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魔都地界实在太热闹,被各种网红店的新闻占领,尤其是法国面包店Farine关门大吉,以及武康路6家网红店的沆瀣一气。 不少Farine老主顾哭天抢地,一副“我这么对你,你竟然这么对我”的卖相,好似网红过后魔都从此无西点。 别闹! 让我吃口馒头冷静一下,顺便好好怀旧一番,给你们说说存在几十年的魔都西饼四大神话。 这口栗子蛋糕,一吃就是90年 说到魔都最经典西饼屋,哪能少了凯司令。它建于年,那年北伐战争结束,国民军大胜,凯司令这名儿由此而来。 凯司令……如今每每念出,早已不复当初的雄壮威武,反而唇齿前满是老上海说不清道不明的暧昧风情——当年,张爱玲常挽着知己炎樱跑去买点心。由此,便生出《色戒》里,王佳芝坐在二楼卡座等老易的小段落。 外婆曾说,当时她还在读女高,凯司令的地位就相当于如今的半岛下午茶。16岁的她,零用钱每周一块银元。除了买书、游泳、溜冰和跳舞之外,就是和女票们去凯司令二楼吃栗子蛋糕扎台型。 是的,凯司令的栗子蛋糕在饼屋诞生初就有了。因而,无论是后来的静安面包房或是红宝石,里面的栗子蛋糕,无论外观还是做法,都源自凯司令——栗子炒熟后去壳剥肉,加糖研磨打泥做成栗蓉,再裱上厚厚的鲜奶……一勺下去,一半香甜一半绵密,简直完美! 据说魔都人爱上吃北方栗子,就多亏了凯司令。当年的魔都土壕们,估计都是先迷上栗子蛋糕,再发现栗子的本初之味。 这圈子绕的,挺累人。 我是不大喜欢吃凯司令的另一王牌奶油蛋筒——因为不大喜欢里面的硬奶油,有点像麦淇淋,进嘴后从牙齿一致到喉咙口,就想渡了一层膜,各种不舒服。 阿拉最喜欢的还是哈斗。 哈斗是什么?其实就是长条形的泡芙。但吃起来又和现在的感觉很不一样,外壳是硬酥酥的,奶油也不是现在的样子。 记得小辰光每次挑哈斗,阿拉额吃相都是不大好的那种——必须是好好端详半天,然后看准一个自己认定塞满白脱的,指给阿姨看。 阿姨每次都会逗阿拉这种小馋老胚,故意假装拿别个:“看准了啊!迭则是伐?” “伐是额伐是额!左边哪个!不对不对过头了!是迭则!” 如是四五次,阿姨笑眯眯地把我最想要的那个拿出来,交到手里:“囡囡侬看看清爽是迭则伐?” “是额是额!谢谢阿姨!”之后就是狠狠一大口——最外面是入口即化的白巧克力,中间是有些脆有点硬又有些韧的酥皮,里面是比麦淇淋好吃很多、比鲜奶油口感粗些的白脱奶油,三种完全不同的质感同时入口,超级爽! 没多久,阿拉就发现了一个小秘密:每次特地钉牢的那个哈斗,白脱并不是很多,反倒是阿姨故意要装错的,馅很足。几次之后,就全权交给了柜台阿姨,让她随便拿。 国际饭店的蝴蝶酥,卓别林也吃过 话说魔都那么多年不变的经典西点,除了凯司令的栗子蛋糕,就是国际饭店卖断货的蝴蝶酥。 话说,阿拉对于蝴蝶酥的感情,绝对是无敌的! 当年作为四五岁的小幼齿,印象最深的,除了老爷子每天接送我去幼儿园的那辆经典二八大杠,就是幼儿园门口的一个小亭子间,里面坐着一个笑嘻嘻的胖阿姨,天天只卖一种吃食:蝴蝶酥。 在我的记忆里,她的蝴蝶酥超级超级大,以至于老爷子每次都只买半只。我呢,总是稳稳坐在二八大杠的后座上,一手捧着半只蝴蝶酥,一手抓着我爹的衣服,一路上逛吃逛吃逛吃的,常常到家还没啃完。 半枚蝴蝶酥+二八大杠兜风回家,简直就是一位4岁小幼齿每天生活中,最重要的仪式! 那时我是不知道,离家不远的黄河路上,有比胖阿姨那里好吃许多倍的蝴蝶酥—— 卖相上虽然小不少,但不是平塌塌的,两片翅膀是蓬起来的那种,弯弯卷卷还真像小蝴蝶。吃起来,除了甜甜脆脆之外,还有特别的酥松和黄油的清香。 是的,那款神奇的蝴蝶酥,就出自“远东第一楼”国际饭店侧门的西饼屋。当年王姐每周五都会提早开溜,为她母上排队去买另一种加了芝士粉和胡椒粉的咸蝴蝶酥。 这里,咱就不额外表这座超级宾馆之所以诞生,是“四行储蓄会”为了和外国洋行别苗头的产物,也不表邬达克为了设计建造它,花了多少心血…… 只说他家的经典下午茶点心,从年建成以来,就一直存在,尤其是蝴蝶酥——当然,那时还没有什么对外的西饼屋。 这种欧式小点只是酒店下午茶的一部分,却招待了卓别林、胡蝶、梅兰芳、宋美龄、陈纳德、陈香梅、钱学森、蒋英、蒋经国、张学良、胡适、鲁迅、基辛格等等名流政要,文人墨客…… 对了,那里还有一款神奇的魔都特色西点——类似拿破仑的酒醉蛋糕。据说光是制作糖粉酥皮,就要花两小时,中间还有添了白酒的清蛋糕……用小银勺敲碎了,一块块送嘴里,想想就哈喇子直流。 7块5就能买到白金汉宫的特供 是的,现在必须说道红宝石的奶油小方。 有很多外地小伙伴说,不是很喜欢这款魔都西点,觉得不够美、不够甜、有点淡、有点薄。对此,唔只能摊手…… 话说,为什么魔都土著对这块寡淡的奶油蛋糕推崇了30年? 最关键的点——上头的鲜奶油,是脂肪比例35%的正宗欧洲搅打奶油。 魔都人一般管这叫掼奶油——由此还催生出一种新西点:掼奶油杯。一整杯扑扑满的,极为罪恶!小姑娘一般吃个半杯就够了,由此带来的满足感和饱腹感,绝对能省下一顿饭! 扯回来。鲜奶油,尤其是加了糖和香草的那种,还有一个极为高大上的名字:尚蒂伊鲜奶油Crèmechantilly,据说诞生于16世纪的法兰西。在路易十四时期的传奇大厨Fran?oisVatel手中得以完善,发扬光大。 其次,缔造红宝石这一品牌的人……超厉害——英籍华人过秉忠。 过先森的家族很牛逼。他爹过养默毕业于麻省理工建筑系,是一代建筑大师。当年在美帝留学时,天天和茅以升、薛竹秉和吕彦直等大牛一起,一边拼命享受美帝的优渥,一边热烈探讨天朝的未来。 不过,他母亲牛惠珠更牛逼。从小在美国长大,是个真学霸——从米尔顿公学、剑桥女中到哈佛女子学院。年和过养默结婚后,一起回到天朝,生下了过秉忠。 和牛姑娘一起留学玩到大的,除了亲哥哥之外,还有一对小姐妹。大的那位叫宋庆龄,小的叫宋美龄。而牛惠珠的母上倪桂金,则是宋家姐妹的母上倪桂贞的亲姐妹…… 是的,孙中山和蒋介石都是过秉忠的表姨父。 年代,这位在腐国呆了大半辈子的孙中山外甥回到了魔都。由于实在吃不惯寡淡如水的麦乳精和口感鬼触的麦淇淋…… 大户就是大户,为了自己的口腹之欲,更看好改革开放后西点业的无限前景,出钱不算,又从腐国请来一位一级西点师。 年1月,过先森和静安商委一起成立了红宝石食品厂。 年9月,红宝石蛋糕店在华山路开张了。 一个月后,蛋糕店就接到一超级大单——来自腐国驻上海总领事馆。他们的待机王伊丽莎白二世首次访华,需要一个超级大蛋糕,三层的那种。中间还要有女王称谓的缩写“ERII”,左插英国国旗,右插中国国旗,寓意中英友好。 以上都不是重点!重点是这个蛋糕的滋味,和女王宫里的西点……几乎一毛一样!而这个超级蛋糕的配方,就这么配给了奶油小方…… 是的,吃了30年的奶油小方啊,可是正宗腐国王室味儿。15块钱2块的性价比,哪儿找去?!如今有哪个网红点可比肩? 给我一杯掼奶油!不够?那就俩! 不过,红宝石并不是魔都第一家合资品牌。在前者诞生整整一年前,也在静安寺的华山路,先开出了一家主打法式面包的静安面包房。 它才是魔都第一家合资经营的面包房。由锦江国际集团(香港)有限公司,和上海锦江国际餐饮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 当年读中学时,每周要去华山路那块儿补课。别人补课愁眉苦脸,纠结着这次逃哪门课:语文?数学?还是英语? 咱是等下课等得急不可耐,纠结着这次回家路上吃哪个:红宝石的奶油小方?还是静安面包房的掼奶油?栗子蛋糕?拿破仑? 记得当时,他家一个掼奶油要8块钱。咱每月零花也就块,但每次去……都忍不住一气买上俩——一个掼奶油+一个栗子蛋糕。爹妈给我的善款,一大半捐给了静安面包房+红宝石!但我从来都没后悔过,绝对是一本满足! 现在呢,最喜欢它家的白脱别司忌,就是香脆面包干。咱其实是不爱吃面包干的,因为吃多了天花板容易碎,长溃疡。这难受劲儿,一点也不输给牙疼。 但静安面包房的这款,又脆又甜又香,油腻正好。一口下去之后根本就停不下来——就算长溃疡也要吃吃吃。 有句刚句,唔伲欢喜那些老牌食品店、西饼店的另一个原因,是里面的魔都阿姨——热情、脑子清爽、嗓门大,还有那口半生不熟的魔都普通话。 对了,唔伲曾在淮海中路某家老字号食品店,遇到一个超级暖阿姨。 当时店门口的西饼专柜碰巧么人排队,我就准备来几只哈斗孝敬家里那位母上大人。 正当时,一个老姆妈,独自一人慢悠悠划着轮椅,路过,停牢了。伊估计是馋了,头伸伐伸伐地在看,准备挂挡起步来个小转弯划过来。柜台里的阿姨已经冲出来,跑到伊身边蹲下来问想切啥。老姆妈连说带比划半天,刚了四个字:一则蛋筒! 阿姨愣了一下,连忙跑回去包好一则哈斗,出来端给老姆妈。 老人家坚决地摇了摇头:“伐是这个!要蛋筒!”手指指西点隔壁的柜子,上面摆着几个圆筒冰激凌的样品。 阿姨连忙回去把哈斗放好,再去隔壁拿了一则蛋筒。老姆妈接过去,舔了一口点点头,哈开心哈满足,付过铜钿,一手拿着蛋筒,一手划着轮椅,慢笃慢笃走了。 阿姨老开心地看着她,跟我刚了一句:“再过额廿年,吾要是迭样子,伐晓得营业员会沿边伐?” “伐会额!”吾心里厢回答伊,嘴上却刚:“阿姨,来五则哈斗!” 阿拉相信,凯司令、国际饭店、红宝石和静安面包房……诸如此类的魔都西饼屋,起码会再红五十年。 文 Dedee 图 网络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