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医院 医院拥有北京著名的专家团队,国际一流的医疗设备,温馨的就医环境,亲人般的专业服务。医院医院,北京大学心脏学系临床培训基地,北京医师协会专家会诊中心医院,廊坊市医保、医院,多家国营单位定点健康体检和健康证体检单位。主要专科有心血管中心、脑科中心、妇产科中心、外科中心、微创导管介入中心、健康体检中心等,全面开展心血管内外科疾病、神经内外科疾病、妇产科疾病、普外科、骨科相关疾病诊疗工作,其专业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看心脑疾病找北京名医到医院! 就诊预约 1准备活动 即热身运动,多采用低水平有氧运动和静力拉伸,持续5~10min。目的是放松和伸展肌肉、提高关节活动度和心血管的适应性,帮助患者为高强度锻炼阶段做准备,通过逐渐增加肌肉组织的血流量和关节的运动准备来帮助降低运动损伤的风险。 2训练阶段 包含有氧运动、抗阻运动、柔韧性运动等,总时间30~60min。有氧运动是心血管病患者康复的重要方法,抗阻运动对提高心血管病患者的运动能力效果较好,其与有氧运动相辅相成,而柔韧性运动是补充。 (1)有氧运动:常用有氧运动方式有行走、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爬楼梯,以及在器械上完成的行走、踏车、划船等,出院后1个月内不建议选择慢跑、骑自行车、爬楼梯、游泳等运动,建议以步行为主。经历心血管事件的患者,建议初始运动从15~20min开始,包括热身运动和放松运动各5min,运动训练从5~10min/次开始,每周增加1~5min有氧运动时间,根据患者的体适能水平、运动目的、症状和运动系统的限制设计运动时间,逐渐增加至每日60min的运动时间。运动频率3~5次/周,运动强度为最大运动强度(从运动试验获得)的50%~80%。体能差的患者,初始运动强度设定为最大运动强度的50%,随着体能改善,逐步增加运动强度。对于体能好的患者,运动强度可设为80%。 (2)抗阻运动:抗阻运动形式为一系列中等负荷、持续、缓慢、大肌群、多次重复的阻抗力量训练。从心脏康复角度看,心血管病患者肌力较弱,抗阻运动的首要目标是提高肌肉能力,可以因地制宜采用如下3种方法: ①徒手运动训练:包括克服自身体质量(如俯卧撑)、仰卧蹬腿、腿背弯举、仰卧起坐、下背伸展、提踵等; ②运动器械:包括哑铃、多功能组合训练器、握力器、腹力器和弹力带等; ③自制器械:包括不同重量的沙袋、矿泉水瓶等。运动器械受场地和经费限制,徒手运动训练和弹力带、自制器械都是同样有效的抗阻训练形式,有利于患者在家庭训练或社区开展运动训练指导。 进行抗阻运动时,需要指导患者掌握一定的方法:上肢肌群、核心肌群(包括胸部、肩部、上背部、下背部、腹部和臀部)和下肢肌群可交替训练;每次训练8~10个肌群,每个肌群每次训练1~4组,从1组开始循序渐进,每组10~15次,组间休息2~3min。老年人可以增加每组重复次数,减少训练次数至1~2组;每周应对各大肌群训练2~3次,同一肌群练习时间应间隔至少48h。初始推荐强度为:上肢为一次最大负荷量(1-RM,即在保持正确的方法且没有疲劳感的情况下,一个人仅一次重复能举起的最大重量)的30%~40%,下肢为50%~60%。应注意训练前必须有5~10min的有氧运动热身,最大运动强度不超过1-RM的50%~80%。心血管病患者进行抗阻运动时,医生要时刻提醒患者在运动过程中采用正确的呼吸方式,举起时呼气,放下时吸气,避免Valsalva动作造成的胸腔内压增加。 在没有禁忌证存在且患者可承受时,可以在疾病恢复期早期开始关节活动范围内的活动和1~3kg的抗阻训练,促进患者体能尽快恢复。抗阻训练时机是指患者能举起≥50%1-RM的重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至少3周,且应在连续2周有医学监护的有氧训练之后进行;心肌梗死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至少5周,且应在连续4周有医学监护的有氧训练之后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3个月内不应进行中到高强度上肢力量训练,以免影响胸骨的稳定性和胸骨伤口的愈合。 (3)柔韧性运动:骨骼肌最佳功能是使关节活动维持在应有范围内,保持躯干上部和下部、颈部和臀部的灵活性和柔韧性尤其重要。如果这些区域缺乏柔韧性,大大增加了慢性颈肩腰背痛的危险。老年人和心血管患者柔韧性差,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训练原则应以缓慢、可控制方式进行,逐渐加大活动范围。训练方法为:每部位拉伸时间6~15s,逐渐增加到30s,如可耐受可增加到90s,期间正常呼吸,强度为有牵拉感觉同时不感觉疼痛。每个动作重复3~5次,总时间10min左右,每周3~5次。 (4)神经肌肉训练:包括平衡性、灵活性和本体感觉训练。老年人的摔倒危险性增高,建议将神经肌肉训练作为老年心血管患者综合提高体能和预防摔倒的运动内容之一。活动内容包括太极拳、普拉提和瑜伽、蛇形走、单腿站立等。活动频率为每周2~3次。 3放松运动 运动强度逐渐降低,保证血液的再分布,减少关节和肌肉组织的僵硬和酸痛,避免静脉回流突然减少,降低发生低血压和晕厥的风险。放松运动是运动训练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放松方式可以是慢节奏有氧运动的延续或是柔韧性训练,根据患者病情轻重可持续5~10min。病情越重,放松运动的持续时间宜越长。 安全的运动康复除制定正确的运动处方和医务人员指导外,还需运动中的心电图及血压等医学监护。同时应密切观察患者运动中的表现,在患者出现不适反应时能正确判断并及时处理,并教会患者识别可能的危险信号。运动中有如下症状时,应马上停止运动,如胸痛,有放射至臂部、耳部、颌部、背部的疼痛;头昏目眩;过度劳累;气短;出汗过多;恶心呕吐;脉搏不规则。停止运动后上述症状如仍持续,特别是停止运动5~6min后,心率仍增加,应进一步观察和处理。如果感觉到有任何关节或肌肉不寻常疼痛,可能存在骨骼、肌肉的损伤,也应立即停止运动。 专家预约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