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曲十八弯,巴音布鲁克草原上的标志性景观。(摄影/赵登文) 和静县地图。和静大部分都被天山环绕,平均海拔到米之间,主要由山间盆地、山地峡谷和山前平原三大块构成,整体地形东西长、南北宽、西北高、东南低。(制图/Abby) 巴音布鲁克河流众多,水域发达,自然景观十分优美。(摄影/赵登文) 每到夏天,巴音布鲁克草原便是一幅天然的油画,绿草如茵,随着光影的变化时明时暗,牛羊成群,炊烟袅袅,蒙古包星星点点地分布其中,让人不免心生向往。(摄影/赵登文) 和静在新疆的众多旅游目的地中,和静是一个值得推荐的好去处—— 拥有中国最大的亚高山草甸草原巴音布鲁克,亚洲最大的天鹅自然保护区,新疆最大的藏传佛教寺庙,同时它也是世界上接壤县市最多的县,与托克逊、轮台、拜城、库车、博湖、库尔勒、乌鲁木齐等6个地州的17个县市接壤,还是新疆河流发源最多的县,开都河、巩乃斯河、玛纳斯河等9大水系,皆发源于此。 巴音布鲁克草原是一处山间盆地,周边群山环绕,即使是夏季,天气好的时候,也可以看到远处天山山脉的白雪皑皑。(摄影/尼满,和静县宣传部供图) 天山守护下的 风水宝地 和静就像是中部天山的一块风水宝地,巍峨的天山从东向西延伸到这里时,便分开来像两只伸长的臂膀,紧紧地把它和伊犁河谷的土地拥抱于其中,使它们一方面免受北方寒冷空气的袭扰,另一方面也免遭南湖戈壁、塔里木盆地干燥风沙的侵蚀。因此,和静与伊犁河谷一样,都成了新疆干燥气候下的幸运儿,它湿润、温暖、水源充足,新疆最美的草原基本都集中在这些地方,昭苏、唐布拉、那拉提、巩乃斯、巴音布鲁克…… 由于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和静在年前就有人类活动。30年前,考古人员在和静县城以西40公里处发现了新疆迄今为止最大的一处古墓群,从此揭开了新疆铁器时代最著名的文化群落——察吾乎沟口文化的研究序幕。 察吾乎沟口文化的时间大约为西周至春秋时期,距今到年前。在古墓出土的上千件文物中,有一枚铜镜背面的团纹龙饰耐人寻味,其龙身头尾分明,通体无麟、无翅无足,身体卷曲,显然是我国早期龙的形象,也是新疆出土文物中最早的龙纹作品,因此,它被称之为“新疆第一龙”,它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年前中原文明与西域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与渗透。 和静县的整体地形呈东西长、南北宽、西北高、东南低的态势,主要由山间盆地、山地峡谷和山前平原三大块构成。它地处天山中段南麓,天山山脉横亘全境,有余座大大小小的山峰分布其间,海拔多在米以上,最高者达到米。绵延的山脉将和静县县城以西的大部分围成了两个山间盆地,以中部的额尔宾山(又名艾尔温根山)为界,山北是小尤勒都斯盆地,开都河上游,东西长30多公里,南北宽10公里;山南为大尤勒都斯盆地,东西长余公里,南北宽约25公里。 开都河向西绕过艾尔温根山再向东南蜿蜒而过,其丰沛的水资源不仅孕育出著名的巴音布鲁克草原,也创造出著名的“九曲十八弯”奇景,是每年最让游客们流连忘返的好去处。山脉之间往往沟谷纵横,和静也不例外,著名的有巩乃斯沟、班禅沟、奎克乌苏大峡谷等等,都是风景秀丽的著名景点。 山前平原指的是县城所在的焉耆盆地。焉耆盆地由亿万年的地质运动与开都河长年累月的冲积而成,南、北、西三面皆被天山环抱,仅东面面向博斯腾湖。地势平坦再加上水源充足、物产丰饶,焉耆盆地自古便体现了极为重要的战略价值,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焉耆国在这里,古丝绸之路也从这里穿行而过,商贸发达、军事、政治、文化交流十分频繁。今天,和静、和硕、焉耆、博湖四个县的县城都在焉耆盆地比邻而居,足见其地位。 和静县全县总面积平方公里,92.6%是山地高原,平原只有平方公里。和静的气候属于中温带大陆性气候,但由于地形复杂,海拔高低相差悬殊,因此县境内不同地区的气候亦不相同,高海拔的山区属于半湿润半干旱的高山寒冷气候,低海拔的平原则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气温随着地势高低形成“南高北低,东高西低”的特点,降水量同样是海拔高的西北部多于海拔低的东南部。 由于海拔高,和静的农业并不突出,但却拥有大面积的高山草场,优质的牧草,充沛的雪水,再加上人烟稀少,使巴音布鲁克、巴伦台、巩乃斯等地自古便是游牧民最喜爱的畜牧地,在这里,雪山、峡谷、瀑布、山泉、河流、湖泊、草原、森林、沼泽,众多的风光集合在一起,让和静的面貌千姿百态,青山秀水,雪岭银峰,松柏参天,蔚为壮观。 经过统计,巴音布鲁克有河流40余条,较大泉群个,湖泊7个,水系十分发达。(摄影/徐树春,和静县宣传部供图) “泉源丰富”的 巴音布鲁克 和静最著名的去处,非巴音布鲁克莫属。巴音布鲁克草原是中国最大的亚高山高寒草甸草原,也是集山丘、盆地、草原为一体的自然风景区,距离和静县城公里,距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州府库尔勒市公里。 巴音布鲁克草原地域辽阔,由大、小尤勒都斯两个山间盆地和众多的山区丘陵草场组成,东西长公里,南北宽公里,总面积平方公里,占和静县全县面积的60%。巴音布鲁克草原平均海拔在到米之间,是我国仅次于内蒙古鄂尔多斯的第二大草原。 巴音布鲁克,在蒙古语里是“泉源丰富”或“富饶的泉水”的意思。因为草原上分布着无数的泉眼,形成涓涓细流,它们和天山融化的雪水汇流成为大大小小的溪水,最终汇聚到巴音郭楞的母亲河——开都河。巴音布鲁克草原地势平坦,水草丰盛,是典型的禾草草甸草原,也是新疆最重要的畜牧业基地之一,盛产焉耆马、大尾羊、美利奴羊和牦牛,被誉为“草原四宝”。每到盛夏时节,巴音布鲁克草原靑草悠悠,牛羊成群,蒙古包如雪点般洒落其间,河流、云朵与远处的雪峰相映成趣,是一幅天然的长轴画卷。 每年草原上最盛大的一件事,便是“东归那达慕艺术节”。这个节日源于当年渥巴锡率部东归,后来土尔扈特人将之与蒙古族传统的那达慕艺术相结合,既纪念了东归的历史,也延续了祖先的传统,是和静县最盛大的一场民俗活动。年,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将6月23日(渥巴锡率部到达巴音布鲁克的日子)定为“东归节”,从此,每年的这一天全州各族干部、群众都会放假一天,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体育纪念活动,大力弘扬东归文化。这天,在草原上人们不仅可以观赏赛马、摔跤、射箭、赛羊、赛骆驼、赛牦牛,还可以看到土尔扈特人传统的民族服饰和民族歌舞表演,丰富多彩的表演,一下子便让安静的草原沸腾了起来,往往使游客们流连忘返。 巴音布鲁克草原的天鹅湖,是我国唯一、亚洲最大的天鹅自然保护区。(摄影/尼满,和静县宣传部供图) 亚洲最大的 天鹅自然保护区 巴音布鲁克是一个典型的高位山间断陷盆地,盆地内地势平缓,四周雪山融化形成的无数河流向盆地中央流淌,汇入开都河,并在草原上画出一道一道漂亮的弧线。盆地内空气潮湿,水源充足,草类丰茂。因此,巴音布鲁克除了我们常见的“天苍苍野茫茫”的草原景象,还有着众多独特的自然景观,比如美丽的“九曲十八弯”,比如野生动物的天堂——天鹅湖。 如果巴音布鲁克草原是一幅巨大的画卷,那么天鹅湖便是这个画卷上的点睛之笔。天鹅湖并不是一座湖,而是由分布在草原上的众多相互串联的小湖泊组成的天然沼泽地,它东西长30余公里,南北宽10多公里,是全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天鹅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有鸟类种,兽类20余种,其中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有8种,如雪豹、黑鹳、金雕、白肩雕等,二级保护动物有25种,如天鹅、盘羊、雪鸡等。 名为天鹅湖,是因为这里的天鹅最出名,据专家介绍,全国四种天鹅中有三种在这里栖息,分别是大天鹅、短嘴天鹅和疣鼻天鹅。每年4、5月,春江水暖,便会有上万只天鹅与其他候鸟从印度、非洲不远万里地结队而来,伊犁河谷到巴音布鲁克一线的草原沼泽是它们最理想的栖息地。 天鹅湖是天鹅的乐园,从5月份开始,一直到10月份,天鹅成群结队在这里寻觅心仪的伴侣,繁衍生息,哺育幼雏。这时候,往往也是草原上观赏和拍摄天鹅的最佳时期。碧水连天,鸢飞鱼跃,一只只天鹅或展翅,或悠游,或欢歌,或休憩,或钻入水中,或腾空而起。它们的生活状态让人们很容易联想到草原上的游牧民,恣意徜徉,纵情歌唱。 天鹅具有“一夫一妻”的习性,一旦结为伴侣,则终生忠贞不渝。如果一只不幸丧亡,另一只会终身孤飞,还有些甚至会因失去爱侣而哀恸长鸣,不吃不喝直到饿死,看着让人颇为动容。正因为天鹅的这种特性,牧民把它们视为“贞节之鸟”,奉若神灵,从古至今,他们都将猎杀天鹅、拣天鹅蛋视为罪恶的行为。 由于优秀的自然生态,在年6月柬埔寨举行的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以亚高寒草甸草原湿地生态系统和沼泽景观为代表的巴音布鲁克,作为新疆天山的四个片区之一顺利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