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2/3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北京皮炎医院电话 http://pf.39.net/bdfyy/tslf/210611/9051934.html
漫画:颜庆雄

引子:扩大养老服务供给、促进养老服务消费,事关亿万老年人及其家庭幸福生活。近日,民政部印发《关于进一步扩大养老服务供给促进养老服务消费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要全方位优化养老服务有效供给,繁荣老年用品市场,加强养老服务消费支撑保障等。本期议苑就该问题进行讨论。

主持人:赵鑫

嘉宾:和静钧(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肖俊(深圳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

陈默(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意见》要求到年社区%配建养老服务设施,如何保证这一目标的实现?

和静钧:要达成社区%配建养老服务设施的目标,大体上有两条思路可依循:新建小区设计保障和老旧小区改造。也就是说,一方面要保证新建小区设计中有此类设施,另一方面,老旧小区可以通过政府回购、租赁、改造等方式补充符合要求的养老服务设施。此外,也要着力解决好配套养老服务设施标准化和新技术集成化问题,增加养老服务设施的覆盖范围。

肖俊:到年社区%配建养老服务设施的任务非常紧迫,部分大中城市中的新建社区比较容易完成相关设施的改造和建设,但是大量老旧居民社区、单位社区以及分散式居住区的养老服务设施改造和建设的难度比较大。如何才能保证达到目标?首先需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认真履行职责,分阶段完成任务,坚决杜绝在养老问题上搞形式主义。其次,各级政府应设立专项资金、专款专用,切实保障养老服务设施改造建设的资金需求。

陈默:首先,从保证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数量上看,在经费方面要获得足够的支持,政府投入、社会力量和市场运作这三方面的力量缺一不可,需要各方齐心协力、共同运作;其次,从保证养老服务设施的质量上看,需要不断提升服务设施的层次,增加更多体现医养结合能力的设施,力求做到专业化、智能化和现代化。在保证以上两个方面的基础上,要突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个性化设计,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文化层次、不同性别、不同消费水平的老年人的需求特点,完善配套的养老服务设施。除此之外,在完善有形服务设施的基础上,增加无形服务供给,比如老年人健康教育、道德教育和智能设备使用教育,以及各种老年人咨询和辅导服务,为老年人接轨现代化社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和高效能的服务体系。

我国老年人群体庞大,相关的养老机构也在逐步增加,但养老护理人员却存在较大缺口,应该如何增加护理人员的供给?

陈默:要解决我国养老护理人员的供给问题,首先应当将养老护理纳入正规的职业化教育,面向全社会招收学员,根据岗位需要,设置不同的服务方向,力图做到专业化;其次,要实现养老护理的行业化,保证养老护理发展成为一个比较有前景的行业,进而通过提升养老护理人员的工资和福利待遇,保证养老护理人员工作的稳定性。再次,要实现养老护理的智能化,利用现代智能技术辅助养老护理人员的工作,减少不必要的人力浪费。

和静钧:首先应构建适于护理人员发展的环境,加快养老服务和消费的升级,吸引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服务领域,允许一定程度的市场化,拉动护理人员的薪酬水平达到预期值。政府方面则应重点保障市场不愿顾及的地区的养老服务,比如贫困地区、边远山区等,着力增加护理人员的输送,切实解决这些地区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此外,可以考虑引导尚具劳动能力的老龄人从事与之相适应并被其接受的志愿或有偿工作,进一步拓宽养老从业人员的供给渠道。

肖俊: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养老服务需求增长迅猛,当前亟需通过行政安排培训一批专业护理人员来满足部分需求。年5月印发的《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年)》提出开展养老服务就业技能培训,这将有利于增加护理人员供给,同时提高从业人员服务水平。此外,若能通过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保证护理职业的稳定性和薪酬的合理性,也能大幅提高职业吸引力,有利于填补养老护理人员的缺口。

《意见》还有哪些亮点值得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