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6/14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城市地下管网是否完善、居民小区家中暖气是否暖和等,这些不起眼的细节,考验着和静县城市设计者、建设者和管理者的水平,也呼唤着每个市民的公共意识。该县居民的幸福感不仅仅体现在繁华的街道、经济指数的高低,更在于精细化管理与人性化设置的城市细节。

近年来,和静县以“群众家门口的小事、天大的小事”为发展理念,始终秉持以人为本的城市精细化管理,连续5年出台惠农补贴政策,连续3年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80%以上。先后打通了城内14处断头路、4处铁路桥涵和通往巴音布鲁克的第二条道路,修建大型综合性公园、小游园,改善地下管网,关停了县城北部14家沙石料场,启动实施了北山绿化等一系列民生工程。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群众的居住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幸福指数显著提高。去年,和静县获得了“国家级园林县城”的荣誉称号,愈发增加了群众的归属感,携手共建美好家园已成为和静县各族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

和静,一座有着“热度”的大美之城在新世纪展现出无尽的魅力。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年7月,新上任的和静县委书记赵文纪自费购买了《天大的小事》一书赠送给县级领导,同时向全县干部职工推荐《天大的小事》这本书,希望干部们能从中得到启发,让大家学习如何服务群众,尽己所能,让各族群众生活得更有尊严,将和静县打造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幸福之城。如今在和静县,“群众的事情无小事”等理念正不断融入各族干部职工的心里。

通畅的道路连接民心

道路是一座城市的“血脉”,如果这条“血管”堵塞了,老百姓就堵心了。

南疆铁路横穿和静县城,将同在县城的和静镇克再西路居民区和六连巷道住宅区隔成了“两个世界”,六连巷道宽阔笔直的柏油路到了铁路附近就到了终点。连通铁路两侧居民区的道路仅靠一处不到2米宽的铁路涵洞,严重影响着两侧几万名居民的出行,这样的情形持续了二十多年。

“有一次我骑着三轮车,想抄近路去六连巷道给绿化带浇水,可是三轮车卡在铁路涵洞里,不能进也退不出来,后来路过的人一起帮忙我才‘逃’了出来。”和静县园林处职工刘江笑呵呵地说着他曾经遇到的尴尬事。

眼前的桥涵通道10余米宽,新刷的道路标识异常醒目,道路两侧安装了护栏。曾经臭气熏天的垃圾山已被清理干净,新栽植的树苗已经泛绿,当地居民给这座桥涵取名“高速匝道”。

“我的孩子在县二中上学时,桥涵还没有打通,穿越铁路去学校不到一公里路,有时候孩子打的去学校,本来4块钱的路程因为要多绕2公里,就得8块多钱,现在我自己有车了,给别人拉送货,进出来回少走4公里可以省2块钱,一个月下来可以省出一袋面粉钱来!”4月26日,记者在和静镇克再西路居民区遇到了正开车去送货的库尔班·依明,对于桥涵打通后的便利,库尔班·依明用一连串的经济账回答了记者。

“铁路桥涵的打通,克再西路的多户居民结束了没有自来水的历史,城市水暖气、污水管道也随着道路的打通相连。”和静县住建局城建股副股长郝青立补充说。

康乐路是和静县居民聚居区,打通这条路即可与沙渠路相接,而沙渠路南边就是和静县最大的农贸市场,每逢巴扎日,6万多人汇集于此,给周边的道路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车人混行,交通拥堵严重,交通事故频发。年,和静县政府在财政资金紧缺的情况下,投资90多万元,打通了此条道路,铺设了机动车道和人行道,解决了交通拥堵问题。

省道穿和静县城中心而过,年,和静县修建了5.7公里的绕城大道,来往于南北疆的大型货车都走城外,结束了清洁工吐逊古丽·艾买尔担惊受怕的日子。干了21年清洁工作的吐逊古丽·艾买尔是和静县环卫处的一名职工,她每天早晨7点就开始工作。她告诉记者现在想起来都后怕的过去:“大货车大部分是夜晚跑车,来往于县城的大货车有时到了跟前才看到我,突然一声大喇叭,吓得我浑身哆嗦,更可怕的是有些大货车司机跑了一晚上的车,早晨累了,有时候喇叭也懒得按,等我发现时已呼啸着贴着我身边带着风冲过去,真是心惊肉跳啊!”

近三年来,和静县投入0余万元,打通了城内14处断头路,投资万元打通四处铁路桥涵,道路的畅通,解开了各族群众多年来堵在心头的疙瘩。

改造“里子”工程温暖民心

如果说道路是一座城市的“面子”,那么地下管网则是城市的“里子”工程,地下管网常被用来比喻“城市良心”。自来水质如何?冬天暖气温度是否达到居民所需?……

近年来,和静县城区面积不断扩大,全县城镇基础设施及配套地下管线建设相对滞后,地下管线建设规模不足、建设标准较低等问题日益突出。自来水管水质发黄,暖气管道老化导致居民家里温度达不到所需,上访投诉居各类投诉之首。

和静县年作出决定,计划3-5年内在全县范围内暂停房地产开发,集中做好地下的供暖、供水、供气、排污等基础设施建设。从年至年底,投入1.2亿元升级地下供暖管网和集中供热站,到年投入万元继续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三年时间里,和静县累计投入4.6亿多元,不仅改造了地下管线建设,还从长远发展考虑,适当提高管径标准,提高管线承载能力。同时,对集中供热站进行升级改造。

今年,和静县以“天大的小事”城市精细化建设和管理服务年活动为契机,投资多万元,对住宅小区老旧供热、给排水设施进行更新改造,更换老旧主干供水管网和损坏、失灵的供水阀门等供水设施,在供水水源地,安装一套大型的净水、软化装置,有效解决供热、给排水矛盾问题,设计精细的管道在地下空间密集蔓延。

在改善城市公用设施的同时,和静县对老旧住宅小区的亮化绿化、水气暖改造工程亦没有落下,针对居民屋顶漏水的屋面也进行了全面修复,得到了各族群众的一片叫好声。

王林是和静县教育局小区居民,该小区是和静县建设最早的小区之一。“我的房子是夏天下雨屋内漏水,冬天雪后融化屋内也漏水,谁家房顶太阳能热水器漏水我的房子一样漏水。”住在顶层的王林抱怨说:“漏水的事情让我烦心了十几年,自己也花钱修了,但还是没有解决,这次政府统一为我们修复屋面,我打心里感激啊!”

“什么是大事?这就是大事!我们今年确立了89件“天大的小事”,事虽不大,但件件关系到百姓的衣食住行,群众的满意是我们工作的起点,群众的不满意是我们改进的开始!”和静县委书记赵文纪说,我们一定要换位思考,站在群众的立场上看问题、做事情,才能更有力地推动我们各项工作的进步。

三换休闲椅换来民心

坐落于和静县中心的街心公园绿树参天,老人小孩坐在树下崭新的休闲椅上或侧耳倾听抒情的音乐,或开心地看着跳广场舞的大爷大婶们。

“就是这带着靠背的休闲椅,前后换了三次,最后还是赵书记亲自给我们办理的。”71岁的退休干部周梦萍说,“街心公园来的大都是老人,以前公园里有几个水泥砌成的长条凳子,年纪大了,想靠着伸个腰都不成,后来又换成了大理石带靠背的石椅,但岁数大了,夏天还可以坐着休息一会,天气一转凉,就不敢坐啊!有一次赵书记来这里,我就把这个想法告诉了书记,我当时只是发牢骚式地给赵书记讲,没想到才过了几天,一批木制带靠背的椅子就安放在公园里了。”

更让周梦萍激动的是,由她一手带动,由外来务工人员、退休人员组成的“金色年华东归艺术团”从当初的5人发展到现在余人,有扇舞队、腰鼓队、舞蹈队等,队员们的服装道具等都是县里给发放的,音响由自己家的手提录音机变成了上档次的音响。每天晚上都有住建局指定的热心电工为娱乐活动服务,并陪着众多娱乐的人群一起下班。

“人家都说老有所为,我能干些啥呢?”周梦萍说,我们艺术团有蒙古族、汉族、维吾尔族、回族等各族群众,汉族群众唱花儿,维吾尔族群众跳蒙古舞,大家在这里其乐融融,非常开心。这应该就是民族团结的体现吧。

城市“绿肺”建设再提升民众幸福指数

园林绿化作为城市唯一具有生命力的基础设施,也是最重要的民心工程之一。在一座城市,对每天忙碌的人们来说,随处可见绿色和草地,顿觉神清气爽。对和静县而言,人们对绿色有着很大的渴望,将森林引入城市,让城市坐落在山水花园中,是和静人一直追求的梦想。

近年来,和静县以创建全国园林城市为目标,在城区实施荒山绿化造景、建设生态公园等一系列举措,让这座小城有了灵气与品位,改善了各族群众的生活环境。曾经寸草不长的北山,经过三年多的建设如今成了3A级景区,近日又被批准成为巴州首个生态文明建设综合试验区。

截至目前,和静县修建了6处综合性大型主题公园,47处小游园。游园里连接林带草坪与小道的结合处,都是用石料砌成或者木制的拱桥,方便腿脚不便的老人,也方便婴儿车、残疾车安全通过。和静县城市绿地面积达到了.7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5平方米,并于年获得了“国家级园林县城”荣誉。

短评

精细化管理让城市宜居有温度

新疆经济报记者孙红霞

读了记者丹江水的稿件,和静县街心公园“三换休闲椅”的故事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细节,这个以人为本、充满人文精神的细节让我对和静县有了新认识,感受到了和静县的“温度”。

细节是我们认识一个人、一个城市的起点和基石。一个不经意的细节,往往能够反映出一个人深层次的修养。同理,对城市建设的精细化管理也往往反映出一个城市的内涵,体现着城市的文明程度。和静县以“群众家门口的小事,天大的小事”进行城市精细化管理,让和静县宜居有了温度。

当前,新疆正在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过程,城镇化的一个目标是要让农牧民举家进城后有房住、有工作、有一个良好的公共服务环境。在宜居有温度的城市里生活和工作,是人们对城市的美好渴望。

城市如何做到宜居有温度?根本在于以市民幸福作为城市管理的根本价值取向,把最大限度地满足市民需求作为城市管理的根本目的,践行以人为本,实行精细化管理,努力为广大市民创造安居乐业的城市环境,提升广大市民的归属感、认同感、自豪感,使城市真正成为关怀人与陶冶人的幸福家园。

和静县的城市管理之所以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与赞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和静县委书记赵文纪以“群众的满意是我们工作的起点,群众的不满意是我们改进的开始”为执政理念,站在群众的立场上看问题、做事情,推动政府部门在抓城市管理的过程中,实施精细化管理,使“天更蓝、水更清、路更畅、房更靓、城更美”,环境的巨大改变让城市更加宜居了,市民从中得到了实惠与好处。

城市建设实施精细化管理,还让和静县拥有了温度。城市的温度不仅在于有发展潜力,有精气神,还要让人们获得幸福感。幸福指数,是一个城市温度的晴雨表。用精细化管理“雕琢”城市,用人性化的细致服务破解城市管理难题,和静县变化的不仅仅是城市外貌,在以方便人和服务人为出发点的城市建设中,人的各项需求得到更好的尊重和满足,人们也因此拥有了更多幸福感。

生活在宜居有温度的城市里,人们是幸福的。愿更多的宜居有温度的城市在新疆大地上涌现。

内容来源:新疆经济报丹江水

本栏编辑:彤格伶

赞赏

长按







































白癜风得治疗
北京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在那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