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5/8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治疗白癜风的有效方法 http://m.39.net/pf/a_6113618.html

年2月25日上午,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大会还对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先进集体进行表彰。

其中,兵团有3名优秀退役军人代表:第九师团3连党支部书记李磊、第十二师47团5连连长王晓东和第十四师昆玉市皮山农场九连党支部书记、指导员岳敏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一、第九师团3连党支部书记李磊

脚踏边关热土肩挑千斤重担

习总书记指出“打赢脱贫攻坚战要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位于新疆塔城的兵团边境团场团3连党支部书记李磊,脚踏边关热土,肩挑千斤重担,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义无反顾,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这项伟大的事业中去,取得了显著成绩。

年以来,该连党支部每年组织连队余名职工群众到额敏县绿乡果蔬公司务工,人均月增收余元,既解决了连队闲散劳动力就业问题,又缓解了企业用工难题。同时还与额敏县绿乡果蔬公司签订了亩农产品订单,使连队农产品亩均增收余元。在连队“两委”班子的牵头引导下,有38名职工与新疆阳光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了亩制种玉米订单种植合同,两年多来,职工亩均纯收益都在0元以上。李磊和连队“两委”一班人为民解难事,倾全力帮扶、带动职工甩掉“贫困”的帽子,不但让职工群众的钱袋子鼓了起来,还有效提升了居民的生活水平。

在李磊和连队党支部的启发和鼓励下,职工党员王军牵头成立的济源农机合作社先后购买了余万元的大型农机具,有效解决了团场机力不足的矛盾。致富了的王军在李磊和连队党支部的带动下,吸纳了26名职工加入农机合作社共同致富,三年来每人每年增收6万余元。年,在党支部的引导下,连队成立了一六三团金麦田园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参与樱桃大棚委托经营,共帮扶连队低收入家庭户26人,人均月增收余元。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元,比年增长29.7%。

李磊清醒地认识到扶贫攻坚(巩固提升)必须强化基础设施建设。自工作开展以来,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李磊积极争取基层组织建设项目资金,建成了平方米功能齐全的党建服务中心,新修塑胶篮球场1个,职工休闲小广场2个,主干道两旁安装防护栅栏米,配套安装路灯45盏,道路两侧种植花卉3万余株,对连队主街道及巷道两侧的土院墙修复粉刷实施美化,修复粉刷和新建院墙余平方米,绘制党建文化墙0余平方米。实施整连推进项目,清理出公共用地1.3万余平方米,配备挂钩垃圾箱10个,安装新型环保果皮箱12个;完成了53户卫生厕所改造,新建下水道米。连容连貌的明显提升,促使职工群众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全力以赴脱贫摘帽、致富奔小康。

多年来,李磊和连队两委带领连队22名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困难职工36人次,累计提供担保资金支持余万元,技术帮扶余次,累计为16户困难职工申请临时救助。特别是在李磊的帮扶下,不仅解决了患有智力残疾的王辉生计问题,还让他燃起了生活的希望,性格也变得开朗了起来。东乡族职工马秀英走出创业失败的阴影,现经营一家农家乐,年收入在30万以上,扭转了家庭困顿的局面。每当提起李磊,马秀英一家满眼满心的感激溢于言表。

凭着对党的事业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李磊带领连队党支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实际行动赢得了职工群众的爱戴和赞誉。

二、第十二师47团5连连长王晓东

继承父业扎根团场

王晓东同志是第十二师47团5连的连长,父母是屯垦戍边的老一代建设者,他继承父业,扎根团场、建设团场,加入党组织,挑起了贫困连队五连脱贫的重担。四十七团五连成立于年1月,西与墨玉县喀尔赛镇接壤,与团部相距3公里。全连居民户人,均为维吾尔族。五连所有群众都没有职工身份,为集体所有制单位。王晓东同志常说,“对于群众来说,喊十句口号,不如做一件实事。”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经常深入到群众家中,了解生活状态,帮扶困难群众。连队群众加巴·斯拉木的腿,因为疾病原因无法像正常人一样行动,家庭困难无法承担医药费,王晓东同志知道这件事后,马上组织连队干部和党员为加巴·斯拉木捐款让他去看病。

年6月,5连成立了由77户群众为社员的昆玉市天荷养殖专业合作社。王晓东同志任该合作社的法人,养殖50头“荷斯坦”犊牛。全体社员通过资金或者投入劳力的方式入股,折合筹集资金17万元。年1月中旬,合作社将25头育肥牛出栏后,除去运营成本外,给77户社员分红共计5万元。王晓东同志凭过去在水管站工作的经验,主动教群众如何有效漫灌浇水。以前五连群众漫灌浇水全年水费是39元/亩,自从王晓东同志调入五连以后,五连群众漫灌浇水全年水费是27元/亩。全连种植面积亩,一年为群众节省水费元,五年下来为群众节省水费13.8万元。在连队农作物结构调整上,他积极推进标准园、精品园建设和密植园改造管理,增加挂果面积,提高产量。仅年他组织开展红枣自评会5场次,利用业余时间帮助困难群众修剪红枣标准园余亩。5连吐地买买提·肉孜夫妻原本家里有7亩地,由于管理不到位,红枣连年亏损,王晓东一遍一遍往他地里跑,手把手教管理技术,现在他们的管理技术明显提高了,不仅把自己的7亩地种好了,还承包了30多亩红枣地。如今他家的生活也像红枣一样越过越红火。连队的少数民族群众说起这几年的变化,他们总是热泪盈眶地说道:“我们以前修剪枣树、管理枣子这些都不会,王晓东来了以后,我们学会了红枣管理的知识。我们以前种了7亩地,现在我们种了40多亩。收入也好,枣子也好。”

他积极推广林下养鸡养鸭,促进群众多元增收。帮助群众吐地?瓦克筹集1.5万元成立了桃林养殖场,购买鸡鸭1余只,当年毛收入5.2万元,有效带动了群众共同致富。年年底连队群众人均收入9元,实现了稳定增收。

三、第十四师昆玉市皮山农场九连党支部书记、指导员岳敏

脱贫攻坚冲锋在前

岳敏出生于年,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年12月,在武警新疆总队驻和田五支队服役八年期满后,响应组织号召就地复原留在了条件艰苦的皮山农场工作。他将自己最美的10年青春奉献在了皮山农场,10年皮山农场的变化翻天覆地,10年他是最忠实的见证者、实践者。

年3月,岳敏毅然舍弃“坐办公室”的农场党建办工作,去了当时农场出了名的、“软弱涣散”的“后进”连队九连担任党支部书记、指导员。当时他就一个想法:“让九连成为最美丽、最富裕、最好的连队。”九连有户、名职工群众,是皮山农场人多事杂的连队之一,支部班子不团结、服务能力差、职工群众诉求难以解决、上访不断等问题凸显,有过部队历练的岳敏上任第一件事就是抓班子、带队伍,通过一系列措施,九连“两委”履职能力进一步提升,党员干部的服务意识明显增强。

在岳敏的带领下,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九连就摘掉了扣在头上多年“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的帽子。

岳敏践行诺言,在九连当支部书记的六年时间里,每年他和连队都受到兵师团的表彰:年,获得师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个人”;年,获得师级“7·3”抗震救灾“先进个人”等几十种荣誉……九连也连续多年被师团评为“先进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

据岳敏同事说,在整理他的遗物时,获奖证书就装了满满一大箱子,一个个荣誉、一张张证书是岳敏爱民为民的见证!

年年底脱贫以前,皮山农场是兵团四个深度贫困团场之一,九连更是重度贫困连队,如何增加职工群众收入,成了岳敏每天都在思考的问题。

年4月24日,岳敏来到库尔勒市和静县经济开发区,看望在这里务工的九连职工群众,了解他们在外的工作生活情况,实地为在外务工的职工群众保驾护航,扶上马送一程是岳敏开展帮扶工作的方法。“我自己连队出去的职工群众,第一我得保证他们的人身安全。第二我得了解他们在外是否工作得踏实顺心。第三也是为他们带去党的关怀,让他们知道连队党支部是他们坚强的后盾,连队党支部成立了农业帮扶小组,帮助他们管理果树不误农时。”岳敏曾经这样说过。

鼓励外出务工,拓宽致富门路。年9月,岳敏带领名职工群众外出务工,同时鼓励有劳动技能的职工群众在皮山县、农场其他连队的建筑工地上积极参与务工。年一年时间,岳敏就往昆玉经济技术开发区跑了5趟,看望在那里上班的职工群众,为他们找寻更多的工作岗位。年,九连组织余人外出务工,增收万元。

九连职工买买提·依提说:“我的儿子在第十四师昆玉市职业学校厨师专业毕业后,岳书记通过朋友把我儿子介绍到墨玉县的音乐餐厅,现在一个月有元的收入。”

九连托幼所保育员阿瓦古丽·奥斯曼说:“我的工作也是岳书记介绍的,他到我们家走访得知我毕业后在家待业,就介绍我到连队托幼所上班。”

九连群众买买提明·伊斯马伊力说:“我是以前的贫困户,也没有什么技能,岳书记通过个人关系,把我介绍到他朋友的广告公司上班,和我一起的还有两个‘贫困户’,我们现在学会了电焊技术,一个月有元的收入,也都脱贫了。”

……

年3月26日至28日,九连26名务工人员到昆玉经济技术开发区就业,62名务工人员到库尔勒经济开发区就业,岳敏全程带队,解决他们生产生活中遇到的种种困难,获得职工群众一致好评。

为了鼓励先进,年、年岳敏连续组织召开“致富表彰”大会和致富“十星”表彰大会,鼓舞了全连职工群众的致富积极性。

“现在的九连,广大职工群众比学赶帮超,比的是谁挣钱多,谁孩子学习好,谁生活更幸福。”九连职工图妮莎罕·麦迪吐尔逊说。

除此之外,岳敏带领大家抓传统红枣种植的提质增效工作。他邀请塔里木大学教授,在连队建立示范园,按照标准,将.01亩红枣地纳入提质增效范围,涉及块地、户家庭,通过了专家验收,达标的每亩地补助元;抓养殖业,全连共有合作社4个,今年四月初成立了皮山农场九连玖牧园养殖合作社和皮山农场九连玖牧泉农业灌溉服务合作社,加快了走合作社经营之路,职工群众抱团增收效果更加凸显。年7月12日,岳敏和妻子遭遇交通意外不幸离世。此时,兵团第十四师昆玉市皮山农场的胡杨正是青翠健壮之时,这棵年仅36岁的青年胡杨却在最灿烂之时猝然而逝。

向为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做出贡献的广大退役军人致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