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5/1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对「小樊日语」熟悉的同学,你们一定有见到过“一期一会”的字眼。这其实这是一个和日本茶文化相关的词语,出自江户末期最大的茶人井伊弼所著茶论《茶汤一会集》,指的表演茶道的人会在心里怀着“难得一面,世当珍惜”的心情来诚心礼遇面前每一位来品茶的客人。由此可见,日本人在茶道方面的讲究。作为日本传统文化中的一种,茶道不仅代表了日本人民高雅的生活情趣,更蕴含了其民族精神的智慧与哲理,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日本的茶道文化。相传从唐代开始,中国的饮茶习俗就传入了日本。据历史记载,在8世纪的上半页,日本高僧最澄和尚曾经作为遣唐使者来到中国。当时,唐朝的饮茶风气正盛,而寺院中也有不少得道高僧开始用茶作为待客、自省的饮品。最澄和尚大概觉得这清雅淡香的饮品实在稀奇,还有多多少少有一些医用疗效,所以在讨要了茶叶之余,还带回了几颗茶树,并在日本开始了茶叶的最初种植。后来,日本僧人荣西更是来到中国专门学习了茶叶的加工方法,并将很多优质茶种带回到日本,并广为传播开来。经过几个世纪的吸收和消化,终于在16世纪形成了现代茶道的雏形。茶道不同于一般的喝茶,品茗,而是具有一整套的严格程序和规则。茶道品茶很讲究场所,一般均在茶室中进行。茶室面积大小不等。以“四叠半”(约合九平方米)大的茶室居多,小于四叠半的称“小间”,大于四叠半的称“广间”。茶室的构造与陈设,基本上都是中间设有陶制炭炉和茶釜,炉前摆放着茶碗和各种用具,周围设主、宾席位以及供主人小憩用的床等。日本茶道的仪式感强,冲泡茶的功夫细致入微十分严谨,严格上的操作连泡茶的第几个环节用第几只手指都有所讲究。茶道的繁琐,其实跟日本人骨子里的工匠精神不无关系。茶叶要碾得精细,茶具要擦得干净,主持人的动作要规范,既要有舞蹈般的节奏感和飘逸感,又要准确到位。接待宾客时,待客人入座后,由主持仪式的茶师按规定动作点炭火、煮开水、冲茶或抹茶(用竹制茶匙按一定动作将茶碗中的茶搅成泡沫状),然后依次献给宾客。客人按规定须恭敬地双手接茶,先致谢,尔后三转茶碗,轻品,慢饮,奉还。整个茶道仪式的主要部分包括:点茶、煮茶、冲茶、献茶,而这些步骤也都是需要专门的技术和训练的。茶道品茶分“轮饮”和“单饮”两种形式。轮饮是客人轮流品尝一碗茶,单饮是宾客每人单独一碗茶。饮茶完毕,按照习惯客人要对各种茶具进行鉴赏,赞美一番。最后,客人向主人跪拜告别,主人则热情相送。在日本,最纯正的茶道被称之为“草庵茶”。草庵茶的茶道是对高贵、财富、权利的彻底批判,以及对低贱、贫穷的新的价值发现与价值创造,这就将茶从饮品本身上升到了精神境界上。而日本茶道精神的解释主要使用三个概念:(一)和敬清寂;(二)一期一会;(三)独坐观念。这些概念与禅的思想是相联系的。“和、敬、清、寂”是日本的茶道四规,对当今的日本茶道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日本茶道的主要思想。“和、敬”是指主人与客人之间应具备的精神、态度和辞仪。“清、寂”则是要求茶室和饮茶庭院应保持清静典雅的环境和气氛。“一期一会”则表示即使同主、同客可反复多次举行茶事,也不能再现此时此刻之事。每次茶事之会,实为我一生一度之会。由此,主人要千方百计,尽深情实意,不能有半点疏忽。客人也须以此世再不能相逢之情赴会,热心领受主人的每一个细小的匠心,以诚相交。“独坐观念”所描绘的场景是:面对茶壶一只,独坐茶室,回味此日茶事,静思此时此日再不会重演,此刻茶人的心里不禁泛起一阵茫然之情,又涌起一股充实感。茶人此时的心境可称为“主体的无”。绵长的历史中孕育的茶之道,让我们体味到了之中“茶禅一味”的幽寂,进而反思着快节奏中的浮躁心境,觉得一瞬人生本应如此,沏杯茶,在促膝而谈中回味生活的“真、行、草”,这也许才是我们所向往的美好吧。作为日本文化美学的传播者和华中地区最具温度的日语培训机构,在教育方面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就是为了和学员们共享这些智慧与美好,你准备好加入我们了吗?更多惊喜请扫描以下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