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设立意见箱原是一些政府部门和服务机构征询公众意见建议的重要方式之一,但半月谈记者在部分地区调查却发现,有的实体意见箱实际上已变成摆设,甚至沦为“垃圾箱”,而一些网上意见箱更是反映渠道不畅,结果都是问题难解决。老百姓纷纷表示:提个意见咋就这么难? 河北新乐市实验小学纪检委员在打开意见箱王晓摄 意见箱没落,不少成了“摆设” 意见箱挂在距大门两米处,箱体上面蒙着一层灰,锁头已经锈迹斑斑,“肚子”里满是枯黄的树叶还有一条脏毛巾……这是半月谈记者近日在杭州某社区大门外看到的场景。当询问往这个意见箱里投送意见建议多久能得到反馈时,社区工作人员答复“不知道”。 半月谈记者在多地走访时发现,类似现象不在少数。一些地方和单位把意见箱做成了“摆设”,箱子挺漂亮,却没人日常管理维护,使用率很低,里面的意见也未能及时处理。有的部门为了应付上级安排或是政民互动要求,把意见箱摆到了人烟稀少、视线不到、触手难及之地,似乎故意不想让意见箱与群众接触。此前被曝出的两米高的意见箱、摄像头底下装意见箱等,也体现出一些部门对意见箱的态度。 吉林一位基层组织部门干部说,意见箱曾是收集基层群众意见建议的重要渠道,在很多地方一度随处可见,但现在却成了“稀罕物”,不少办公楼、服务大厅里已经难觅意见箱的踪影。 江苏镇江一位小学副校长告诉半月谈记者,学校门口保安室外设有意见箱,但今年上半年只收到两封信: 一封是反映校内管理问题,一封是建议整顿学校周边环境。“现在很多学生家长有意见更愿意去网络论坛发帖或者向上级部门反映,有时几个月也收不到一封信,久而久之就没有专人定期去开意见箱了。”这位副校长说,上半年收到的这两封信还都是建议人提醒学校保安才收到的。 采访中一些干部群众指出,随着技术不断发展,实体意见箱的没落有一定必然性,网络意见箱、掌上意见箱已经较为普及。不过,半月谈记者搜索发现,一些网上意见箱同样存在着相对隐蔽、疏于维护、反馈不及时等问题。例如,记者点击吉林通化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网站的“政务咨询”“意见征集”栏目,页面却直接跳转到了通化市政府网站信息共享平台,与该部门并无直接关系。 还有一些网上意见箱不及时回复也引发群众不满。半月谈记者在长沙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主任信箱栏目看到,一些反映问题的群众专门再次发邮件提示该部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