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皮炎哪里医院好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50708/4652392.html 巴音布鲁克何以获得如此多的殊荣 题记: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年11月15日“中国十大魅力湿地”颁奖典礼盛况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新疆和静巴音布鲁克湿地成功荣获“中国十大魅力湿地”称号。巴音布鲁克湿地在生态系统完整性、生物多样性、环境保护、景观特色、文化底蕴、科学研究价值、生态经济与社会功能等诸多方面都有不可替代性,入选“中国十大魅力湿地”当之无愧。 ◇◇◇ 年6月21日,在柬埔寨首都金边举行的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选出多个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项目,中国新疆天山成功入选,成为中国第44处世界遗产。此次申报的新疆天山世界自然遗产地,由博格达、巴音布鲁克、托木尔、喀拉峻—库尔德宁等区域组成。 ◇◇◇ 年11月4日,国家旅游局授予巴音布鲁克景区国家5A级景区牌匾。 ◇◇◇ 其它一些殊荣就不在此一一列举。那么,新疆和静县巴音布鲁克何以获得如此多的殊荣呢? 人畜下山来 绿色 留高原 2 0 0 6 年份 早在年和静就开始大力实施“人畜下山来、绿色留高原”生态保护工程。居住在巴音布鲁克区域内的一部分牧民,告别世代居住的草原、告别自己所习惯了的草原生活方式,搬迁到了平原地区,开始了农业生产与定居的生活。其中户生态移民,集中成立了察汗乌苏村,由和静县额勒再特乌鲁乡管辖;其余的牧民分散在农区部分乡镇。 额勒再特乌鲁乡察汗乌苏村村民李杰说:我们响应党和政府“人畜下山来,绿色留高原”的号召,告别草原,离开了羊群。虽有种种不舍,但是,我更不愿看到美丽的巴音布鲁克草原绿色不在、美丽不在。你看我们村人全是从牧区搬到农区的,开始了农业生产。 年察汗乌苏村村民在村口修建了一座敖包,举办了搬迁后的第一次祭敖包活动。敖包是蒙古族对居住地的一种标示、对居住地的一种认可,这也体现了他们对现在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认可。其实,更多的是他们为了保护巴音布鲁克这片美丽的大草原所做牺牲的认可。 减人减畜 草畜平衡 和静人民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静县委、县政府更是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 近年来,和静县委、县政府开展了开都河源头及巴音布鲁克草原综合治理,采取退牧还草、生态移民、休牧等措施,逐步恢复和提高草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的生态功能。先后出台了巴音布鲁克草原生态恢复治理、小尤鲁都斯草原限牧等一系列方案和措施,在巴伦台、大西沟等8个地方设立了限牧卡点,严格限制进入的牧区的牲畜数量。 为了使巴音布鲁克湿地成功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地,生活在湿地核心区、缓冲区的牧民再一次做出了巨大牺牲,又一次依依不舍搬离了世居的大草原。原巴音乌鲁乡政府所在地,被恢复成为了绿地,座落在高寒草原上的小村落在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 原巴音乌鲁乡牧民迪来:我的祖祖辈辈生活在巴音布鲁克大草原,为了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这块美丽的湿地,巴音乌鲁乡的牧民们告别故土,迁往邻近各乡镇的村和牧场,开始了的新生活。 不涸泽而渔 不焚林而猎 为了成功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地,为了巴音布鲁克这片美丽的湿地,年以来,和静县投资3.86亿元完成游牧民定居户,其中征迁牧民户。争取中央财政资金万元建设亩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基地;争取.08万元完成退耕还草项目地亩;投资.34万元,推进“粮改饲”试点促进草牧业发展;争取万元实施年天然草原退牧还草项目。自年起,每年落实禁牧草原面积54万亩,草畜平衡面积.72万亩。核定载畜量.5万头(只),实际年末存栏量.6万头(只),全县草场平均载畜量欠载,达到“减人减畜,草畜平衡”的目标。 《淮南子·主术》中说: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渔业要发展,但不能涸泽而渔,牧业要发展,但不能过度载畜。保护是为了发展,而发展是为了更好的保护,而者要相得益彰,相辅相成。而今的巴音布鲁克草原清泉密布,河网交错,水草繁茂,牧民生活富裕而和谐,景区游客人数逐年递增,充分体现了和静县所秉承的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相结合生态发展理念的正确性。 笔者手记这就是,和静县巴音布鲁克能够获得这么多殊荣的根本原因所在。 来源:和静县委宣传部刘学强 投稿:bzhjxc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