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萍 “未满沙拉工作室”、“未满客厅”西餐厅创始人 曾供职于《21世纪经济报道》、南方报业 自2年前从媒体的工作辞职,就一门心思扑进了食物这个和生活更贴近、更接地气的领域当中去了,先是在居民楼里开了一家小小的工作室,用很长的时间天天研究食材和搭配。后来在北京的CBD开了一家西餐厅,虽然厨师们并不希望总在厨房看到我,但我还是对厨房充满了好奇,也对食材的源头和管理有着非常严格近乎执着的要求。 西来厨房各种清新甜香的素点心 4.11-4.20,带着憧憬和期待的心,来到西来,连续10天,每天9点吃早餐,下午4点晚餐,中间吃一点点水果,恩,之后就没了。全素,几乎都是蒸菜,很少油,鸡蛋和牛奶也没有,忌葱蒜辣椒等一切刺激性的食材和调味料。要说素,的确素到极致了!但吃过这么多品牌高大上的素食餐厅,在禅院的这10天,是我吃过最好吃的素食,也让我真正重新认识和了解了食物以及吃饭这件事情。 吃饭的仪式感 禅院对食物有着极大的尊重,很多食材都来自于弟子或当地农民的供养,带着大家深深的爱和信仰,所以在禅院里吃饭时刻怀揣着虔诚的感恩和敬意。用餐准时,进入餐厅后止语,等待厨房的义工把所有的餐一份份分好后,恭敬的面对餐桌,闭眼,双手合十一起供养,然后才开始进入专注的用餐时间。 禅修学员们在饭前的供养 那半个小时的时间里,你的生命里只有食物和自己,没有手机,没有聊天,没有任何打扰。有时候你看着窗外大片的油菜田,有时候你仅仅是看着碗里的食物,嘴巴和心都在细细品味着每一种食物的味道,馒头是小麦的香气,胡萝卜香甜清新,白菜花有点儿软又有点儿脆的独特口感,每一种食材都有自己特有的味道,像一个个美妙的音符,在你的舌尖欢乐的舞蹈。从来没发现,如此安静专注的吃一份食物,竟是那么快乐的事。 在禅院用餐需要止语,完全专注于每一口的食物 食物是人身心健康的基础 师父对食材的要求也极高,因为她深深的理解,只有健康的食物才能给人带来所需的能量。而决定食物健康与否的第一要素便是新鲜自然,任何食物都要经过阳光和雨露的滋养,吸收土壤里的养分,才可能成为带着能量的食物,它不应该是催熟催大的。任何自然界的植物,离开土地离开根,生命能量就不断在消失。所以,禅院绝大部分食蔬几乎都是当天采摘,最多不超过48小时就全部用完,尽可能不放冰箱。这是十天来,几乎所有禅修学员的身体健康状况都能得到明显改善的重要基础。 另外,处理食物的心态和心境很重要。你带着愉悦的心情去欣赏食材,带着热爱的心去处理食材,做出来的食物自然是好吃的。但如果你以抑郁烦躁的心情去处理食物,吃的人也很容易感受到吧。西来厨房的朴素、朴云两位中西大厨,还有朴贤这个潜心学习禅食的年轻小厨,每天都带着无比虔敬和珍惜的心烹饪食物,这可是西来厨房最独一无二的美食秘诀。 西来厨房要求每一位厨师都极其专注和静心 食材越有限制越能发挥创造力 在西来,厨房能够使用的调味料非常有限。葱蒜辣椒等具有强烈刺激气味的都不能使用,这些味道会给人的身体带来浊气,不利于身心的净化。在这样的限制下,要做出味道好的素菜实在不是件容易之事。但也恰恰是因为这样的限制,才更需要创造力的发挥。 用有限的食材做出优秀的食物,就好像带着镣铐跳舞的过程,打破一切惯性的思维模式,重新审视眼前的食材。你开始不停的思考,不断的尝试,时刻充满新鲜和热情,所以西来的厨房总是被义工们评为最具挑战和魅力的修行岗位。 每一期禅修营都会制作应季的新鲜素食,简单却滋味鲜美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师父坚信,食物最本真的味道才是最好的,不需要那么多调味料的覆盖。同时,因为调料和食材的限制,对食材自身的品质要求会更高,只有健康自然的食材所呈现出来的原本味道才会好。 处理食物和吃东西是具有高度觉知的事 在西来的每一天,吃饭都是非常神圣(也非常受欢迎)的事情,而禅修的一些课程也和食物有关,比如在清晨阳光下到地里挖胡萝卜,跟团队小伙伴一起用厨房里限定的食材做出当天的禅食,比如吃饭时的止语,以及心无旁骛的用餐。在每个当下静下心来,细细品尝,你会体验到任何一口简单的食物都热烈绽放着生命的香甜与能量。禅院的餐厅里,常常都有学员吃得热泪盈眶。在西来,我真正领悟到生命的幸福来自于安宁,来自于时刻的感激和知足。 禅修营员们来到西来的第一课,便是透过耕种向土地学习 师父教导我们,所有食物都来自天地的恩赐和爱的供养,都要好好珍惜善用,即使边角料也一点都不能浪费,比如形状不好看的蔬菜可以煮汤,水果可以打成泥或者汁。要对食材的季节性和搭配有高度的认知,这种认知不仅仅来源于知识,也来源于对天地和因果的敬畏,源于惜缘惜福的信念和对生命真正的尊重与热爱。 每期禅修营都会分成三个小组,各自发挥创意烹饪禅食 做饭和吃饭都是去除我执的过程,要有高度觉知。你不能总想着“我想要什么”,而是应该更多治好白癜风费用北京好治疗白癜风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