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息肉的疾病类型是如何划分的?胆囊息肉是指胆囊壁向腔内呈息肉样突起的一类病变的总称,又称“胆囊隆起性病变”。临床上所指的胆囊息肉包括有由胆囊炎症所引起的黏膜息肉样增生、胆囊黏膜细胞变性所引起的息肉样改变、胆囊腺瘤性息肉以及息肉样胆囊癌等。胆囊息肉在病理上有良性息肉和恶性息肉之分。胆囊息肉疾病类型划分:在临床上,一般可根据胆囊息肉的性质:将其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胆固醇息肉:此种类型的息肉最为多见,但它却不是真正的息肉。而是胆汁中胆固醇的结晶集结在一起所形成的桑葚状改变,其直径大小多为1厘米以下。(二)增生性息肉:此种类型的息肉仅次于胆固醇息肉,多见于中年妇女,60%的患者会伴有胆囊结石。它是胆囊的一种增生性改变。其直径大小多为0.2—0.5厘米。(三)炎症性息肉:此种类型的息肉是在慢性胆囊炎或胆结石的基础上形成的。其直径大小多为1厘米以下。(四)腺瘤性息肉:此种类型的息肉属于真性息肉,可合并慢性胆囊炎和胆结石。多见于老年人,其直径大小多为0.2—2厘米。在临床上,腺瘤性息肉可发生出血、坏死性改变,有的甚至还会演变为乳头状腺癌。(五)淋巴性息肉:此种类型的息肉比较少见,多有淋巴组织增生的改变,其直径大小多为0.1—0.3厘米。胆息肉40%的患者均无明显症状,其隐散性较强,不被人们发现,只有在B超体检时才发现。一般,症状出现时有右上腹疼痛感,并向右肩及右后背部放射,常有腹泻、恶心、呕吐、厌油等消化不良症状,极少数患者有发热、黄疸。主要体征为右上腹区压痛,较明显,对人体影响主要表现在消化系统异常,肝功能异常,并有8-15%患者癌变。医院李启发主任指出,胆囊息肉患者需要定期的复查息肉大小,最好早发现早治疗,避免胆囊息肉增大或者恶化。目前对于没有恶化的胆囊息肉,一般采用保胆取息的方法治疗,取出息肉保留胆囊,安全不复发,可以避免胆囊切除的风险。 推荐专家 推荐阅读 为什么会长胆囊息肉? 如何对待胆囊息肉? 胆囊炎,胆结石与胆囊息肉是一回事吗? 小小结石竟能诱发胆管癌? ▼点击咨询预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