直如汪洋,“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又因为是夏天,半夜不开空调去洗手间梳头的时候非常非常厚热。不抬头的时候经常幻想自己头上一定坐着一只大尾巴狐狸,暖洋洋的搔人。头发多果然其实挺好看的。给自己涂了个口红然后心满意足地舔掉睡觉了。

真正自由的时候是发现人的尊严来自一种不卑不亢的心境。那也就是说,最应该对人表示尊重的时候,是发现他身上没有什么人类社会中的规训的痕迹的时候。

最好的一种人是类似于这样的:明明是小地方出身,但他就说出来,似乎很为那地方的星空和虫鸣感到自豪。或者他来自一个民办二本,却一本正经地告诉你那里食堂有几个菜品非常不错(不是普信)。这样的人也会得到聪明人的尊敬。本觉得他要自卑的地方,却发现对方落落大方,心下岂不会暗生敬意呢?当然,不是说厮杀后的胜者就不可敬,那毕竟是所有人无论假作白眼、不屑、反卷主义,心下都多少暗暗向往的,人最多的地方自然是能者辈出。最下者当然是失败且遮掩、在意而狼狈,连遮掩自己的在意都做不到,这时候人就离幸福很远,离心理治疗很近。

3日

我以为每天都在朋友圈发一些令人尴尬的东西而自得其乐风雨无阻的人比那些因为深知社交规则而踌躇忸怩、每次发点什么东西都要内心戏半天的人要幸福一点。

4日

夜:

艺术与生活都需要极端的认真。生活上干净严谨,乃至于哀伤冰澈。艺术上则热烈诚恳,为之付出一切也在所不惜,这是我希望的人生。

我的记性越来越差。以前写“读书人书房中当有兵气,令人一望而怯”,其实“兵气”是胡兰成说的。不知道是看得太多,还是忘得太快。早年读书速度快到激烈的时候,谈吐间确实是有兵气的。如今浑都忘了。

(接上条)想起龚鹏程说的“异样妩媚之处”。胡兰成确有其厚诬之下的隐约光晕。

(接上条:旧评一则:张爱玲小说里的红白玫瑰的意象当来自英国史上的红白玫瑰家族之战。这不是中文所能变异出的比喻。)

女人打架,文人骂战,这两件事断断不要沾。可以骂世,但不必单独写檄文。容易丑。

那人不干净且不聪明。(注:胡兰成《民国女子》叙张爱玲阅时贤文作,只一眼便知“那人不干净且不聪明”。)读些不在文学上的文字很有益于写作,例如时装小报,广告,流言之类。日:旧友相逢,物是人非固然令人怅触,然而若是对方人品学问都一无长进,仍是中学做派,乃至于交际对象都没什么变化,念念不忘的还是初中高中如何如何,那才悲哀到说不出话。黑咖啡太苦了,加多少糖醇都不管用,喝下去真令人悲哀。黑咖啡的妙处倒不在于真能增加多少运动效率,而在于喝了,运动这件事情就已经开头了,这是最最紧要的。不见得有人喝了黑咖啡/运动补剂还不运动的吧?更一般地来说,这些年的经验是做事的真义全在于着手的一步。早早开始,哪怕做得稀里哗啦都比拖着强。竞争大的地方恶意大。中学时代很少有那种健康成熟的友情关系。似乎每个人追求的目标就不是健康成熟,而是踩在别人脸上。这种心态一直延续到容貌焦虑,延续到很多事情上。5日看李响讲吸腿踹燕的教学视频,说“其他动作都一模一样”居然真的发的是mu,说话也严谨周到字字有用意,感触莫名。在想响哥会不会真的是程蝶衣或者李叔同的性格。这样的活法的确是很美的。以前crush过一个男生,因为饭的气味不好就只吃橘子和白粥,或者干脆吃一次饭要换一次衣服。感觉李响像也是这种人。静能生慧。还是巴赫金的话,生活与艺术不仅应该互相承担责任,还要相互承担过失。诗人必须明白,生活庸俗而平淡,是他的诗之过失;而生活之人则应知道,艺术徒劳无功,过失在于他对生活课题缺乏严格的要求和认真的态度。6日古风歌就讲究一个抠地,就讲究一个半不拉几,没有内味儿我还嫌太雅不可耐。震慑小人不需要真的对他做什么,需要的是平时自己骨质就不软,比如平时有过一些正色、驳斥、分析、反击的动作。仅仅是“想象着自己会被一字一句驳回来”也能对对方的行为构成震慑,至少会拖住对方的脚步和心情。7日艺术若是现代宗教,大小艺术家就是菩萨肉身,自然对审美观的高下的争执是以宗教战争的形式开展的,烈度、虔诚和盲目性都相似。看到一个词“大洋古”,喷了。(注:这个词我注不上来,只能举一些例子:奥古斯丁、维吉尔、狄摩西尼、米南德、卢克莱修、琉善、卡图卢斯、普罗佩提乌斯、朗加纳斯、皮桑、维庸、圭尼泽利……这未必叫大洋古。一个作者满篇都是这种人名的时候可以叫大洋古。)战胜困难莫如远离困难,远离不了就真真正正把它当成困难,不要小看它,做好慢性发炎、反复流脓、长期斗争、偶尔进步的准备。写东西需要一种极为沉溺,甚至是混乱迷狂的状态。它与生活的庸常规律构成一种张弛有度的关系。8日人的健康程度和早起的程度成正比,和与朋友聊天的频率成正比,和生命被美好事物填充的程度成正比。自拍镜头离自己越近,说明资源和欲望的差距越大。怼脸自拍代表一个人有巨大的欲望,同时生活又极为匮乏。镜头越远说明这个人越淡泊。过分的景大人小说明这人有点傻。大高丑蓝的天,大绽全红的花,丑青无边的山,都有年龄感、淡泊感、现充感。刚刚好的镜头难得,正如刚刚好的人难得一样。(乱说的乱说的)受千叶的一个想法影响的想法:不要出于恨去努力,反正对那个恨的人达不成想要的效果。我回想起我看不惯的人赚了钱/接了好offer的时候我的反应,我的反应就是我心情好的时候一句“小人得志”就把人家好几年的努力都抹杀了。做人的姿态聪明也是一种聪明。不该青筋乱跳的时候装也要装得淡泊点。就说我健身就是玩的,我学习就是玩的,我练舞就是玩的,我发照片就是玩的(别修了你那照片一看就知道为了发个朋友圈都修了好几个钟头的图了)。憋着劲要怎么怎么样的人设即使怎么怎么样了多多少少也有点多多多少。我已经忘光的谱子就这么经久不衰地在床头立着,像一朵常开不败的假花。9日(聊天记录)A:我感觉普男有一个亚种的特点就是:他们会把女生出场自带的略带客气的奉承话扎扎实实当成对他们的膜拜,当成“对啊我就是这么棒棒”客观证据,从而自觉高人一等。这种男生特别喜欢拿女生夸他们的话夸自己,殊不知那话里面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女性习惯的自谦和捧人,甚至可以说是女性习语,是出于grammar,不是出于facts。B:对对,女生在男生面前真的处处吃瘪,但是你也不能说人家就怎么样,有时候我还挺羡慕男生的。我感觉男生女生在焦虑感这方面绝对没有统一度量衡,女生会经常性地觉得自己不重要不够好。我昨天跟一个男生聊天,没话找话嘛,他问我最近有没有啥好玩的事,正好那天早上我妈说她又得了一套房和w的咨询款,我寻思一大早起来家里多套房挺有意思的,而且我觉得我们院的气氛是尊崇那种很in很多金很时髦的人,和他聊聊房子钱比较好一点,但我不好意思开口,就说也没啥有意思的事情,结果他下一句就说“我的车被追尾了”,合着人家连炫富都没有我道德焦虑强!A:自信就如同爱。自信的人总能找到几百种方法自信,就像有人长了一副活该被爱的脸(不是指颜值)一样。11日美容护肤这种事也讲究一个圈地自萌。中国还是有不少不爱收拾的女生的,完全OK,大家就不在一个语境里,不要觉得全天下女生人手一个小红书,整天对号入座研究“你的土气感从何而来”。张晓风有篇文章里面讲一个蒙古小孩逮着人就问你家有多少头牛,多少头羊,后来碰见一个汉人说我家里一头也没有,没有一头牛,没有一头羊。人压根没这概念。优越感是人的基本生存需要,但一过界就低级。喜欢上了刘浩存,就是喜欢她把握不好精明感怎么纯都像装纯看着好茶本质上却只是个还没怎么习惯镜头的素人的样子。好绕。(注:房塌在两天之后。)12日人不需要太饶舌。通白如纸的女生皮肤一差自带卡粉效果。我突然就意识到朋友圈照片和摄影作品不同,它其实属于另一种文体的。朋友圈体的照片就是要体现一个资产感,“过得好”是唯一主题。照片拍得再好再艺术,但是文体不合,你就失去了它的体气,像过于整饬的七古,过于平淡的五绝,过于拗口的小令,过于俚俗的骈文。像我们外院的同学是我最喜欢的那一种了——会打扮会社交人不笨说话讨喜,不仅长得漂亮而且一书不读,个顶个的流量明星。他们拍的东西堪称朋友圈作品之冠绝。13日失眠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有工作而不敢进行适当的睡眠剥夺。戒手机的最好办法就是戒工作。眼神接触可以不动声色地钓凯子。但是女生能看出哪个女生用了最多这样的招数,即使她并没有看到对方这样做。16日那绝非恭维,雪肤花貌,艳丽得叮叮当当敲人的眼睛。19日真想发明一种作家专用跑步机,上半身不动下半身狂蹬的那种。20日我没有心,被舔狗舔没了。你嘴里的道德感过剩和人家嘴里的道德感过剩完全是两个概念。你道德感过剩起来也还是很缺德。21日买了二十朵向日葵,加上人送的百合、玫瑰、桔梗,各色各样的花插满了一个大玻璃瓶。不知道是不是品种的问题,向日葵茎太容易沤烂,一天要换两遍水。向日葵百合的花粉也是大麻烦,拖鞋底全染黄了,剪根维护、考虑插法又是一大笔精力。如是三四天终于败下阵来,准备把花头剪了,放在门口的书柜上头等它自己干枯下来。折腾几天意识到买花未必等于买快乐。不妨说短暂、脆弱、昂贵、精美的事物都是这样的,说是美好实则伤耗得厉害。以后只准备在屋里放些园中随长的树叶和铁丝制成的工艺品了——长久的、日常的、坚韧的、便宜的。廉价日常故能长久,长久故不伤心。薛宝钗的雪洞哲学。本质来说我们这个年纪的人的焦虑是因为社交媒体上太多的闪光瞬间。每一天都得闪一下,要漂亮,要有意义,要生动,要活泼,要颓丧,要开始什么的开始,要充满意味地告别,好累。我的悲剧在于头脑实在太过绰绰有余,在生死空有之间进行往返跑,拷问意义直到全无坚牢稳固可言。当他们为第一代恒星的出现而欢呼的时候,我已经在走向热寂了。你嘴里的道德感过剩和人家嘴里的道德感过剩完全是两个概念。你道德感过剩起来也还是很缺德。你敏感善良起来也还是很恶毒。你跟人互扯头花的样子像极了大街上明抢别人的菜篮子的泼妇,全世界都看着你赛似不穿衣服一样的不要脸撒泼,完了还叉着腰,扭着胯,点着别人脑门子,嗓门还特么唱梨花大鼓似的越嚎越高:“我敏感——善良——清澈——无辜——温柔——眼神迷茫——跟世俗格格不入——少女啊——”22日#Life’sastruggle粉欧美爱豆和国内爱豆都是寻找“理想自我的分身”。但是粉欧美爱豆主要粉的是“伤痕累累之后仍能坚持活着找到意义和救赎的我”,粉的不是粗话、叛逆、磕药、童年在黑人街区被霸凌、被继父性侵后精神分裂这些裂痕本身,而是我们在看到他人真实的伤疤之后,创伤和焦虑经验得到言说的那一份宽慰。为什么想到这个,因为最近刷的娱乐圈文有的人设就很夸张,什么童星出身还是北大核物理系这种。虽然现实中并不存在符合广大观众要求的这种人,但基本我们对爱豆的大方向要求都是要道心坚牢、灭除大暗、智慧圆觉、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的那种,各种争强出色各种胜天半子,谈恋爱都得双洁、只能表演性张力但不能真的野浪贱(意会一下),没有什么真正意义上的争议,也不曾逼近过什么深渊。人之蜜糖我之砒霜,我们觉得洋偶像抓马无比三观不正,外国人则对安妮海瑟薇、艾玛沃特森或者比尔盖茨这种精英人黑出天际。我暂时只能想到国内的韩美娟和一部分地下rapper是类似欧美路线的,绝大部分爱豆用力的方向基本都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不肯多行一步路、不肯说错一句话的。宋岳庭是受苦受难的台湾同胞不在此列。中国三十年内不可能有第二个宋岳庭了,不可能再有一个rapper写的词里有“还记得某年无意间发现的照片,上面有阿姨给男人施行xx的恶心画面”“我抵抗,胸口存在着不安及惶恐,我不断听到痛苦的声音在内心怒吼”。“举着手机拍幸福”的幸福我觉得是一种不幸。明诗者唐诗之平替。23日不太擅长表演。照相、撒谎、表情管理还有跳舞全都不行。我的一位男性朋友告诉我他刷知乎的感受就是“咬牙切齿,欲罢不能”,看到的全是“这女的怎么这样!”我绝对不是平权仙子,但我还是想说社交媒体的特点就是会引发憎恶性的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