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白癜风比较好专科 http://baidianfeng.39.net/a_ht/160229/4776790.html 引言 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常易发生淋巴结转移,而这可能会增加PTC的复发风险并缩短患者的生存期。术前对颈部淋巴结转移进行准确的评估,有助于确定合适的手术切除范围,从而降低PTC的复发率。超声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影像学检查,但其探查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较低。选择更加合适的影像学检查并建立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模型尤为重要。 本期,我们从EurJSurgOncol、JClinEndocrinolMetab、BMCCancer、ClinEndocrinol(Oxf)上分别选择四篇文章,探讨Delphian淋巴结、双能CT联合甲状腺功能指标对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并基于临床特征对PTC淋巴结转移的预测模型进行构建和验证。 一、Delphian淋巴结对PTC颈淋巴结转移 的预测价值 题目:PredictivevalueoftheDelphianlymphnodeincervicallymphnodemetastasisofpapillarythyroidcarcinoma 文章来源:EurJSurgOncol.Feb18;S-(21)-3. 影响因子:3. 第一作者:YanY 作者单位:TheDepartmentofMaxillofacialandOtorhinolaryngologyOncology,TianjinMedicalUniversityCancerInstituteHospital,KeyLaboratoryofCancer 摘译点评:杨晶晶 背景: Delphian淋巴结(DLN)亦称喉前淋巴结。研究表明,Delphian淋巴结转移(DLNM)是颈部恶性疾病的良好预测因子。部分研究已报道DLNM在PTC中的临床意义,并提示DLNM与颈部中央区和侧区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增加相关。目的:评估DLNM的危险因素,探讨DLN对颈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为PTC患者合理选择手术范围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该研究回顾性分析年8月至年6月在天津医科医院首次接受手术的PTC患者的病理资料,最终纳入名超声检查有DLN的患者,并根据有无DLN转移分为DLN阳性组和DLN阴性组。比较两组在手术范围、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多灶性、桥本甲状腺炎、双侧性、肿瘤部位、颈中央区和侧区淋巴结转移、峡部恶性肿瘤、淋巴管侵犯、甲状腺外侵犯(ETE)和病理亚型等方面的差异。 结果: (1)例有DLN的患者中,有名患者发现DLNM,总转移率为25.39%,平均转移数为1.63个(范围:1-5)。 (2)DLN阳性组与DLN阴性组相比,DLN阳性组肿瘤大小1cm(51.5%vs.26.0%,P0.)、多灶性(58.8%vs.42.9%,P=0.)、肿瘤位于上1/3(41.2%vs.29.4%,P=0.)和靠近包膜的比例(87.8%vs.79.0%,P=0.)均高于DLN阴性组。 (3)DLMN与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LMN)(P0.)、侧区淋巴结转移(LLMN)(P0.)、淋巴血管侵犯(P=0.)、ETE(P0.)和侵袭性PTC显著相关(P=0.)。 表1-1DLN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单因素分析 注:DLN,Delphian淋巴结;CLNM,中央区淋巴结转移;LLNM,侧区淋巴结转移;ETE,甲状腺外侵犯;CPTC,经典PTC;FVPTC,滤泡型PTC;Aggressivevariants*,高细胞,弥漫性硬化,固体,嗜酸性细胞,Warthin样,透明细胞;SD,标准差 (4)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1cm(OR=2.,P0.)、肿瘤位于上1/3(OR=0.,P=0.)、CLMN(OR=5.,P0.)、LLMN(OR=2.,P=0.)和淋巴血管侵犯(OR=3.,P=0.)是DLMN的独立危险因素。 (5)DLNM患者中同侧CLNM、对侧CLNM(CCLNM)和LLNM的发生率均高于无DLNM患者(P0.),且DLNM患者转移的CLN数目和大小均高于无DLNM患者(P0.)。 图1-1DLNM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注:DLN,Delphian淋巴结;CLNM,中央淋巴结转移;LLNM,侧区淋巴结转移;ETE,甲状腺外侵袭;CPTC,经典PTC;FVPTC,滤泡型PTC;Aggressivevariants*,高细胞、弥漫性硬化、固体、嗜酸性细胞、Warthin样、透明细胞 (6)有LLNM的DLNM患者,双侧和单侧淋巴结转移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无DLNM患者(单侧:32.8%vs.15.1%,P0.;双侧:14.5%vs.0.3%,P0.)。(7)术前超声检查无可疑淋巴结的DLNM患者,CLNM发生率高于无DLNM患者,单侧淋巴结阳性DLNM患者,CCLNM发生率亦高于与无DLNM的患者。 表1-2DLN与LLNM的关系 注:DLN,Delphian淋巴结;CLNM,中央淋巴结转移;LLNM,侧区淋巴结转移 结论: DLNM与PTC颈部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在甲状腺切除术中对DLN进行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一旦发现DLNM,应进一步行中央淋巴结清扫术,甚至行对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以预防肿瘤复发。 点评 该研究证实了Delphian淋巴结对PTC颈部淋巴结转移有一定的预测价值,DLNM与肿瘤大小、甲状腺外侵犯、多灶性、双侧性以及中央区和侧区颈淋巴结转移相关,且有DLNM的患者比无DLNM的患者有更高的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和侧区淋巴结转移发生率。因此,外科医生在手术中发现可疑DLNM,应进一步细致地评估中央区的淋巴结,以彻底清除所有可疑的淋巴结。此外,Delphian淋巴结转移与PTC患者预后的关系仍需进一步探讨。 二、经典型PTC颈部淋巴结转移预测列线图 的构建与验证 题目:Constructionandvalidationofanomogramforpredictingcervicalymphnodemetastasisinclassicpapillarythyroidcarcinoma 文章来源:JClinEndocrinolMetab.Jan1;(1):-. 影响因子:5. 第一作者:Yfeng 作者单位:DepartmentofBreastandThyroidSurgery,TheSecondAffiliatedHospitalofChongqingMedicalUniversity 摘译点评:杨晶晶 背景: PTC合并颈部淋巴结转移(LNM)患者预后较差,手术是一线治疗方式。然而,过于积极的淋巴结清扫(LND)会使术后及住院期间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和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增加。因此,选择合适的颈部淋巴结清扫范围对于PTC患者预后至关重要。然而,对于术前临床检查未发现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是否需要行预防性LND,仍然存在争议。 目的: 在SEER数据库中建立基于大规模人群临床特征的列线图模型,用于预测PTC患者的LNM,并对LNM危险因素的患者行LND。通过建立列线图模型的内部验证集和外部验证集,评估该列线图模型对经典型PTC患者LNM的预测价值。 方法: 在SEER项目中选择年-年诊断为PTC的患者,将以下变量作为PTC患者颈部(包括中央区和侧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年龄、种族、性别、甲状腺外侵袭、多灶性和肿瘤大小。同时纳入重庆医院年1月-年10月,年龄20-79岁、接受甲状腺切除、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CLND)或其他侧区淋巴结清扫术(LLND)的患者。将SEER项目中的名PTC患者,以及重庆医院的名PTC的患者纳入该研究。所有患者划分为三组:训练集(n=)、内部验证集(n=)和外部验证集(n=)。根据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利用R软件开发并验证与颈部淋巴结危险因素相关的列线图模型。采用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估列线图模型的应用价值。 结果: (1)在经组织学证实的PTC患者中,训练集、内部验证集、外部验证集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比例分别为49.3%、50.7%、33.6%。 (2)单因素分析发现,性别、年龄、种族、肿瘤大小、甲状腺外侵犯和多灶性是PTC患者淋巴结转移的潜在危险因素,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 图2-1训练集、内部集和外部集的ROC曲线下面积和决策曲线分析 注:A,训练集、内部集和外部集的ROC曲线下面积(AUC);B,训练集、内部集和外部集中PT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决策曲线分析(EI-Score);ALL,假设所有患者都有颈部淋巴结转移;NONE,假设没有患者有颈部淋巴结转移;净收益=(真阳性/N)?(假阳性/N)*(加权系数);加权因子=阈值概率/(1?阈值概率) (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PTC患者淋巴结转移的潜在危险因素包括:男性、肿瘤直径大于1cm、多灶性、白人和其他种族(亚洲/太平洋岛原住民和美洲印第安人/阿拉斯加原住民)和甲状腺外侵犯,而年龄≥55岁是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保护因素。 (4)根据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最终选择年龄、性别、种族、肿瘤大小、甲状腺外侵袭和多灶性6个变量,建立预测PTC患者淋巴结转移的风险列线图模型。 图2-2训练集、内部集和外部集中列线图评分与平均淋巴结转移数之间的关系 注:No,数量;LNs,淋巴结 (5)该列线图模型的一致性指数(C-index)为0.,并得到内部验证和外部验证的支持(C-index分别为0.和0.),决策曲线分析发现,联合临床因素的列线图模型对PT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能力优于单因素模型。 (6)各组列线图评分与平均淋巴结转移数呈正相关,训练集最终评分在?1.-3.。 结论: 预测经典型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列线图模型(由SEER项目中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建立)验证了经典型PTC患者的年龄、性别、种族、肿瘤大小、甲状腺外侵袭和多灶性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相关,该模型对经典型PTC临床个体化预测和治疗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点评 对于PTC患者是否需要常规进行预防性LND,各国指南尚未达成一致建议。因此,建立涵盖众多危险因素的预测模型具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该研究基于SEER数据库,建立的预测经典型PTC颈部淋巴结转移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此外,该研究发现,列线图评分与平均淋巴结转移数呈正相关,说明对于列线图评分较高的患者,应该进行更加积极的手术干预,如预防性同侧或甚至双侧CLND。 三、PTC同侧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预测: 双能CT联合甲功指标的研究 题目:Predictionofipsilaterallateralcervicallymphnodemetastasisinpapillarythyroidcarcinoma: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