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4/12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家里的地都流转到合作社了,我和妻子现在在番茄地里给别人打工,采摘一袋番茄能挣3元钱,我们两人加起来每天能挣元钱,一个月打工下来能挣元钱,想赚钱就不能怕辛苦,趁年轻就要多赚点钱。”9月1日,和静县巴润哈尔莫敦镇哈尔乌苏村村民艾孜提力·艾尔肯一边在地里采摘番茄一边说。眼下正值丰收季节,和静县工业番茄相继成熟,进入全面采摘期。连日来,农区各乡镇村的富余劳动力纷纷走出家门打工创收,不断拓宽增收渠道。笔者在巴润哈尔莫敦镇哈尔乌苏村工业番茄基地看到,百余名群众在田间地头忙着采摘番茄,不一会儿地里堆起一座座红彤彤的“番茄山”。小小番茄不仅是番茄种植户的致富果,更是打工者创收的主要来源。哈尔乌苏村村民肉孜万古·吾拉音说:我种了15亩番茄,一亩地产番茄近7吨左右,每公斤收购价格为0.46元,每亩地纯收入能达到元左右,今年天气比较好,西红柿长势良好,坐果也多,交售方便,在驻村工作队的协调下,收购价格有了保障,都是现交现结。”据了解,为确保工业番茄的有序采摘,有序交售,有序加工,和静县人大、政法委驻哈尔乌苏村“访惠聚”工作队积极协调当地2家番茄加工企业,及早进行机械检修、落实用工计划及番茄收购等各项工作,由于番茄成熟相对集中,哈尔乌苏村劳务经纪人工作站全天24小时值班,保证番茄采摘用工需求。目前,该村两个番茄酱厂已开足马力,日以继夜地收购加工工业番茄。在工作队和村“两委”的有序组织下,两个番茄酱厂共吸纳名富余劳动力打工创收。据了解,哈尔乌苏村人多地少,很多文化程度低、没有技术的村民在家赋闲,导致本村困难群众人均收入低下。年初,和静县人大“访惠聚”工作队驻村以后,把组织引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加快全村经济发展和促农增收的重要举措,找准优势,理清思路,抓产业、促就业、建基础、正作风,千方百计做好促农增收这篇大文章。和静县人大、政法委驻巴润哈尔莫敦镇哈尔乌苏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刘军说:“如今,哈尔乌苏村大多数村民思想已逐步解放,那些因为照顾家庭或其他原因没有离家外出的村民也不再‘游手好闲’,他们农忙时种田养畜,农闲时则在工作队及村委会的组织下到本村附近合作社、企业、建筑工地打工挣钱。通过转移就业务工,一个家庭年均增收2万元以上。这种组织有序的劳务创收,不仅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富了他们的脑袋,更增强了他们的自身发展动力。”来源:和静零距离
|
------分隔线----------------------------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