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经济报:和静县倾力推进“绿色化” 坚持走资源开发可持续、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道路 和静县以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示范县”为目标,统筹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在城区实施荒山绿化造景、建设生态公园等一系列举措,让这座小城有了灵气与品位,改善了各族群众的生活环境,推动绿色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给和静县城市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和静县委书记赵文纪认为,“绿色化”不是简单的植树造林和增加绿化覆盖率,而是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生产方式和制度建设,以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荒山上种出“摇钱树” 北山是和静县城的风沙前沿地带,处处是开采了多年的沙石料厂和戈壁荒滩,刮风时,扬起的沙土吹进县城,整个县城会陷入漫天的黄沙中,居民叫苦多年。 年,和静县在北山规划了面积达2.5万亩的荒山绿化区,划分了生态林果采摘园、旅游观光园及生态休闲园,修建了观景亭、游步道、停车场等基础设施。 经过两年多建设,投入近亿元,如今,曾经的荒山有了鸟儿的欢叫声,百果林中出现了忙碌采蜜的蜂群。和静县又在此修建了动物园,开通了县城旅游观光车、烧烤夜市,每逢双休日,很多居民都拥向北山,在家门口享受快乐时光。 “北山生态森林公园做规划时,这里没有一棵树,因为县里财政困难,我们就对外招商,希望借土地资源吸引一些有经济实力的企业来开发建设,但是客商来了后,看到眼前的一片荒凉,扭头就走,每亩地元都没有人愿意承包。现在,北山的树一天天长粗了,生态林果采摘园、旅游观光、生态休闲园已经成型,游人多了,潜在的经济效益已经凸显,现在客商每亩愿出一万元钱承包,我都舍不得呢!”7月10日,赵文纪告诉记者。 北山从“无树”、“栽树”到“赏树”再到“摇钱树”,实现了从土地资源优势到“绿色化”生态经济优势的华丽转身,曾经不值钱的戈壁荒滩现在变得寸土寸金,每一棵树都成了“摇钱树”。 低碳工业园流淌绿色 和静县的蓝天白云,离不开该县钢铁工业园的努力。该县钢铁工业园区企业积极延伸工业产业链,实施节能减排,打造低碳园区,保护了县城的生态环境。 在工业园区内,金特钢铁公司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实施节能改造,投入0余万元完成了烧结烟气脱硫、料场防风抑尘网等技术改造,建成了容积15万立方米的干式高炉煤气柜项目,高炉煤气实现了零排放;新兴铸管新疆公司发展循环经济,新建的60兆瓦汽轮发电厂,通过掺烧30%的高炉煤气进行发电,每年节能18万余吨标准煤。 如今,工业园区内企业厂区到处是美丽的景观,流淌着绿色,成为和静县城市旅游的一个亮点。 城区绿色带动服务业发展在城市生态系统的建设过程中,城市绿色系统的空间布局是城市生态系统中关键的一环。 和静县进行城市建设的一个标准是,让人们在走出家门、学校或办公室时,感到自己身处一个花园式的城市之中。 结合县域人口的居住分布情况,和静县的城市建设按照“显山、露水、透绿、出彩”思路,规划建设了东归生态公园、街心公园等城市“绿肺”,并将穿城而过的省道改扩建成全县最美的道路——天鹅湖路景观带,形成一个全新的城镇生态体系。 白天,走在由省道改扩建的天鹅湖路景观大道上,绿树和鲜花让人心旷神怡,道路两边的绿化带中,低矮的黄色金叶榆和紫色的紫叶英,葱绿的杨柳和生命力顽强的胡杨,色彩分明,错落有致。 傍晚,走进投资1.3亿元建设的东归生态公园,水上游乐区、生态农场体验区、蒙古风情展示区成为居民休闲游乐的好去处,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歌舞表演,丰富着各族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和静县城内不时出现的绿色旅游景点,在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时,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儿童娱乐场、北山烧烤夜市等服务业依托各处景点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壮大,城市绿色生态经济优势大力促进了和静县服务业的发展。 目前,在和静县城各景点从事餐饮、娱乐等服务业的有余人。 乡村景美家富人和 和静县大力传播绿色生态发展理念,在全县启动“靓丽庭院工程”和“最美家庭”品牌建设,乡村处处呈现出景美、家富、人和的新风貌。 记者来到该县哈尔莫敦镇乌兰尕扎尔村村民阿不来提·买买提家采访,刚进院子,清新的花香扑面而来,映入眼帘的是葡萄、杏树、红枣树,院子里满是漂亮的花卉,院内堆放的农具摆放整齐,使得整个庭院整洁美观。 周边的村民提起阿不来提一家纷纷竖起大拇指,阿不来提家庭和睦自不用说,他们一家人还时时维护着庭院内外的卫生,影响着周围邻里,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 阿不来提说:“环境好了,心情也就好了。我的心愿是,村里每家每户都能在干净舒适优美的环境里快乐地生活。” 乌郎尕孜尔村有着良好的气候环境,又有这样勤劳热爱生活的村民,种出的经济作物也成了市场上的抢手货,使村民尽享富裕生活。据悉,该村预计年人均收入将提高1元,达到元。 “绿色化”是一种生产力 荒山造景,工业园淌绿,城靓村美,群众生活和美……“绿色化”在和静县已经成为一种生产力。 “绿色化”的推进,极大地丰富了“发展”的内涵,使和静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新面貌:在工农业生产上,推崇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生产方式;在城镇建设上,“显山、露水、透绿、出彩”的思路,美化了城乡,并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在生活方式上,和静人过上了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形成了人人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新风…… “绿色化”让和静人深刻认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丰富内涵。在实践中,和静人对这“两座山”之间关系的认识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用金山银山去换绿水青山,不考虑或者很少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一味地索取资源,就像曾经开满沙石料厂的北山;第二个阶段是既要金山银山,但是也要保住绿水青山,这时经济发展和资源匮乏、环境恶化之间的矛盾开始凸显出来,人们意识到环境是我们生存发展的根本。就像和静县当初对外招商,想引入客商开发建设北山。第三个阶段是认识到绿水青山可以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种的常青树就是摇钱树,生态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形成了一种浑然一体、和谐统一的关系。 有了“绿色化”的发展理念,和静县就拥有了新的生产力,从此,北山不再是昔日的荒山,和静城乡不再是过去荒凉的面貌,和静人在新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中拥有了文明健康的“绿色”生活。 内容来源:新疆经济报丹江水刘传健张文耀 本栏编辑:青格乐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