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9/27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拉萨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m.39.net/pf/a_4323254.html

这期为大家讲述几个在新疆公路上发生过的恐怖故事。

第一条公路

这个故事是从司机老马口中听说的,那时是90年代中旬,老马还是南疆巩乃斯林场运木头的货车司机。

那天,老马拉了一车木头,从林场出发,目的地是和静县。当时林场的路非常不好走,大多是砂子路,其中还有数不清的便道,七拐八拐,而货车又走不快,所以司机往往要开夜车才能在第二天一早到达目的地。

这件事发生的时候,老马也是在赶夜路。

出林场的这条路本来车就不多,晚上更是没几辆车,茫茫戈壁只有老马一辆车开着大灯在黑暗的路上走着,不过老马夜路跑得多,倒也习惯了这种情况。

  开到凌晨2点多,老马突然看见前方有一辆车的尾灯在闪烁,忽隐忽现。他也没在意,心想可能是碰见同行了,于是踩了油门准备追上去打个招呼。离前面的车越来越近了,老马凝神一看,却发现前面不是一辆货车,而是一辆中型的巴士车。老马就有些奇怪了:林场到和静的客运巴士没听说过有夜班车的呀?但他又转念一想,说不定这车是最近新开通的呢?便没再在意了。距离那辆巴士越来越近,老马已经可以看到车牌了:新M。这说明这辆巴士确实是巴州的车(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因为林场也属于巴州管辖。跟着巴士走了有十分钟,老马嫌它开得慢,准备超车,于是按了喇叭。巴士司机倒也机灵,缓缓给老马让开了一条道。   老马一加油,车便快速驶了过去,当车走到与巴士并排时,老马瞄了一眼那辆巴士的车窗,发现里面没有开灯,黑洞洞的,看不清有多少乘客。可能都睡了吧,老马想。   老马超过巴士后,继续走着,一路上再没看见过其它车辆。一直到凌晨3点多,老马又隐隐看到前面有一辆车,车灯忽隐忽现,挺熟悉的,老马也没有细想,继续往前开了过去。等开得近了,老马看见了车牌:新M。   恩?好熟悉啊,好像在哪见过......不对!这不是刚才超过的那辆巴士吗?!老马顿时脊背发凉:怎么可能?我刚才明明超过了它啊?这条路老马走了好几年了,他确定附近没有任何近道,所以车是不可能从别的路上超过来的。那它是怎么就开到前面去了呢?老马越想越觉得不对劲,于是按了喇叭,准备超过去看看司机是何许人也。货车再次与巴士并排,老马望了望驾驶座,依旧灰蒙蒙什么也看不清。老马又按了下喇叭,把车开得近了些,再仔细一望,却发现,驾驶座上,空无一人!老马感到一阵凉意,全身都僵住了,也不管三七二十一,猛踩油门,飞速地超了过去。等到再也看不见那巴士时,老马才松了口气,稍稍放缓了车速。但回忆刚才的情景,他还是越想越后怕。老马是信一些鬼神的,觉得今晚这个情况不宜再跑了,于是就从一个岔路上拐到乡里过了一夜。   事后,老马就再也记不起那个巴士的具体车牌号了。但从那以后,老马再也不敢开夜车了,他说:晚上再走那条路,还是会感到后怕。第二条公路这个故事是从一位姓王的老司机那听来的,他跑了20多年车,路上经历过不少奇事,而今天要讲的这个故事,发生在年。那次,老王拉了一车服装,要从乌鲁木齐送到阿克苏。由于老板催着要货,老王不得不连夜赶路。但是天有不测,半路上老王的卡车出了故障,待修完车,已经是晚上11点了。老王由于没吃晚饭,肚子非常饿,于是想赶快开到新源(阿克苏下一个县)去吃点东西。老王开了半个多小时,突然看见路边微微亮着灯光,老王心里不免嘀咕:这一段路上全是戈壁滩,应该没什么人住啊。待走近一瞧,微弱的灯光下,才发现是家面馆。刚巧老王饿得难受,就觉得自己运气挺好,这么晚居然还能在路上碰见开着门的面馆。于是他在路边停了下来,决定多少先吃点东西。老王下了车,看见一间很小的屋子,孤单单地矗立在路边,背后就是戈壁滩,远处是连绵的群山。他感到费解:在这种荒芜人烟的地方开馆子,真是奇怪。面馆的门是虚掩的,在晚风的吹动下吱嘎作响,老王听了不知为什么有种不好的感觉,但饥饿感还是驱使他走了进去。店里很暗,只有一盏灰黄的灯泡亮着,一个顾客也没有。老王进去后,一个50多岁的回族老汉迎了上来,微笑地问他要吃什么。老王看那老汉倒也和蔼,也就安心不少。他要了一盘过油肉拌面,随便挑了个位置就坐下了。坐下后环顾四周,发现这家店的摆设非常简单,墙上挂着伊斯兰风格的壁画和一张日历,周围也就四五张桌子,很旧的样子,甚至有几张还嘎吱作响的。但奇怪的是,墙上挂着的那张破旧日历,上面的年份居然是年。十五年前的老黄历怎么还挂着啊?老王纳闷。但他也没纳闷多久,因为才2分钟,面就上来了,饿极的老王埋头吃了起来。那老汉就坐在一边,微笑地看着。席间,老王问那老汉怎么在这荒山野岭上开店,老汉很不自然的笑了笑,简短地说是开了很久,习惯了。老王又问这么晚了怎么还开店,老汉又干笑了一下,说一直是这样的。老王见老汉不怎么爱说话,也就没再多问了。饭后,老王问多少钱,老汉回答:5元。老王便掏出了一张五元纸币给了老汉,但老汉却盯着那钱看了半天,好像第一次见到这种钱似的。老王告诉他,这是新版的钱币,老汉这才收下。老王上了车,见老汉在对自己招手,老王便也对他挥了挥手,接着发动车,离开了饭店。大概开出了米后,老王瞄了一眼后视镜,却见那老汉还在对自己挥手,动作与之前的一模一样,但老王也没在意。直到一周后,老王又有一批货要拉到乌鲁木齐。临近中午的时候,他又开到了有那家面馆的那段路上,他想着,午饭不如还吃那家面馆吧,于是就开始寻找那家店。可是车开到了面馆附近的路段,却怎么也找不到那家店了,甚至四周连一间屋子都没看见。可是明明就该在这附近呀!老王疑惑了。前不久刚吃过的店就这样消失了,老王疑惑的同时心里也不免起了点凉意。但他是个较真的人,于是他又将车掉了个头,从头找起,大有找不到不罢休的架势。但他在那附近徘徊行驶了好多圈,依旧找不到那家店。好好一间屋子,竟好似凭空消失了一般。开着开着,老王突然发现,前方的路边有一道断墙,看起来很眼熟,特别像那家拉面馆的外墙!但那家拉面馆怎么突然被拆掉了?老板不是说他们已经在这开店开了很久了吗?老王费解地下了车,来到断墙前查看,却惊恐地发现,这墙早已风化了,或者说早就变成了石头,与戈壁融为了一体。也就是说,这屋子已经拆了很久很久了,至少也有10年以上了。老王当时脑子一片空白,发疯似的跑回了车里,驶离了那道断墙。许多年过去了,老王对那晚发生的事情还记忆犹新。并且从那以后,老王就再也没有吃过拉面了,他说,只要看到面条,就感到恶心和恐怖。   第三条公路   小李是一名长途出租车司机(新疆人一般称线路车),在年的一个夏天,小李从乌鲁木齐拉了几个人到吐鲁番,本来他想从吐鲁番再拉几个回乌鲁木齐,但那天偏不凑巧,死活拉不到生意。眼看着要到傍晚了,小李不想开夜车,就急匆匆地往乌鲁木齐方向开回去了。   吐鲁番到乌鲁木齐要四个多小时(当时还没有高速)的车程,小李开了近一个小时的时候,来到了著名的百里风区(此处常年刮大风,春夏最高风力可达到10级)。那天的风不算大,但不知为何尘沙却很大,整个地区都是一片黄雾雾的沙土,以至于明明天还没黑,小李就不得不打开车灯行驶了。虽然看不大清前方的路,但好在小李跑这段路也有好多年了,凭着记忆也可以顺利开过去。但没想到,走了一阵,扬尘越来越大,风好像也大了起来,小李便有些紧张了,因为他开的就是一般的轿车,重量很轻,这风再这么刮下去,车很有可能被吹翻。小李只好提心吊胆地把着方向盘,缓缓地开着。   大概又走了半个多小时,小李隐隐看见道路左边的茫茫荒滩上有几间屋子的影子,还有一条窄小的便道从公路通往屋子那边。小李想,这么大的沙尘下开着小轿车,太危险了,不如先开到那屋子后面避一避风吧。于是,小李就下了公路,从便道那里开了进去。   又过了半个小时,还没开到那几间屋子边,小李心里就奇怪道:怎么还没到啊,看着挺近的啊。但既然已经开进来了,小李就还是继续朝屋子那边开了过去。终于,小李到达了目的地,这才看明白这里的屋子不止是几间,而是有几十间——这是一个村庄。小李心里疑惑更甚,毕竟他跑了这么久的车,都没听说过这附近有村庄,并且公路上也没有相关标识。但小李这时觉得还是避风最要紧,也就没有多想。   很快,小李就开进了村子,只见村里家家户户都紧闭着门窗,整个村道上都空无一人。村里的屋子看起来也很破旧,都是那种泥土砌的土块房。小李不禁想:这村庄也够穷的,现在其他地区早就没人住这种房子了。   眼见天黑了,小李觉得今天无论如何不能再开车了,不然可能就要命丧风沙了。于是,他把车停下,并随便找了一户人家想投宿一晚。但敲了半天门,也不见有人出来。小李想。也许这户人不在家吧。于是他又换了一家,但还是敲了半天也没人应。天渐渐暗下来了,小李心里也开始有些发毛:怎么都没人呢?小李接着又敲了三四户人家的门,都没有得到应答。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是,这整座村子,别说人了,连条狗也没见着。偌大的一个村子,没有一点人声,回荡在耳边的,只有呼呼的风声。恰好这时,天又黑了些,小李蓦然发现,这整个村子里竟然没有一丝灯光!在这样一个静谧的宛若死村的村庄里,小李逐渐被恐惧占据了大脑,他飞也似地跑回了车里,重新发动了车,也不管什么风尘扬沙了,打定主意要先逃出这个鬼地方再说。   小李自己也不知道花了多长时间才开回到大路上的,只觉得那段路程分外漫长。等他终于回到大路后,他回头一瞧,那村子早已淹没在了夜色和黄沙中。小李又发疯似得开了半个多小时,尘沙才突然散去,天上也重现了满天星斗。小李长长吁了口气,这才放松了下来。   小李最终还是安全把车开回了乌鲁木齐。但第二天,小李又拉了一车客人去吐鲁番,在路过百里风区时,小李仔细地看着路边,但那条便道,那个村庄,却怎么也找不到了,能见到的,只有一望无边的戈壁滩。   第四条公路   那是年,在南疆叶城当汽车兵的老陈所在的连队,奉命在年末封山前把最后一批物资运送到哨所(昆仑山神仙湾哨所,世界海拔最高的哨所,海拔米)。那次,老陈的车很不幸被安排在了车队的最后一个殿后。跑过山路的人应该知道,车队里最后一辆车往往是最容易掉队的。但毕竟是命令,老陈就算心里不愿意,也只有执行了。于是,他与副驾驶小何一起出发了。   年末的喀喇昆仑,天气极其恶劣,狂风肆虐。海拔低的地方,风刮着漫天的石子,整个天都是黄色的,而到了海拔高的地方,风又夹杂着无尽的雪花,整个世界又变成了白色。车队在这样恶劣的天气中,缓缓行了两天,来到了海拔米的山间。这个时候,积雪已经越来越多,天气也越来越冷,老陈只能时刻紧握着方向盘,全神贯注地跟着前面的车。忽地,平地刮起了一阵猛风,比之前一直肆虐的冷风还要大上许多。狂风夹杂着雪片,完全遮住了前方的道路,使得老陈什么也看不见了。这种状况下,要是还开下去无异于送死,所以老陈不得不停了下来。过了近一个小时,大风渐渐平息了,路才又显现出来。但经过刚才的风雪,路面已经被雪覆盖得差不多了,老陈与小何不得不下车,先铲一下雪再走。   大概铲了半个小时,路上突然又起了浓雾,老陈便觉得不能再耽搁了,于是又和小何回到了车上,准备出发。就在这时,老陈忽然看见浓雾里缓缓地走来一个人影。他第一念头就是:战友找过来了。老陈大喜,赶紧下了车,朝浓雾里的影子走去,边走还边想:看来前面的车队应该离这里不远。待老陈走得离那影子只有七八米远的时候,他才觉得不大对劲。因为那影子特别高大,足有两米多高,双臂很长,块头也很大,走路时还左摇右摆的,看起来不像是人,更像是只猩猩。可昆仑山深处哪来的猩猩啊?老陈疑惑着。那影子好像发现了老陈,突然加快了速度,朝老陈这里走来。同时,老陈还听见了“呜呜”的低鸣声,吓得他是魂飞破散,不管三七二十一,拔腿就往回跑了。好在那东西块头大,跑得倒不快,老陈便顺利的跑回了车上。可要命的事情来了,这时车发不着了!其实这也难怪,毕竟那么冷的天气,车想开动,总得有个预热的过程吧。但也就在这时,那东西已经——爬上老陈他们的车了!只见它站在驾驶室旁的踏板上,握着门把手,尝试拽开车门。老陈吓得赶忙把车门从里面锁死了。但那东西仍不死心,突然用头撞起了车窗。透过车窗,老陈看到了他一生都不会忘记的一张脸:确切的说,那不是真的脸,而是一张人脸,被贴在了那东西的脸上!就像戴着一个面具!也许是人脸面具太小,那东西的头太大,人脸面具被扭曲得不成样子。那情形,说不出得诡异和恐怖。这时小何倒是比老陈冷静许多,他从车座后拿出刚才铲雪用的铁锹,递给了老陈。老陈意会,迅速摇下车窗,使出了吃奶的力气将铁锹向那东西砸了过去。那怪物被砸中,“呜呜”得狂叫,跌下了车去。老陈见状,赶紧发动车。这回车总算发动起来了,老陈一踩油门,以最快速度离开了这里。   惊恐未定的两人一边飞速行驶,一边仔细地看了看后视镜,确定那东西没有跟上来,这才长松了口气。之后就很幸运了,两人不过赶了半天路,就在天黑前找到了车队,并顺利完成了运送任务。   这件事在叶城的汽车连里流传很广,毕竟在昆仑山里碰见怪兽就已经很惊奇了,而怪兽脸上还戴着人脸面具,这就更是骇人听闻了。老陈说,至今他还时常梦见那张脸,那张诡秘的、琢磨不透的、令人恐惧的“人”脸。这里会有全世界最全最完整的都市传说十分飘逸

差的不是钱就想看看有多少真爱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