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平淡的日子赋予诗意,让平凡的岁月行稳致远! --题记 1 (.3.13) 惊蛰过后,冰雪消融,春麦播种已接近尾声。树木鼓足了劲,枝条憋红了脸,小草悄无声息的钻出地面。 室内阳台上种植的一盆球兰,芬芳的盛开着,一簇簇密密麻麻的伞形小花,色淡香浓,却十分低调。木瓜花依旧灼灼的绽放,从立春之前一直坚持到惊蛰之后,高调的张扬着,不知疲倦。红掌热烈地欢迎春天的来临,始终婷婷玉立。下班后看到她们,心情自然就会舒缓轻松起来。 春天已经出发,希望正在萌芽,一些散落在心田的种子在春日暖阳下破土而出。我知道那是在来不及耕种的春天,曾经丢失的种子…… 料峭的风,乍暖还寒地吹我。散乱的思绪时不时地撩拨我,手机总是在一遍又一遍地刷我。一些七零八碎的句子,在毫无章法地组合我,平平仄仄的,宛如没有平整的土地,有着原生态的质朴和纯粹。 某些闪烁的期许,稍纵即逝。故事在跳动着,时断时续。我想,如果此时不能出发,也许永远都只能停留在原处。 “从前的日子很慢,车马邮件都慢……”那时,我们似乎拥有不少属于自己的时间,可以用来自由支配或随意“浪费”。 “当时只道是寻常”。 三月,春天已经来临。让目光顺着柳丝延伸,让思绪随着暖风飘荡,让故事在泥土中酝酿,让自己从心出发…… 2 (.3.14) 树木总是能最先感知人间的冷暖,它们对气候的变化异常敏感。初春,是从树木的枝条上攀援而上的。 我第一次观察树木是从老房子门前的那棵文冠果树上开始的,文冠果树抗逆性强,只要阳光充足就能够开得枝繁叶茂。每年春天,站在自家院子里就可以看到春姑娘是如何一步一步向我走来。曾经的老房子是二十年前仅有四十平米的土木结构的平房,那个小小的庭院见证了一个小家庭的变化,收藏着我心中太多太多的记忆……老房子所在的地方早已成为一片休闲广场及其绿地,文冠果树上那满目洁白的繁花,如今依然摇曳在我的梦里。 搬进楼房后,住宅区内的树木主栽品种是榆树、白蜡树,十几年前又引进了一些榆叶梅。每年春天我总是情不自禁的观察榆树、榆叶梅枝条上渐渐鼓胀起来的花蕾,看着它们一天天变出一串串绿莹莹的榆钱,或者开成红粉粉的花朵。 我喜欢看枝条上那些凸起的蕾苞,当日渐湿润而柔软的枝条在微风的吹拂下舞动腰肢时,它们宛如风衣上的小扣子,自然而然的将外衣扣紧裹严,如果时间不到,就不会轻意让春光乍现。 3月,树木正在萌动。这种时候总是给人无限的希望和想像空间,这样的萌动总是带给人们小小的惊喜,令人向往而心动,宛如生活中的小确幸,于平平淡淡中令人心情愉悦。 3月14日,农历二月初二,星期日,是“龙抬头”的日子。我一如既往的上班,感恩春风送来的一切。初春,我依然喜欢这越来越湿润、越来越柔软、越来越低垂的枝条……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3 (.3.15) 花盆里有一株极不起眼的韭菜兰(别称韭莲、韭菜莲),记得是在年春天,我在乡村路边的草丛中发现的,当时看到它纤纤细细却有花蕾,心中十分喜欢就顺手挖回来,与其它花儿栽种在同一个盆中。虽然植株非常细小,只有两三片宛如韭菜一样的细长叶片,但它却很好的成活了,并且在两天后开出一朵玫红色的六瓣小花,非常雅致,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只是花期较短,几天后花朵凋谢,随后就显得很不起眼。渐渐的我就把它忘记了,有时浇水不及时,它的叶片很快就会枯黄。有一段时间它所有的叶片都枯萎了,我以为它灿烂的绽放之后已经完成了生命的轮回。 就在我彻底把它忘记的时候,第二年3月中旬的一个清晨,我忽然看到它伸出的花茎上长出花蕾,玫红色,婷婷的,我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看了又看,没错,就像我第一次看到它的模样。它在第二天早晨就盛开了。 此后,一年,两年,三年……今年已是第七个年头。每年三月,它如期绽放,无论我是否在意,无论我平时管不管它。说来惭愧,前段时间因浇水不及时,它的叶片已全部枯萎。没想到今晚我忽然发现它又长出了花蕾。原来它的根早已深扎于泥土中,深藏未露。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每一朵花都有属于自己的春天,无论它们多么平凡,却从未忘记为春天增色添香。 4 (.3.16) 办公楼周围有绿地环绕,四季不乏绿意(虽然冬天只有柏树碧绿),环境优美。楼前左右两边的花池中栽种有粉、红、黄、白、紫等各种花色的月季,夏、秋两季灿烂芬芳,赏心悦目。近几年县城内月季随处可见,而我对其喜爱的心情依然不减。 下班后走出办公楼,明显感到气温下降,微风中带着寒意,这两天寒流说来就来。也不知道花草是否会躲起来,我下意识的向楼前的花池望去,发现勤劳的园丁早已将花池进行简单的整理。花池中的小草已悄悄发芽,我俯身低头仔细观察一下,貌似泥胡菜。月季的茎茬已开始泛绿,相信很快就会发芽。楼前院内另一块草坪上已开始泛绿,不知为何,我忽然想到唐代诗人王维写的那句“春草年年绿”…… 昨天开始现蕾的韭菜兰,今天中午还没有绽放。等我下午下班后回家观察,发现它已经完全打开,花朵是玫红色的六瓣,花蕊是金黄色的,清香怡人。可惜我只有这么一棵,每年只能看到这么一朵花开,如果种满一盆,那该是怎样的美景呢。 花开无声。家中阳台上的球兰依然低调而灿烂。我春节前随意修剪了几个枝条插在水瓶中,此时不仅长出了根,而且还尽情地绽放花朵。多么了不起的球兰啊,想到一位同事曾经说她养了五六年的球兰都不曾开放,最后说此花是观叶植物…… 其实,我家的这盆就是从那枝球兰上剪下来,经过扦插而成活的,并且在第二年春天就开始绽放。如今它在我家已度过六个春秋冬夏,它每年春天都开个不停,花季长达两三个月之久。花草最懂人心,它总能将你的心事以自己的方式绽放出来,为你解忧。 “春到人间草木知”,更何况时令早已过了立春,就连雨水、惊蛰也过了,春分即将来临。有花的春天,美不再是形容词,美是动词。 5 (.3.17) 十年,于我而言不只是一段时间,而更像是一些画面或一阙旧词。画面背后蕴含一些零碎而没有多少情节的故事。 记得陈奕迅有一首原唱歌曲叫《十年》,曾经触动许多年轻人的心绪。他以一个经历过风雨历程的中年人的情怀,唱出人性中最深层的孤独感。让许多人深深感悟到,纵使追求爱情,哪怕相伴十年,亦不能从根本上治愈内心深处的孤独。每个人的孤独,都是与生俱来的。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无论是一个人的孤独,亦或一群人的狂欢,每颗孤独的心灵都有百转千回的难解滋味。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我很喜欢宋代诗人黄庭坚《寄黄几复》这首诗中的这个颔联。十年,世事沧桑,一些思念终成旧事。往事也许就沉醉在昔日的那杯酒中,期待可能就深藏在温暖的一盏灯里。而正是那盏灯火,温暖着许多人因思念而孤独的内心……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唐代诗人贾岛《剑客》中的这个诗句,韵味独特,气势磅礴。然而,甘于“十年磨一剑”者,又有几人?这样的一种心态,一种甘于默默付出的精神,一种淡泊名利的境界,需要怎样的修炼才能抵达。 人生,能有几个十年可以磨剑,又有几个十年能够回首。“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今夜,你是否依然站在十年前的老地方,正在追忆一段往事,思念那个伊人。或者,只是在这样一个寒流来袭的春日夜晚,感谢那个经历过孤独、寒冷、复杂、无可奈何,却依然保持乐观、温暖、单纯和心中有爱的自己。 今夜的你,是否有着与我似曾相识的心情。 6 (.3.15)今天被刷屏的,是我国最大的亚高山高寒草甸草原“巴音布鲁克草原的一百万余头(只)牲畜,陆续从冬季草场转入春季草场”的壮观景象,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雪山下、草原上,牧民守护牲畜转场的那一幅生动壮美的画卷。羊群如涌动翻滚的春潮,守护者是跋山涉水的勇者,草原宛如一册沉甸甸的风景画,每翻动一页都令人震撼。 羊群排列整齐,如训练有素的军队,步伐坚定。牧羊人眼中有光,心中有暖而不畏寒。记者的镜头随着牲畜移动,诗情从心中奔涌而出……我的目光从羊群移向雪山、草原、驼队、牧民、车辆,然后,转向一座临时搭建的帐篷,里面还有依地而卧、暂时歇息的工作人员,他们是羊群的守护神,转场的组织者,故事的见证人和记录者。 这是初春的草原吗,为何没有让人感到风雪的凛冽呢。 这到底是谁的边塞、谁的草原呀,我的脑海刹那间跳出诗人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我想,如果王昌龄在此,他定会写出比“秦时明月汉时关”更加意境雄浑、格调昂扬的诗句。如果王之涣在呢,相信他写过“春风不度玉门关”之后,定会续上一首《和静词》,顺便写一句“羊群渐入白云间”……哈哈,请允许我借用一秒钟特殊的时间放飞思绪,穿越盛唐…… 诗心,让笔端盈香、含暖、生花,融化所有的苦寒、凛冽、荒芜。 “转场是生态循环的重要节点――轮牧、休牧。草原牧民逐水而居,牛羊通过转场采食,草的种子落下,为来年春天青草的发芽重生,注入新的希望。牛羊转场的区域,各种牲畜又为草原提供肥沃的养分,以此循环,千百年的轮回,才有了今天的转场。”--这是巴音布鲁克草原的史诗,是值得铭记的和静大事。特此记之。 编辑:美玲 题图制作:余味 你的每一次点赞在看,我都当作真诚的鼓励和喜欢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