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8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的最后一天,我开着叮铃咣啷的房车,以时速70多迈奔袭在无边的夜色中。我们在黑暗里盯着前车的红色尾灯,握紧方向盘不发一言。

出发前的期待雀跃和旅途中的各种意外已经结束,有趣的篇章后,剩下的就是桩桩件件的生活杂事,等着我回去处理。回家的路过于漫长,两天来,我和老公每天连续开十几个小时的车,疲惫不堪,完全没有人想起此刻是新年和旧年的交替时刻。

凌晨到家,眯了几个小时,醒来后手机静悄悄的,只有朋友的一句留言,“我在看B站晚会。”哦……原来不知不觉已经跨年了。

从前我对新年有着别样的仪式感,每年最后一个小时和好朋友们喝酒放烟花倒数拥抱,是最快乐的青春记忆。但如今好朋友们纷纷二胎之后,再想出来聚会,就是不可能的事情,新年唯一的仪式感,变成了和家人一起坐在沙发上看跨年晚会。

今年的跨年晚会,各家都疯狂内卷,就像一个个姿色绝卓的美人,在楼上挥舞着衣袖,让人目不暇接,热搜上周深邓丽君跨时空同台,戚薇李承铉夫妇合唱了大热的《漠河舞厅》,周杰伦和五月天竟然一起营业了……

我问朋友,某站的晚会好看么?她说:《只此青绿》,跨年最佳,没有之一。

一个很挑剔的女人评价都这么高,青绿能比周杰伦言承旭还好看?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我倒是早有耳闻,只是因为疫情还无缘看到现场,微博上一直有人疯狂许愿它能来自己的城市巡演。

没想到B站,竟然出奇制胜,把这么高逼格的节目搬到了跨年晚会上?

这就如同一众艳光四射的浓烈大美人之中,突然出现了一位青衣素衫,长身玉立,飘然出尘的“异类”,自然俘获了众人的倾慕。只能说B站“心机”深不可测啊……

我仿佛做了一场关于北宋的梦,烦恼和疲惫在这9分钟里,尽数消失了。

青和绿、动和静、虚与实、刚并柔,舞者们的服装色系、表情细节、灯光色彩,形成了一种氛围,直接让距今千年的《千里江山图》活了起来。

《只此青绿》的舞者用温火慢炖的方式,把身体揉成起伏的山峦、河流,同时又作为人的本身,精确又克制的把北宋美学表现传递得淋漓尽致。

其实早在B站慧眼识青绿,将它带给几亿观众之前,它就已经是年度最受国民喜爱的舞蹈诗剧了。只看“舞蹈诗剧”这个叫法,听上去就是高深莫测、阳春白雪的东西,会不会很无趣?很劝退?

事实上,真正的美,是一种沉浸,让人离开庸常的现代生活,进入另一个维度的古意世界,就像一场梦境。

《只此青绿》是以中国十大名画之一《千里江山图》为载体创作的。《千里江山图》有着照片般的细致入微,初看是烟波浩渺的江河、层峦起伏的群山构成的一幅美妙江南山水图。细看,又有渔村野市、水榭亭台、茅庵草舍、水磨长桥等静景,穿插捕鱼、驶船、游玩、赶集等动景的情趣,将北宋市井的烟火气息保存了千年。

而《只此青绿》就是用衣袂呈现江山的富丽,用肢体语言呈现古人的生动,舞者摇曳的身姿纵身入画,将这幅名画,和画作背后的延绵千年的东方美感复刻了出来。

它的美有多普世呢?美到即便一个人完全没有艺术细胞,也能从中感受到古典文化的血脉始终潜存于我们的审美之中。

网友们也许没有华美的辞藻形容,但是从一些简单粗暴的评论中,也可见《只此青绿》带来的文化共振:“牛逼”,“美绝了”,“吊打了”,“震撼,妈妈问我为什么跪着看电视”……

《只此青绿》溢出屏幕的东方美学,也让海外的观众纷纷献上好评。美,真的可以消除国界、人种、文化的隔阂。

毫不夸张的说,这是一部集信念、传承、美为一体的伟大作品。但看完我也更“绝望”了,因为上过B站,青绿巡演的票以后一定更难买了。

是谁创造了这诗一般的壮阔与柔情?我不禁有些好奇。

搜索了一下,《只此青绿》背后的两位主创都是女性。韩真和周莉亚是文华奖(舞台表演艺术官方最高奖)获得者,被誉为中国舞坛双子星,她俩搭档创作出了很多大热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还登上过春晚,当时也是艳惊四座。

两位看上去细腻柔美的女性,不仅能在男性为主导戏剧行业立住脚跟,而且创作的作品大多力量感十足,《花木兰》的硝烟战场、《永不消逝的电波》的暗涌、《只此青绿》的磅礴震荡...

女性并不总局限于情爱家庭题材,当给她们舞台和表达的自由,会发现女性的格局和胸怀不输那些早早成名的男性导演。

但即便是已经取得世俗意义上极高成就的韩真和周莉亚,在创作《只此青绿》的时候也表示:就是一时冲动,有一度非常后悔!

她们的创作过程,并不是如观众看到的水泄般流畅,反而是困难重重。

舞蹈诗剧的核心还是个剧,是剧,就得有情节、主角、故事....而《只此青绿》的主角是《千里江山图》的作者王希孟。

王希孟这位天才少年,创作出《千里江山图》时仅仅18岁,几年后便辞世,翻遍世间的资料、文献,关于他的记录少得可怜。

“政和三年闰四月八日赐。希孟年十八岁,昔在画学为生徒,召入禁中文书库,数以画献,未甚工。上知其性可教,遂诲谕之,亲授其法,不逾半岁,乃以此图进。上嘉之,因以赐臣京,谓天下士在作之而已。”

那要怎样重现关于王希孟的传奇和故事呢?

按照一般的影视作品,创作者这时候就要大刀阔斧的修改和加戏了。可面对这样厚重的文化和纯净的赤子,韩真和周莉亚始终秉持着不敢也不能改的原则,最大程度还原真相。

最后解题的思路是:找到王希孟感受过的,画中的文化和精髓所在。

编排之前,韩真和周莉亚以及舞者们,花了八个月的时间学习和摸索,除了看资料,她们也找来了非遗传承人来学习。

王希孟的记载很少,韩真和周莉亚巧妙地从篆刻人、织绢人、磨石人、制笔人这些真实的小人物身上呈现,他们对待自己职业的精益求精、兢兢业业,共同完成了《千里江山图》的壮美和细腻。

周莉亚说:

这些人虽然无名无款,但一定真实存在过。

千里江山的锦绣,正是因为这一个个平凡无名的个体,才如此坚实而丰饶。我想,这也是王希孟的创作《千里江山图》的初衷之一吧。

韩真说,《只此青绿》是她们做过的最难的课题。

在长长的创作时间里,舞者们每天把自己关在排练间里面,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的磨,并且规定在排练期间不接任何其他的工作邀约,只打磨这一个作品。

排练的时候,两位和善的女孩也变成严苛的麻辣教练,在一次次的:“不行,再来”中,偏执地推进。

对于这对双子星来说,本次创作无疑是颠覆性的。

以前,她们创作舞台剧,可以依靠变换的节奏和紧密的故事线去完成作品,但《只此青绿》是舞蹈诗剧,它需要克制亦需要力量、需要美也需要情感、需要以一幅当代躯壳的全力蓄力去撞击千年前的宋代山河。

总之,这对韩真和周莉亚来说,是完全跳出舒适区,在“作死”和成事之间反复横跳的高危创作。

关关难过关关过,韩真和周莉亚的偏执和较真也取得了正向结果。

《只此青绿》巡演以来,一度收到高度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