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一百年很短,宛如漫漫中华文明长河中的一朵浪花,白驹过隙间的一个转瞬;一百年很长,恰如岁月征程中一行行望不尽的足迹,无数次惊回首的教育传奇……“天心教育”推出“百年名校看天心”栏目,聚焦培育了一代又一代英才的百年名校,见证天心区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阔步前行的步伐。 近日 #长沙小学内竟存两尊明朝石像# 这一话题在网络上火了 这两尊石像均为长沙府学宫遗物 现在是长郡文庙坪小学的“镇校之宝” 两尊石像历经百年风雨沧桑 见证着长沙城的繁华变迁 更投映代代文小教育人孜孜不倦的努力 “文庙如画里,古树参睛空。 静窗闻细韵,文小少年人。” 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 这所百年老校的勃勃生机 ▲长郡文庙坪小学。 长郡文庙坪小学,是一所历史积淀的老城区老校,校舍虽没一些新建学校的现代化气派与阔气,却尽显一片祥和的低调优雅和质朴。学校秉承百年老校厚重的文化底蕴,开发出有自己本校特征的传统国学教材,开展了包括非遗传承项目在内的10余个社团活动,致力于打造“书香校园”“人文校园”。学校作为长郡中学和湘郡培粹实验中学的乒乓球训练基地,乒乓球和篮球成为学校重点推动的体育项目,全校师生个个会打球,人人爱打球。如今,全校师生团结奋进,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一一让长郡文小早日成为一所精品学校,使百年老校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长郡文庙坪小学。 古 韵 · 文 化 文庙坪历史上是长沙府学宫的所在地。在古代,文庙是供奉孔子的地方,文庙与官学相结合,行“左庙右学”之制,所以百姓一般习惯称学宫为文庙,这也是文庙坪名称的由来。长沙府学宫在宋朝时期进行过大规模的扩修,但是后来经元、明、清朝多次战火所毁,在清朝时由湖南巡抚李瀚章大修重建,在的“文夕大火”中,学宫再次被毁,目前遗留着长沙人民心中的瑰宝一一刻写着“道冠古今”的花岗岩石坊。 ▲学校内的孔子像。 西文庙坪牌坊位于文庙坪巷西边,不仅是旧时长沙最高学府——长沙府学宫的标志,也是今天文庙坪的地标性建筑。古石坊向北移步十来米,即可看见“小孔庙”一一国学讲坛。石烛台中,冒有余烟的红蜡烛参差不齐;青砖墙壁上,虔诚谦逊的孔子浅浮雕石像栩栩如生,仿若温情地向世人诉说: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同时,不要忘了吸收传统文化的香气。 ▲学校内的两尊明朝石像。 当年长沙府学宫的遗物还有一对石雕,约五六十厘米高,历经风雨的侵蚀,面目已有些模糊。石像那坚毅的身躯,静静隐匿文庙坪校园一隅,它正像一位幽谷高人,见证着文庙坪小学的百年沧桑,也象征着知识的传承不息。从这两样旧物,足可以想见当年学宫的恢弘气势。这沾满古代湖湘士子孜孜求学气息的石像,数百年来仍旧被文庙坪小学的学童观摩、抚摸,用童稚的琅琅书声浸染它们,将几步之遥的红尘市声隔绝在外,也是它们最好的归宿吧。 ▲长郡文庙坪小学校园。 学 子 · 记 忆 长长的西文庙坪巷子里,喧嚣热闹。一隅,校门敝怀,校门内静悄悄的。文庙坪小学古朴、优雅,更有一份悠闲的从容与乐陶,这一带的人们已经习惯闹市之中有一处如此安静的所在。 ▲身居闹市而静守的情怀的学校。 这座有着身居闹市而静守情怀的学校,始建于年,至今已有多年历史。当时学校位于南门口屈子祠孔庙侧的付庙,新中国成立后归属学院街派出所管辖的学宫坪,故校名学宫坪小学,后更名为文庙坪小学。据任教于长沙大学艺术系教授杨东平回忆,他就是在文庙坪小学里度过了六年的童年求学时光。 ▲长郡文庙坪小学共有在职教师18名,每位人都能本着“勤学、善恩、细研、实干”的准则,积极开展教育教学及教研工作。 在文庙坪小学,杨教授经历了三任班主任老师。第一任带初年级部的老师,因时间不长,他忘了姓什么了,只记得总口误把她叫做外婆,因为杨教授从小是外婆带大的,由此可见这位启蒙老师是多么可敬可亲。第二任班主任是杨老师,矮矮胖胖,挺和蔼的,妈妈感十足,杨老师家就住在学校里,印象最深的是她家大柜上一大摞厚厚的发黄的书。第三任班主任是文老师,十分文雅知性,总是穿一件对襟布扣衣服,利落清爽,印象最深的是她那娟秀灵活的字,杨教授最喜欢看她的评语文字。这三位老师不断给予杨教授肯定、鼓励和理解,是杨教授在文庙坪小学最温暖的记忆…… ▲学校致力于打造“书香校园”“人文校园”。 校 园 · 活 力 如今的文庙坪小学,成了一所底蕴积淀的老城区老校,校舍里没有那些新建校的现代化气派与阔气,却尽显一片祥和的低调优雅和质朴。白墙青瓦,最高不超四层的楼层间,让人有一种平伏大地承延传统的踏实与回归感。旁边粗壮的大树,无不诉说着久远的底气;环绕的郁郁竹林,无不散发着傲骨情怀。 ▲教师们传道授业解惑。 早晨,孩子们陆续来学校,个个神采奕奕。教室里,孩子们整整齐齐地坐在座位上,双手捧着书全神贯注地读着,琅琅书声传入耳畔,犹如动听的歌谣。实验教室里,孩子们兴致勃勃地摆弄着各种各样新奇的玩意,迸发和交汇出智慧的火花。下课的时候,孩子们又都呼啦啦冲到草坪上,他们在操场上挥洒汗水,为鼓励同伴大声呐喊。 ▲学生作品。 文庙坪小学秉承百年老校厚重的文化底蕴,一任又一任领导班子坚持以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铸学校可持续发展之魂。如今,这种“爱与责任”的文化品格,体现了文庙坪小学教书育人的职业操守。多年来,传道授业的精神始终没有变。年轻教师来了,许多老教师主动结对帮教,教给他们做人的道理,教给他们教学的经验,催生了一批又一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成为了教坛新星,成为了高级教师,成为了学科名师。 ▲“爱与责任”的文化品格,体现了文庙坪小学教书育人的职业操守。 语文老师如沐春风的笑容把学生领进了五彩的语文世界;数学老师总能让条分缕析的数学课充满乐趣;体育老师的大嗓门让每个孩子都印象深刻;大队辅导员老师既是老师,也是朋友,常常与孩子们交流生活和学习上的问题…… 传 承 · 创 新 文庙坪小学一直对中国传统美德“孝”非常看重。学校多次开展专题教青活动,旨在通过活动弘扬“孝道”传统文化,我们的学生中慢慢地少见“只知受惠,不知感恩;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只知攀比,不知回报;只知被爱,不知责任”的现象。 ▲学校开展的各类亲子活动。 科技航模是文庙坪小学的特色,年起连续多次获得省车模比赛团体“一等奖”,第六届“奥迪杯”全国青少年四驱车比赛总决赛中获得“离心跑道”金牌,“大型复合轨道”第二名等等,省模型协会授予学校“湖南模型重点学校”等。 ▲学生作品。 乒乓球和篮球是文庙坪小学重点推动的体育项目,全校师生个个会打球,人人爱打球。为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年学校自编了一套篮球操,融入大课间活动中,每个孩子都能学习篮球。学校每年还会举行“让我玩转篮球”校园体育节,设计了“大手牵小手”“蚂蚁果冻”“接鸡蛋”等亲子游戏,家长与孩子一起感受篮球的乐趣。 ▲乒乓球和篮球是学校重点推动的体育项目。 ▲学校将自编的篮球操融入大课间活动。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近些年来,校先后被评为优秀家长学校、区规范化学校、全国啦啦操实验学校、长沙市标准化学校优秀达标校、天心区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天心区语言文字工作先进单位、长沙市书香校园、长沙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天心区节能示范学校、天心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国学经典项目先进学校等等。在天心区田径运动会比赛中,学校获得乙组团体总分第一名;天心区中小学大课间评优中,被评为特等奖;在天心区年度绩效考核评定中,学校被评为”一等”。 ▲学校获得了诸多荣誉。 历 史 · 未 来 真正的传统并不是一去不复返的遗迹,而是一种生机勃然的文化精神和生命力量。文庙坪小学这所百年老校的发展已经证明:凡是凝聚了传统文化精髓的教育必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长郡文庙坪小学与通道县结对帮扶。 如今,文庙坪小学更名为长郡教育集团文庙坪小学,成为长郡教育集团中的一脉,是这所百年老校焕发新生的一个契机。长郡中学以“朴实沉毅”为校训陶铸群英,为社会输送了不计其数的优秀毕业生,“朴实沉毅”这一信念也必将融入文小的精神文化建设。 ▲百年老校焕发新生。 我们是文庙坪小学的脊梁,我们要提练和提升百年老校独特的教育文化;我们要让孩子们在灿烂的历史文化长河中邀游,培育尊重历史、关爱自然、和谐发展的人文精神;我们要寻找精神之根,文庙千年文化的浸润让这所学校有了独特的精神气质,这也是学校发展和今后持续改革创新的基础,我们提炼出前人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让它融入学校的血脉,成为学校文化发展的基石;我们要把经过提炼后的学校历史的积淀和文化的积累,使之升华,形成具有核心意义的学校文化精神,让学校在发展道路上进一步创造辉煌。 跨越百年依旧美丽的长郡文庙坪小学 敞开了大门 张开了怀抱 热情期待着同学们的到来 ●百年来琅琅书声不绝,铜铺街的“新绿”藏着万语千言●传承“兴”火,从历史走向未来!●跨越世纪的“幼幼”记忆!不变的是爱的接力……●巾帼她力量,整装再出发!祝所有女神节日快乐●今天,我们这样学雷锋!●燃!天心师生在红色教育中开启新学期来源:天心教育编辑:刘俊审核:鲁怡欣点亮,让更多人一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