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1/8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西班牙本地时间年10月24日,前西班牙国家元首、政治强人、首相、长枪党 弗朗西斯科·佛朗哥的遗体正式被迁出位于马德里艾斯克里亚尔(ElEscorial)的烈士谷(ValledelosCaídos)。

上午10点,22位弗朗哥遗孀到达烈士谷山门,乘车前往位于山中的圣十字教堂。

随后,西班牙空军第45航空队的AS超级美洲豹直升机抵达,降落在教堂大门长廊西面的广场右侧。

桑切斯政府内阁司法大臣,西班牙司法部长多洛雷斯·德尔加多(DoloresDelgado)在国王和首相的授权下监督弗朗哥灵柩的动迁仪式。

接近正午,弗朗哥的灵柩被抬出。

神职人员进行简单的仪式后,灵柩被送上直升机。

直升机起飞,运送灵柩及弗朗哥遗孀前往34公里外,位于马德里芬卡赖尔—埃尔·帕尔多区(FuncarralElPardo),降落后,灵柩被灵车转运至私人墓园(CementeriodeMingorrubio),重新下葬,弗朗哥与亡妻合居一墓室。

距离年10月24日,弗朗哥被安葬在烈士谷,已过去44年整。

今天西班牙各政党 对此事件反应不一。

现任首相,左翼政党工社党 桑切斯表示,这是民主的伟大胜利,是对保守派的致命打击。

左派政党“我们能”的领导人巴布罗·伊格莱西亚斯则指出,可以推迟一点,没必要在选战前这么做。

右派保守的人民党副书记巴勃罗·蒙特西诺斯(PabloMontesinos)阴阳怪气:选民是聪明的,知道什么是作秀。

极右政党发言人指出:这就是选前作秀!

弗朗哥是什么人?

烈士谷是什么地方?

为什么要将弗朗哥的遗体搬出烈士谷?

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动一个逝者的灵柩?

今天《我们在西班牙》的西班牙学者、博士将为您详细介绍西班牙历史上颇具争议的历史人物弗朗哥,他的豪华陵园,以及他身前身后之事。

一、墓园森森

今日之前,佛朗哥葬于瓜达拉马山区烈士谷圣十字教堂,距离马德里 0公里。从马德里搭乘C8至Escorial客运中心,换乘旅游巴士开到山顶,需要两小时,自驾一小时。

埃斯科里亚尔小镇有规模宏大的皇家修道院和王室陵寝,旁边山林里的殉难谷与其保持着微妙的距离,似乎相互照应却又分隔两处,互不关联但又相距不远。

圣十字教堂是由广场,回廊,山洞教堂组成的一套天人结合的建筑体系,坐落在层峦叠嶂的丘陵谷地中一个小山头上,山头两侧均被铲平,以巨石铺就成数万平方米的广场。在去往塞戈维亚的A6高速公路上,可以清晰的看到这个十字架。

站立于圣十字教堂西面的广场之上,极目远眺,视野 ——蓝天白云下,阳光普照起伏丘陵间的乡村和原野,一片生机盎然。

回头仰视,可见一个巨大的石雕十字架矗立于山顶 处,如利剑般刺透虚空。高耸的十字架展开双臂,大得夸张,令人窒息的压迫感油然而生。

绕行至十字架背后,山脚下恢弘的券拱回廊正中,是一扇巨型拱门,步入大门,穿过十几米高的门厅,里面是人工开凿的米长的隧道,隧道尽头便是大教堂正厅。正中位置上,安置着弗朗哥的灵柩,正好位于山顶巨型十字架下方米。

这座洞穴式大教堂以至于整个陵墓区是经佛朗哥本人设计和国王批准后方才动工兴建的,构思些许独特。有人说,这里是长枪党法西斯独裁者的靖国神社,是耻辱之地,暴政象征,也有人说,这里是混乱历史的休止符,西班牙走上民主自由、繁荣昌盛道路的里程碑。

传言道圣十字教堂本来是用于安葬弗朗哥和他的同僚、战友的,结果因为修得太过宏大,以至于到他被下葬之时,陵园里很多墓穴始终未被填满,索性就拿出一些位子,邀请对手共享......

不管后人编了多少理由,上天似乎偏要向大家昭示,就在在弗朗哥遗体旁边,那些自相残杀的对立者们终于在死后和解了,暴风骤雨和血流成河之后,留下了一个团结、复兴、民主、自由的西班牙。

传言道,佛朗哥晚年有过某种悔悟,要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然而上帝和西班牙人民似乎并不是那么宽宏大量,不愿意轻易放过他。

当今西班牙名声在外的文艺作品,但凡要被炒为经典,都不免涉及同一个主题,同一段时代背景,诸如《时间的针脚》、《潘神的迷宫》、《蝴蝶的舌头》、《格尔尼卡》、《内战的预感》......都是对弗朗哥治下的西班牙的血泪控诉和深沉反思。可非常奇怪的是,当我们怀着寻找共同话语的心情和西班牙文艺杂志专栏作家谈起这些作品时,她却耸耸肩说:“其实在当今大众文化圈子里,这些作品知名度并不高,接受度并不好。”

是的,现在确实很少有西班牙人公开站出来力挺弗朗哥,就像很少在柏林的广场上看见有人行纳粹礼一样。然而也从未见到过有人在他垂垂暮年里进行自由的反抗,更很少听说有人在他故去以后带着臭鸡蛋去问候。虽然马德里已经雷厉风行地隐没去所有关于他的雕塑,可去弗朗哥化运动却似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节奏,唯有那座堪称豪华惊艳的墓园,保养良好。

左派 桑切斯上台后,一直不懈努力,要将右派幽灵的 一颗钉子拔掉——把弗朗哥灵柩迁出豪华的国家陵园。对于新首相来说,这具有极其重要的政治象征意义。

二、大独裁者

弗朗西斯科·佛朗哥(FranciscoFranco-),西班牙前国家元首、大元帅、“国民运动” 、摄政王。亦有另一套称谓——西班牙长枪党党魁、西班牙内战期间投机取巧推翻民主共和国的窃国大盗、军阀、法西斯独裁者、民族主义者、纳粹主义者、投机主义者。

历史教科书上的插图里那位骑着高头大马的小胡子,旧照中站在元首专列旁一脸堆笑向希特勒行礼的军人,还有比塞塔上表情威严的这个老人,究竟属于天使,还是恶魔?

读《拿破仑传》,有一段故事令人印象深刻——少年拿破仑身材矮小,喜离群索居,手不释卷,再加上小地方穷学生的身份,常常被同学讥笑和骚扰,于是他圈出一块自己的领地,谁若进犯,就拿起农具反抗。似乎所有的风云人物都有独特的个性和相似的青少年成长经历。

三、少年得志

年12月4日,佛朗哥出生于西班牙加里西亚拉科鲁尼亚省费罗尔的一个军人世家,祖上连续六代均为海军军官,其母为保守的中上层阶级,其兄莱蒙是西班牙空军翘楚。少年弗朗哥励志参加海军,但无奈美西战争后,西班牙海军已是樯橹之末,威风不在,军事学院减少招生人数,将他拒之门外。退而求其次,年,父母把14岁的弗朗哥送进托莱多一所 的步兵学校读书。三年后顺利毕业,领陆军少尉衔。

年,赴摩洛哥参加西班牙殖民战争,次年,升任当地最精锐的骑兵部队中尉。年轻的弗朗哥性格内向,少有知己,很少参加轻浮的娱乐活动,却勤勉努力,很快展示了其军事指挥和统帅才能,赢得了“彻底的职业献身精神”的美誉。年,23岁的他被擢升为西班牙陆军最年轻的上尉。

四、驰骋沙场

年,他在摩洛哥里夫山脉战役中负伤,被重机枪子弹打伤胃部和肺部,不得不回国休养。

年,双喜临门,迎娶名门之后卡门·波罗(CarmenPolo)为妻,并升任西班牙驻摩洛哥海外军团副司令,时年28岁。3年后接管全部指挥权,升任司令,受到国王阿方索十三世接见。次年,在镇压里夫部族的民族大起义中小试牛刀,初露锋芒,同时也因此欠下 笔镇压民族独立的血债。

五、宦海浮沉

因为战功卓著,年,年仅33岁的弗朗哥晋升准将,成为欧洲最年轻的将官,赴法国进修。

此时的弗朗哥,作为初出茅庐的职业军人,谈不上太多的理论和主义,服从命令,尽忠职守,勇敢顽强,不惧牺牲,报效国家,维护民族利益就是天职。从这个角度上讲,他出类拔萃,无懈可击。

年,正值壮年,意气风发的弗朗哥将军出任新成立的萨拉戈萨地方陆军学院院长。

年,在资产阶级革命烽火燃遍整个欧洲之际,西班牙爆发革命,君主政体被推翻,成立第二共和国,新西班牙共和国的领导人采取了坚决的反军国主义政策,军事学院被解散,佛朗哥院长被取消现役军人资格,列入退役名单。

这是他人生中 次失意,被左翼政府清算。尽管如此,作为一名保皇派军人,却并没有图一己私利,支持恩师,知名将领何塞·桑胡尔霍发动的军事政变。事实上,此时的弗朗哥是明智的,政变以失败告终,何塞·桑胡尔霍被捕入狱,获无期徒刑。年3月获得特赦后,流亡葡萄牙。

年,时来运转,保守派重掌大权,弗朗哥因此复职,次年,因镇压阿斯图里亚斯矿工起义有功,升任少将,受到重用。年5月,官运亨通,任右翼政府陆军参谋总长,负责整饬纪律,加强军事制度。

无力控制国家的中右政府最终还是被解散,新一轮大选定于年2月举行。这时西班牙分裂为两派,右翼民族主义集团和左翼人民阵线。一般来说,右翼代表保守的上层势力,左翼代表进步的基层群众,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简单,界限并非十分明显。左翼虽赢得选举,但新政府却无力阻止西班牙的社会和经济加速分崩离析,尽管佛朗哥从未属于任何党派,但迫于不断加剧的无政府状态,要求政府宣布进入紧急状态。但他的要求被忽视和拒绝,同时被调离总参谋部,派往偏僻的加那利群岛。这是他第二次失意,不再任机要军职,被抵触流放。

种子就这样埋下了,毕竟那些在战场上为国家受过伤,流过血的军人铁骨铮铮,不是政治家们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猎狗,不是朝堂上脱衣卖笑的歌妓,或者说,要想避免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宿命,要么解甲归田,郁郁而终,要么揭竿而起,取而代之。最终弗朗哥选择了后者,这符合他的经验,能力和性格。于他自己是理所当然,于整个西班牙,却不知是福是祸。

历史总是无情的,物极必反,成王败寇。

六、走向独裁

年2月,西班牙举行新一轮大选,左翼人民阵线最终获得胜利,弗朗哥旋即联系寄居里斯本的桑尔霍,决心以军事叛乱来回应共和国政府及其一系列改革措施。桑胡尔霍被公推为叛乱的国民军 。

年7月17日,随着西属摩洛哥一家电台发出一条奇怪的天气预报:整个西班牙晴空万里。桑胡尔霍、摩拉、弗朗哥等军事将领发动武装叛乱,驻西属摩洛哥梅利里亚兵团揭竿而起,反对通过选举产生的人民阵线联合政府,公然挑起内战。而这条天气预报,正是联络所有叛军的暗号。

3天后,压抑已久,踌躇满志的圣·胡尔霍带着无数行李,其中大多是华丽的礼服,登上一架意大利造运输机,启程飞往西班牙指挥作战。机组成员苦劝其轻装简随,以免超重,但作为身经百战死里逃生的 将领,他却不以为然:“作为未来西班牙的国家 ,我应该有恰当的打扮。”就这样,不听劝阻的圣·胡尔霍一行因为飞机超重,在葡萄牙埃斯托里尔遭遇空难,无人生还。当日,正在非洲指挥摩洛哥德土安叛军的弗朗哥理所当然的接过自己同僚、上司、恩师的权力,成为叛军 。

在天主教会、保皇派、旧军阀、国际反动势力的支持下,叛乱立即像瘟疫般在西班牙各大城市蔓延,百分之八十的共和国军队投靠叛军,一股逆流席卷北非,登陆伊比利亚,逼近首都,包围巴塞罗那。

此时人民阵线终于停止喋喋不休的纸上谈兵,开始给未经过任何军事训练的工人发放武器,让他们去抵抗武装到牙齿的专业军队。这个新生的政权基础薄弱,缺乏政治斗争的经验,没有强硬的政治、经济、军事、宗教的后盾,在内部派系纷争不断,矛外部盾冲突复杂激烈的情况下,却将矛头直指以根深蹄固,枝繁叶茂著称的教廷、军队等保守势力,从一开始就为失败埋下了隐患。

十万火急,工人、市民、妇女、甚至学生们走上街头,开着自家的敞篷轿车,抱着连保险都不知道在哪里的冲锋枪,揣着连拉环都不知道怎么拔的手雷,叼着烟斗,吹着口琴,弹着吉他,哼着小曲,就去捍卫理想,保卫家园了。一些人天真地以为战争真的像史诗里面描绘的那样浪漫,治国真的像是戏剧里演绎得那么简单。

在初期的交锋中,叛军并非势如破竹,所向披靡,共和国军队勇敢顽强,誓死捍卫民主、自由,围城战毫无进展,转入僵持阶段。极富作战及指挥经验的弗朗哥思维灵活,最初发现战局不利,就早已想到使用外交手段,联络意识形态与之相似的德国、意大利,寻求武装干涉,魁首们一拍即合,德国提供五万军队及各种于当时还属于划时代的先进装备,意大利提供十五万军队,加入战场。

至今还有很多人抓住这一点不放,使劲替人民阵线鸣冤叫苦,扼腕叹息,打抱不平:“自家人闹矛盾,怎么可以找外援呢?”殊不知人民阵线也在寻求外援,只是英法美自私自利,也不看好这帮政治儿童,更害怕得罪疯狗一样的法西斯,所以出奇一致的保持了绥靖,缄默和中立。只有苏联抛出橄榄枝,却不过是想在伊比利亚练练兵,在资本主义阵营顺手牵羊,在地中海门户扎下颗红色钉子而已。其诚意体现在为共和国派去了几百顾问,统筹苏联卖给西班牙人的交通工具,此间骗取新生孱弱,正陷于水火之中难以自拔的共和国政府黄金吨,至今不予承认。

危难之中,只有以无产阶级、反法西斯战士以及自由人士为核心力量,来自中、美、英、法等全世界54个国家的工人、农民、职员、学生、知识分子、艺术家、医生、记者等组成的 ,庄严宣誓:“......我自愿来到这里,为了拯救西班牙和全世界的自由,如果需要,我将献出 一滴血”。他们跋山涉水,登上伊比利亚半岛,怀着大无畏的精神,向危难中的共和国政府伸出援手。这中间不乏白求恩、聂鲁达、海明威这样的 人物。

年10月14日, 支国际纵队抵达阿尔瓦塞特,11月8日,马德里街头响起了用法语、英语、德语等共同吟唱的《国际歌》。弗朗哥力求速胜的幻想就此破灭。

然而,实力悬殊,如同毕加索名画《格尔尼卡》上所描述的最悲惨的一幕还是发生了——普鲁士职业军人驾驶的斯图卡轰炸机发出凄厉恐怖的尖啸声,俯冲着投下炸弹,摩托化步兵在车辆和轻型坦克的掩护下推进,房屋轰然倒塌,要塞化为平地,碎片四溅,烟尘弥漫。希特勒正愁找不到地方试验他手下的将军们鼓吹了好久的闪击理论,就在巴斯克小镇大开杀戒。

战壕这边,来自于不同国家的年轻人,语言不通,弹药不济,指挥不灵,训练不足,看到大兵压境的那一刻,就算不丢盔卸甲,也已是乱作一团。战争毕竟不是嘉年华,战场毕竟不是游乐园,在付出了五千人伤亡的代价之后,国际纵队在人民阵线的掩护下撤离。

不得不说,对无数西班牙儿女,各国战士的伤亡,人民阵线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从一开始他们就埋下了失败的种子,这群文人雅士不可能不知道西班牙是个到了20世纪还在收什一税,经济以农业为主,一半以上国民没有受过教育的状况,而在这样一个破败不堪,病入膏肓的基础上,在撇开军队,教会,中产阶级的条件下搞选举,搞改革,搞华丽无比的上层建筑,如玩火自焚。祸起萧墙,引狼入室之后,他们和他们真诚抑或不真诚的外援就只剩下豪言壮志,意气风发过后的束手无策了。

年3月28日,因为人民阵线的一系列的失误,弱不克强,叛军占领马德里,建立独裁统治,弗朗哥自任国家元首兼大元帅。长枪党占山为王,摧枯拉朽,人民阵线大势已去,覆水难收。

至此,弗朗哥告别戎马生涯,从军用帐篷、要塞堡垒,搬进了王室宫殿,在帕尔多宫阔气的书桌上,开始了长达三十多年的独裁统治。

是抱负,也是报复,年8月起,弗朗哥独揽一切立法、行政和司法大权;取消其他一切政党,宣布法西斯政党——长枪党为 合法政党;把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关进监狱和集中营;恢复天主教会的特权,授权教会对戏剧、出版、书刊实行严格检查;掀起排犹派外运动;把同性恋者送进精神病院;并规定没有丈夫或父亲批准,妇女不得参加工作;任何敢公开谈论民主或反对现政权的公民都将受到惩处。据统计,西班牙内战后遭处决的人数达15,至35,人,还有更多人遭监禁,强迫劳动。仅年底,就有50万人被投入监狱。

终于,他做到了,那么多平时歌颂自由,赞美民主的文人骚客,自由卫士,居然没有一个人出来成功地拦住他。终于,弗朗哥完成了从军人到政客的转变,并且越走越远,开始了从政客到老谋深算的政客的不归路。与其说是他心有向往,不如说是时局造就,潮流逼迫。

仅仅从弗朗哥的生平就不难看出,他身上似乎没有一丁点自由、民主斗士的血液。这样的人,终究会受到历史的公正审判,大多数是走向不可收拾,千夫指万人骂的局面,落个遗臭万年的可耻结局。不可一世的希特勒 后,残尸在防空洞外被草草火化;豪情万丈的墨索里尼被当众处决悬尸示众;权倾一时的斯大林尸骨未寒终被请出克里姆林宫挫骨扬灰。而佛朗哥,却在二战之后宣布西班牙为君主国,自任终身国家元首,继续专权统治西班牙直至寿终正寝。

今日之前,弗朗哥的遗体安息在由国家出资,军警守卫,精心料理的陵园里。每年11月20日,都有数千名当年的追随者来这里敬献花圈、行法西斯礼、守夜,抑或在马德里老城王宫前的东方广场上集会,他们嚣张的挥舞着具有长枪党标志的西班牙旧国旗,呼喊着侮辱西班牙首相、同性恋者、穆斯林和外国移民的口号,怀念一个恐怖的年代。

从年佛朗哥去世到21世纪初,西班牙几乎无人公开评论佛朗哥。不敢?不愿?不屑?或者是各派政治势力已经达成默契——为了使国家能够和平地向民主过渡,暂不公开评价西班牙内战和佛朗哥独裁政权。

而新成长起来的一代西班牙人接受了更多民主自由的思想,逐渐开始突破创新。他们认为,佛朗哥时代结束已有30年,西班牙的民主制度已经成熟,到了该清算这个独裁政权的时候了。跨入新千年,西班牙的一些学者,包括若干人权组织主张,应该把他的遗体从殉难谷移往私人墓地,并建议把殉难谷变成控诉西班牙内战和佛朗哥独裁统治的博物馆。西班牙的文艺界涌现大量调侃讽刺批判弗朗哥的著作。

年4月,西班牙政府终于准备解决佛朗哥问题。年3月, 一尊弗朗哥塑像被从马德里移走,人们把弗朗哥从路标上抹去,给街道重新命名。政府于年7月组建“内战和佛朗哥主义委员会”,专门负责解决社会各界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