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和静县阿拉沟 新疆,一个拥有异域风情的地方,那里有辽阔的草原,无垠的沙漠,皑皑的雪山,湍湍的河流,还有清新的空气,一切都是那么随心所欲。说起新疆,小时候心里想的范围只有巴州那么大。现在想想,这可能就是年少无知吧。 我叫乌日恒,一个牧民家庭的蒙古族姑娘,就读于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家住在和静县阿拉沟乡阿拉沟村。 第一次离开新疆,是在年,那时我考上了内高班,老师和父母都觉得,既然考上了,那就去试一试。当时的我,其实连疆内都没怎么转过,更别说疆外了。 就这样,跟一群十几岁的小伙伴们一起踏上了远方的路;就这样,我成了北京市昌平区第二中学的一名高中生。 在上内高班的4年中,我收获了很多。内高班里有来自新疆各地的小伙伴们,各个不同民族,讲着不同的语言,当时第一感觉仿佛置身国外,但也因此学会了不同的民族语言,更重要的是交到了很多不同民族的朋友们。在昌平二中当地学生眼里,新疆就是荒漠、骆驼,很落后的感觉,所以我们经常会在课余时间以“新疆代言人”的身份,向本地同学介绍大美新疆的风土人情。学校为了让新疆学生和内地学生更好地交往、交流、交融,会安排学习成绩比较突出的新疆学生到本地班插班学习。这样一来,新疆学生有了更多向同学们解说新疆的机会,推动了民族交往与团结。在学习方面,大部分同学都感受到跟疆内完全不同的教学方式,学生都是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整个学习环境跟疆内随意、各学各的那种氛围是不一样的。 在内地读书的几年里,不仅扩宽了自己的视野,还学会了独立思考,人生规划也因此发生了变化。 图为青岛崂山景区海边 第二次离开新疆,是考上大学的时候。新疆是离海最远的地方,而青岛是离海最近的城市之一。在大学,在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关怀下,我们受到了最好的教育,同样享受到了国家的优惠政策。怀着感恩的心,在大学里,开始参加各类的社团实践活动,以此来充实自己。我们学校有个西域文化社,我也在其中,是专门负责宣传新疆文化,传播正能量。通过文艺演出、西域文化讲解、展览西域特色物品及美食、图画展览等形式宣传新疆,让大家了解到我的家乡,我感觉特别有成就感,也因此庆幸和自豪。 生活在中华民族这样幸福而又温暖的大家庭里,每一个人既是民族团结的维护者,又是民族团结的践行者。无论何时何地,始终怀着感恩的心,坚定理想信念,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我们的力量!人要懂得感恩,常怀一颗感恩的心,要感恩祖国的关怀、社会的锻炼、学校的教导、父母的养育之恩,我深知是祖国的大好政策给了我改变命运的机会。 图为参加西域文化节时的蒙古族展区 在外求学的这么多年,每次回家最大的感触就是,家乡一直在变。小时候记忆中的景在变,人却未变。生活在和静的各族人民依旧单纯,勤劳,朴实,这里的人民像一家人一样,共同团结一心为和静县的发展共同努力着。记得有一次我姥姥说她的维族姐妹要来,然后很开心的在准备美食迎接他们的到来。这样各民族一家亲的画面是多么的美好,又和谐。看到家乡每年都有新变化,我的心里非常开心,盼望着学成之后回到家乡,早一点开始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和乡亲们共同建设我们美丽的和静,美丽的新疆。 我要努力学习成为社会栋梁之才,为建设大美新疆贡献微薄之力,我坚信新疆正向着更好的方向前进,越变越好,各民族人民团结互助,安居乐业,更加稳定繁荣! 编辑:凌正审核:乌仁珊娜 投稿邮箱:hjtw .网络营销总监白癜风多少钱能治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