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疆·看世界↑↑↑点击查看:新疆历史、美食、民俗、旅游、兵团、新疆护照、签证指南… 这是一部,让每一个新疆兵团人 看后都骄傲的视频 10分钟的视频浓缩了兵团的历史 见证了兵团令人瞩目的发展进程 每一个新疆兵团人,看完都默默的转了… (图中第4/7/13/14师师部所在城市已更新,详见文章内容) 今天的新疆兵团,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明天的新疆兵团,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新疆兵团热烈欢迎五湖四海的朋友们!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师团驻地一览 第一师,师部驻阿拉尔市 1团,团部驻阿克苏市金银川镇。 2团,团部驻阿克苏市新井子镇。 3团,团部驻阿瓦提县哈拉库勒镇。 4团,团部驻乌什县包孜镇。 5团,团部驻温宿县沙河镇。 6团,团部驻温宿县荒地镇。 7团,团部驻阿拉尔市玛滩镇。 8团,团部驻阿拉尔市塔门镇。 9团,团部驻阿拉尔市。 10团,团部驻阿拉尔市科克库勒镇。 11团,团部驻阿拉尔市花桥镇。 12团,团部驻阿拉尔市南口镇。 13团,团部驻阿拉尔市幸福城。 14团,团部驻阿拉尔市夏合勒克镇。 15团,团部驻阿拉尔市红桥镇。 16团,团部驻阿拉尔市新开岭镇。 托海牧场:场部驻阿拉尔市。. . 第二师,师部驻铁门关市 21团,团部驻和静县。 22团,团部驻和静县。 23团,团部驻和静县。 24团,团部驻和硕县。 25团,团部驻博湖县。 26团,团部驻和硕县。 27团,团部驻焉耆回族自治县四十里城子镇。 28团,团部驻库尔勒市上户镇。 29团,团部驻库尔勒市吾瓦镇。维吾尔语“兔子不呆的地方”,形容荒凉。 30团,团部驻库尔勒市双丰镇。 31团,团部驻尉犁县英库勒镇。维吾尔语“新的水塘”。 32团,团部驻尉犁县乌鲁克镇。维吾尔语“干燥”。 33团,团部驻尉犁县。 34团,团部驻尉犁县铁干里克镇。维吾尔语“生长骆驼刺的地方”。 35团,团部驻尉犁县铁干里克镇。 36团,团部驻若羌县米兰镇。 团,团部驻和静县。 . 第三师,师部驻图木舒克市 41团,团部驻疏勒县。 42团,团部驻岳普湖县莫乃勒镇。 43团,团部驻麦盖提县。 44团,团部驻图木舒克市小海子。 45团,团部驻麦盖提县。 46团,团部驻麦盖提县。 48团,团部驻巴楚县。 49团,团部驻图木舒克市。 50团,团部驻图木舒克市。 51团,团部驻图木舒克市。 52团,团部驻图木舒克市齐干却勒镇。 53团,团部驻图木舒克市皮恰克松地镇。 54团,团部驻巴楚县。 伽师总场,场部驻伽师县阿其克镇。 托云牧场,场部驻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托云乡。 叶城牧场,场部驻叶城县萨依也尔。 叶城二牧场,场部驻叶城县。 莎车农场,场部驻莎车县阿其克。 红旗农场,场部驻阿图什市七盘水磨。 东风农场,场部驻英吉沙县。 工程团,团部驻巴楚县喀拉拜勒镇。 . 第四师,师部驻可克达拉市 61团,团部驻霍城县阿力麻里镇。阿力麻里,突厥语“苹果”。 62团,团部驻霍城县老霍城镇。老霍城镇,原名拱宸城,原名和尔郭斯,因临霍尔果斯河而得名。“和尔郭斯”、“霍尔果斯”为同名异译,均为准噶尔语“畜牧地”之意。 63团,团部驻霍城县塔克尔穆克尔镇。塔克尔穆克尔为哈萨克语“不毛之地”。 64团,团部驻霍城县可克达拉镇。可克达拉,蒙古语,“绿色的原野”。 65团,团部驻霍城县三宫乡南梁三宫。此地因紧靠霍城县清水河镇,故在建农场初起名清水河农场。 66团,团部驻霍城县界梁子镇。界梁子,汉语,因此地有低矮的天山余谷,为分界岭,故有此称。 67团,团部驻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裴新哈莎镇。裴新哈莎,锡伯语,“密布的木围栏”。 68团,团部驻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佛尕善镇。佛尕善,锡伯语,“老村”。 69团,团部驻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哈海镇。哈海,锡伯语,“好汉”。 70团,团部驻伊宁县谊群镇。谊群,因与伊宁县愉群翁回族乡毗邻,以“愉群翁”的谐音取名“谊群”。 71团,团部驻新源县阿合齐镇。阿合齐,哈萨克语,“白色的芨芨草滩”。 72团,团部驻新源县肖尔布拉克镇。肖尔布拉克。哈萨克语,“盐碱滩,盐碱泉”。 73团,团部驻巩留县阔尔吉勒尕镇。阔尔吉勒尕,哈萨克语,“荒凉的沟壑”。 74团,团部驻昭苏坡马镇。坡马,蒙古语,“边境要塞”。 75团,团部驻昭苏县和吐浩尔镇。和吐浩尔,蒙古语,“低洼”。 76团,团部驻昭苏县吐尔根布拉克镇。吐尔根布拉克,突厥语,“依水居住的人家”。 77团,团部驻昭苏县阔克托别镇。阔克托别,哈萨克语,“绿色的山包”。 78团,团部驻特克斯县阿热勒镇。阿热勒,哈萨克语,“半岛”。 79团,团部驻尼勒克县则库镇。则库:蒙古语,“温暖”。 拜什墩农场,场部驻伊宁县。拜什墩,哈萨克语,“五个土墩”。 . 第五师,师部驻双河市 81团,团部驻博乐市。 82团,团部驻精河县黑树窝子。 83团,团部驻精河县沙山子镇。 84团,团部驻博乐市。 85团,团部驻博乐市布恩混图。 86团,团部驻博乐市。 87团,团部驻温泉县。 88团,团部驻温泉县博格达尔镇。 89团,团部驻博乐市塔斯尔海镇。 90团,团部驻博乐市。 91团,团部驻精河县托托乡。 . 第六师,师部驻五家渠市 团,团部驻五家渠市。 团,团部驻五家渠市梧桐镇 团,团部驻五家渠市蔡家湖镇。清光绪年间,有3户蔡姓人家在此居住,原是一片苇湖洼地,取名蔡家湖。 团,团部驻昌吉市枣园镇。昔日荒草茫茫,野生沙枣遍地,俗称沙枣园。 团,团部驻呼图壁县马桥镇。清同治年间,逃难的汉民在徐学功等人率领下,在此跨河筑城自卫,河上架吊桥,可容一人一骑通行,故名马桥。 团,团部驻吉木萨尔县三台镇。清朝在此设立有第三个台站。 团,团部驻奇台县湖沿镇。地处草湖边沿得名。 团,团部驻奇台县骆驼井镇。新疆解放前常有商人骆驼队经过,在此凿井一眼,得名骆驼井子。 团,团部驻奇台县三十里大墩镇。该地有一大土墩,相传为古代烽火台遗址,清光绪年间,始称三十里大墩。 团,团部驻呼图壁县头道湾镇。因地处呼图壁河拐弯处,取名头道湾。 芳草湖农场,场部驻呼图壁县芳草湖镇。清乾隆与嘉庆年间,甘肃镇番县(现民勤县)移民在此垦殖建村,得名镇番户。年改名正繁户,年更名芳草湖镇。 老生地镇(一分场场部):此地原为古荒地,当地人把未开垦的荒地称生地,以后又开垦种植,故称老生地。 白蒿滩镇(二分场场部):过去遍地长满白蒿,生长茂盛,故名白蒿滩。 大东沟镇(三分场场部):清光绪四年从马桥城和芨芨梁等地迁入几户人家在此垦殖,引芨芨梁渠水浇地,在村东开两条渠,大渠称大东沟,小渠称小东沟。 沙梁子镇(四分场场部):地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多沙包得名。 官地镇(五分场场部):年前,此地的土地为附近农民公用,可以自由耕种或放牧牲畜,当地农民称官地。 东河坝镇(六分场场部):清朝末年,当地农民引水灌田,在呼图壁东河岸开一条渠并筑一坝,称东河坝。 新湖农场,场部驻玛纳斯县新湖镇。 六运湖农场,场部驻阜康市六运湖镇。因地处六运的下湖地区得名。 土墩子农场,场部驻阜康市土墩子镇。镇东有一唐代烽火台遗址,梯形土堆至今犹存,故名。 红旗农场,场部驻吉木萨尔县四厂湖镇。据《新疆志稿》记载,清光绪十四年,屯田军在此设军马厂,按马厂序号排列第四,又因水草茂盛,俗称“天生圈”,故名“四厂湖”。 军户农场,场部驻昌吉市二畦镇。据清代《新图志?沟渠志》记载,称二畦渠,镇沿具名。 共青团农场,场部驻昌吉市芨芨槽镇。多冲沟、洼地,因芨芨草生长茂盛而得名。清光绪、宣统年间绘制的昌吉版图,均标芨芨槽地名。 奇台农场,场部驻奇台县四十里腰站镇。清代称四十里铺,光绪十五年(),奇台县治由靖宁城(今老奇台镇)迁驻古城(今奇台镇),地处二城之间,向背各40里,故称四十里腰站。 北塔山牧场,场部驻奇台县库甫镇。库甫系蒙古语,意为木柄。 第七师,师部驻胡杨河市 团,团部驻乌苏市车排子镇。 团,团部驻乌苏市高泉镇。 团,团部驻乌苏市柳沟镇。 团,团部驻乌苏市科克兰木镇。 团,团部驻乌苏市苏兴滩镇。 团,团部驻乌苏市前山镇。 团,团部驻克拉玛依市五五新镇。 团,团部驻克拉玛依市共青城镇。 团,团部驻奎屯市。 团,团部驻克拉玛依市乌尔禾区。 . 第八师,师部驻石河子市 说明:八师18个团场合并成14个 年11月,农牧团场改革基本完成,师市党委将原来18个农牧团场调整为14个,其中:4个中心团场(一二一团、一三三团、一三四团、一四三团),10个一般团场(一三六团、一四一团、一四二团、一四四团、石总场、一四七团、一四八团、一四九团、一五○团、一五二团);一二二团组合到一二一团,一三二团组合到一三三团,一三五团组合到一三四团,一五一团组合到一四三团。 团,团部驻沙湾县炮台镇。 团,团部驻沙湾县东野镇。 团,团部驻沙湾县红光镇。 团,团部驻沙湾县桃花镇。 团,团部驻沙湾县下野地镇。 团,团部驻沙湾县沙门子镇。 团,团部驻克拉玛依市小拐镇。 团,团部驻沙湾县北野镇。 团,团部驻沙湾县新安镇。 团,团部:驻沙湾县花园镇(新疆华侨农场)。 团,团部:驻沙湾县钟家庄镇。 、团,团部驻石河子市北泉镇(石河子总场)。 团,团部驻玛纳斯县十户滩镇。 团,团部驻玛纳斯县西营镇。 团,团部驻玛纳斯县东阜城镇。 团,团部驻玛纳斯县西固城镇。 团,团部沙湾县紫泥泉镇。 团,团部驻石河子市。 . 第九师,师部驻塔城地区额敏县 团,团部驻裕民县。 团,团部驻塔城市叶尔盖提镇。 团,团部驻塔城市。 团,团部驻塔城市。 团,团部驻额敏县。 团,团部驻额敏县。 团,团部驻额敏县。 团,团部驻额敏县。 团,团部驻额敏县。 团,团部驻额敏县。 团结农场,场部驻额敏县木丰镇。 . 第十师,师部驻北屯市 团,团部驻阿勒泰市巴里巴盖镇。 团,团部驻福海县喀拉玛盖乡。 团,团部驻福海县双渠镇。 团,团部驻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夏孜盖乡。 团,团部驻哈巴河县克孜勒乌英克镇。 团,团部驻吉木乃县吉木乃镇。 团,团部驻福海县。 团,团部驻福海县。 团,团部驻北屯市。 团,团部驻福海县。 团,团部驻。 青河农场,场部驻福海县。 十一师工业建设师,师部驻乌鲁木齐市河滩北路 (集勘察设计、建筑科研、工程施工、建设咨第询服务、建材生产、设备安装和房地产开发等为一体的建筑工程师) . 第十二师师部:驻乌鲁木齐市北京南路 团,团部驻乌鲁木齐市西山路号。 西山农牧场,场部驻乌鲁木齐市南郊省道线15公里处。 五一农场,场部驻乌鲁木齐市西郊乌昌公路北5公里处。 三坪农场,场部驻乌鲁木齐市西郊乌昌公路南8公里处。 头屯河农场,场部驻乌鲁木齐市头屯河区。 养禽场,场部驻乌鲁木齐市北京北路。 团场,场部驻吐鲁番市交河古城东5公里处。 团,团部驻阜康市北亭镇。 . 第十三师:师部驻新星市 黄田农场,场部驻哈密市黄田镇。黄田,汉语,因区域内土地广阔,有大面积田野,因景得名。 火箭农场,场部驻哈密市尖尖墩镇。尖尖墩,汉语,有唐代烽火台旧址建于高隘处,呈梯状,远看似尖土墩,多年巍然屹立。 红山农场,场部驻巴里坤县红山。红山,汉语,因此地灌溉渠水发源于红山口,山色呈暗红色,故名。 柳树泉农场,场部驻哈密市柳树泉。柳树泉,汉语,曾有一眼很大的泉水,形成涝坝,四周有多棵2人合抱的大柳树,故名。 淖毛湖农场,场部驻伊吾县淖毛湖乡。淖毛湖,蒙古语“诺木托罗盖”的简称,意思为“弯弓山”,地下水位高,多沼泽,习惯称诺木湖。 红星一场,场部驻哈密市二道湖。汉语,有一大一小自然沟蓄水流动形成两片大的盐碱沼泽地,远看似湖泊。 红星二场,场部驻哈密市火石泉。火石泉,维吾尔语,“双刺玫泉”之意,区域内有大片泉水和芦苇、白刺等植物。 红星三场,场部驻哈密市龙泉镇。汉语,古时曾有两条干沟从现农场中部穿过,称为“龙王沟”,下游有龙王庙。 红星四场,场部驻哈密市红延镇。汉语,因距兰新铁路线上的红旗车站较近而得名。 红星一牧场,场部驻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城。 红星二牧场,场部驻哈密市骆驼圈子。汉语,骆驼圈子在星星峡附近,古丝绸之路驿站,来往驼队多,有多处骆驼棚圈而得名。 . 第十四师:师部驻昆玉市 47团,团部驻墨玉县喀尔赛乡。 团,团部驻皮山皮亚勒玛乡。 皮山农场,场部驻皮山县昆其买里。 一牧场,场部驻策勒县努尔乡。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所属师团所在地地名解 一、石河子(市)(兵团农八师所在地):汉语。在玛纳斯河的西岸,河中多石子而得名。20世纪50年代中国人民解放军建设的新城。辖属5个街道办事处:东城、红山、向阳、老街、新城。 二、五家渠(市)(兵团农六师所在地):汉语,因解放军开垦荒地前,这里有五户人家围住一条渠而得名。 三、北屯(市)(兵团农十师所在地):汉语,解放军屯垦的最北之地。 四、阿拉尔(市)(兵团农一师):蒙古语,一种草的名字,另一说为维吾尔语,意为“河洲”、“绿色的岛屿”。 五、图木舒克(市)(兵团第三师):原名“吐木休克”,古波斯语,不详。现代维吾尔语,“鸟的嘴”,“突出的一角”。 六、昆玉(市)(兵团第十四师)“昆玉”名称源于中国最早的文化典籍《山海经》——昆冈出美玉。昆玉即昆仑山的美玉之意,昆玉市名将昆仑山与和田玉相结合,昆仑山自古出产美玉,而又以和田玉为最佳。 七、双河(市)(兵团第五师)双河市名源于唐代在西域的博乐一带建立的双河都督府,取自于精河和博尔塔拉河双河之意。 八、可克达拉(市)(兵团第四师)清朝中叶,哈萨克族一部分东归迁至这里,因见其一望无际的绿色原野,便称为“可克达拉”。“可克达拉”为阿尔泰语系语言“绿色的原野”之意。 九、铁门关(市)(兵团第二师)源自中国古代二十六名关之一,铁门关扼孔雀河上游陡峭峡谷的出口,曾是南北疆交通的天险要冲,古代“丝绸之路”中道咽喉。 十、胡杨河(市)(兵团第七师)得名于周边的胡杨。城区附近有一座著名的胡杨河国家湿地公园(试点),自带多年生、次生的胡杨林,在附近有着重要影响力。综合考虑了这里的自然禀赋和历史渊源,以及“胡杨”喻意的创业精神。 十一、新星(市)(兵团第十三师),???,敬请留言新星市的含义。 读新疆·看世界↓↓↓ 点击阅读??新疆护照办理最新最详细流程 ??如何报名疆内外旅游康辉旅游荣耀30年! 请点右下角的哦!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