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学多才的“意公子”成为全国政协委员每临大事有静气 “意公子”真名吴敏婕,今年她多了一个新身份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我感到她身上的使命,我相信很多人认识她,是通过镜头前一袭绿衣的“意公子”,或是手拿抱枕讲述中华文化故事,或是在四川眉山三苏祠、龙门石窟等中华文化的发生地。 吴敏婕,女,生于年9月,福建厦门人,本科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在厦门卫视、厦门旅游广播当过主持人,主持过体育新闻、社会新闻、校园新闻、音乐榜单及闽南话等栏目。 吴敏婕在节目上讲过这么多的内容,但唯独文化、历史、艺术这些是她最喜欢也是最愿意去分享的。那时候,自媒体也刚刚兴起,在机缘巧合下,吴敏婕进入这个行业,有了“意外艺术”。首次担任全国政协委员的吴敏婕说:“我将保持诚恳的心态,真实地发出自己的声音,尽心履职建言,努力为推动文化艺术传播发展作贡献。” 每临大事有静气 “意公子”前期将“每临大事有静气”这句话作为自己今年的座右铭,从字面上看这句话的意思:是每次遇到重特大事情发生时,能够做到举止从容,沉着淡定。但我看了的观念就有点不同了,主要也是看了“意公子”的相关视频交流,那到底是什么呢? “静”是一个形声会意字,它是由两个字组成的,青和争,可以理解为正在争夺青这个事物。 “青”是什么?青绿。青碧。青草。青苔。青苗。青菜。青葱。和青相关的字面我们可以理解为春天的意思,是万物生发的颜色,它也指代的是事物最精华的部分,群青有集的青出金石,这是中国色中最高贵用宝石做成的天然颜料。 “争”是什么呢?古代甲骨文是两只手在抢同一个东西,我看了就很奇怪两只手在抢夺一个最精华的东西,这怎么就“静”了,这明明是动啊! 最有意思就是在这里曾经有人给我看过一个太极旋转图,当太极图高速旋转的时候你知道我们会看见什么吗?当然也有提出不一样异议,说这跟帧数有关,我觉得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当我们看到时直观的第一感受时什么,你会发现快和慢,动和静正在相互的转化它很像是一个小石头,你把它往上抛你会发现上升到最高点的那一刻它的速度是0然后它就会下坠,在上升和下坠这两个动的过程当中中间有那么一刻它是极静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其实“静”就是更高级的动,诸葛亮在《诫子书》里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意思就是说要修身靠的就是“静”。《昭德新编》这本书了也说“心静极则形象明,心静极则智慧生。”意思就是说心静到极致自然就会有智慧涌现。静者寿,躁者夭,保持清净的人是会长寿的,《道德经》里面的“静”认为至高的境界。书中记载万物的根源是静当你达到最虚空的时候就是“守静笃”虔诚地、笃定地、专一地守着“静”。 为什么这些古代的人也都认为“静”这么重要呢?我们有怎么进入静这个状态呢? 我记得之前“意公子”讲过一期苏东坡《记游松风亭》的故事,说他有一天去爬山,然后看到前面有个亭子,他想到那亭里休息,但是好远怎么走都走不到,又累又气,最后他说了一句“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意思是说这里为什么不能休息呢?他说完了这句,忽然感觉一下子得到了解脱然后他还想到即便此刻战鼓声声,马上就要上阵杀敌了但大事尚未开始,结果也还没有来临,那一刻你要做的就是,“歇”有这样的一句话狂心若歇,歇即菩提,歇就是停下,所以怎么进入“静”呢?就是在那一刻停下。 停下头脑的各种念头,各种纷飞的思绪各种呼之欲出的冲动,如果把我们的心比喻成一个湖面的话,那么每一件事带给我们的杂念,,就会像是在我们的心湖里丢一块石头大石头、小石头这湖面一直都有波纹,我们始终无法看清楚湖面照映出来的东西,只有停下,在那一刻,让湖面恢复它原本的样子,这就是《菜根谭》里所说的“静”中观心,真妄毕现,你能很清楚地看见,哪一些事妄念,而哪些才是你的真实意图,所以“每临大事有静气”. 最后分享一段话:“知止而后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无忧本末,事有终始,之所先后,则近道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