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五十四条规定,现发布《年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一、水环境质量 我州境内河流及湖泊属内陆水系。全州有大小河流50多条,其中主要河流有开都河、孔雀河、塔里木河、车尔臣河、迪那河、黄水沟;主要湖泊有博斯腾湖。 (一)地表水环境质量。博斯腾湖总体水质为Ⅳ类,水质状况为轻度污染。受湖泊来水(淡水)入湖方向、总量、出水、循环和污染物外部输入等因素影响,湖泊各监测点水质分布不均,局部水域为Ⅲ类,现状监测指标中仅化学需氧量一项为Ⅳ类,其它参与评价的指标均在Ⅰ类-Ⅲ类限值范围内。 全州6条主要河流的14个监测断面中,Ⅰ-Ⅲ类优良水质断面占%,与上年相比没有明显变化。其中,开都河、黄水沟水环境质量为Ⅰ类,孔雀河、塔里木河(氟化物不参与考核)、车尔臣河、迪那河为Ⅱ类。 (二)饮用水环境质量。年,全州各县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总体水质稳定,水质达标率为%。其中,库尔勒市和焉耆、博湖、和硕、和静、若羌县饮用水源地水质综合类别为Ⅱ类,轮台、且末县饮用水源地水质综合类别为Ⅲ类,尉犁县城饮用水引自库尔勒市饮用水源地,水质综合类别与库尔勒市相同。 二、大气环境质量 年库尔勒市空气质量监测总天数为天,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天,空气质量优良率为60.9%,比上年提高了3.9个百分点;扣除受沙尘影响天数后,空气质量优良率为86.7%,同比提高了6.5个百分点;PM10和PM2.5均值浓度分别为μg/m3、46μg/m3,同比下降6.8个百分点和8个百分点。受沙尘天气影响PM10、PM2.5年均值浓度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二级标准,SO2、NO2等其他监测指标均满足二级标准。 三、声环境质量 年库尔勒市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为50.3分贝,较年上升0.8分贝,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总体水平等级为昼间“一级”。 库尔勒市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为63.6分贝,较年上升了0.1分贝,等效声级最大值下降了0.3分贝,道路交通噪声(昼间)强度等级为“一级”。 库尔勒市开展功能区声环境监测共80点次,昼间、夜间各40点次。各类功能区昼间达标点次为38个,达标率为95%;夜间达标点次为24个,达标率为60%。 四、生态环境质量 (一)水资源。年,开都河大山口站来水量为49.08亿立方米,与上年相比增加26.6%;车尔臣河且末站来水量为10.92亿立方米,与上年相比增加16.2%;黄水沟来水量为4.62亿立方米,与上年相比增加60.2%。孔雀河(塔什店水文站)出水21.44亿立方米,与上年相比增加27.2%;塔里木河(英巴扎断面)来水量28.06亿立方米,与上年相比减少3.5%;清水河(克尔古提水文站)来水量1.45亿立方米,与上年相比增加0.44亿立方米。 博斯腾湖水位(扬水处东泵站前).97米,与上年相比上升0.45米;博斯腾湖大湖水位(大河口博湖水文站).09米,与上年相比上升0.31米;博斯腾湖小湖水位.69米(达吾提闸前水位),与上年相比上升0.43米。 年通过河--河联通调水工程实施由黄水沟向博斯腾湖生态输水2亿立方米,增加入湖淡水量,有效促进博斯腾湖大湖水体循环,改善博斯腾湖水质;向孔雀河中下游生态输水4.53亿立方米,塔里木河干流中游生态补水8.18亿立方米,塔里木河干流下游生态输水4.62亿立方米。塔里木河、博斯腾湖及孔雀河下游生态环境得到持续改善。 (二)森林。全州森林总面积.49万亩,森林覆盖率2.27%。其中:山区天然林.22万亩,主要分布在和静、和硕、轮台三县的天山北部山区;平原胡杨林.71万亩,平原荒漠灌木林.83万亩,主要分布在塔里木河、孔雀河、车尔臣河流域以及各县市农区外围和主要河流两侧。 全州林区建有管护站座,有管护人员名,建设瞭望塔42座,巩乃斯林区、塔里木胡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库尔勒、轮台、若羌、尉犁4个县市使用智能管护视频监控系统。 年全州共发生一般森林火灾2起,受损森林面积0.2公顷。 (三)自然保护区及湿地。全州现有5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12.13万平方公里,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4个,分别是巴音布鲁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塔里木胡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涉及巴州、哈密、吐鲁番);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有1个,为中昆仑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 全州各类湿地总面积为1.37万平方公里,占新疆湿地总面积34.81%。其中河流湿地面积为0.万平方公里,湖泊湿地面积为0.万平方公里,沼泽湿地面积为0.万平方公里,人工湿地面积为0.万平方公里,占新疆同类型湿地总面积分别为24.76%、53.42%、36.53%、16.01%。全州有博斯腾湖、尉犁罗布淖尔(试点)、和硕塔什汗(试点)、焉耆相思湖(试点)4个国家湿地公园。 (四)生物多样性。全州自然资源呈现多样性,动植物资源丰富。野生植物有多种,经济价值较高的野生植物有罗布麻、芦苇、甘草、紫草、麻黄、香蒲等20余种。野生动物有余种,其中:鸟类多种,兽类80多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一、二级野生动物有64种(类)。 (五)林业及草原有害生物发生。全州年各类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总面积.89万亩,其中:林果有害生物发生总面积60.52万亩,虫害主要以枣叶瘿蚊、梨小食心虫、红枣大球蚧、梨茎蜂、梨木虱、吐伦球坚蚧、苹果蠹蛾、土耳其斯坦叶螨、多毛小蠹、桑白蚧、梨园蚧、枸杞负泥虫、枸杞瘿螨、梨树腐烂病、葡萄毛毡病等为主;平原防护林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总面积14.96万亩,主要有害生物有春尺蠖、杨兰叶甲、杨盾蚧、光肩星天牛、青杨天牛、白杨透翅蛾、根田鼠、小家鼠、杨树腐烂病等;天然生态林有害生物发生面积51.41万亩,主要有害生物有春尺蠖、梭梭白粉病、梭梭躬妃夜蛾、柽柳条叶甲,鼠兔害等;监测面积.83万亩,防治面积.40万亩。 年巴州草原虫害危害面积39万亩,严重危害面积18.8万亩;草原鼠害危害面积.5万亩,严重危害面积40.5万亩;草原毒害草分布面积万亩,严重危害面积40万亩。年巴州完成草原虫害防治面积13.76万亩,完成草原鼠害防治3万亩。 (六)天然林保护工程。全州天然林保护工程区总经营面积.31万亩,现有林地面积75.84万亩。其中,纳入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范围林地面积53.74万亩,包含2个小斑,占林地总面积的70.86%。天然林保护工程区建立10个管护所站。 (七)草场。全州天然草地可分为12个类,28个亚类,个组,个型。全州草原常见植物69科、属、种。共有牧草植物种、药用植物余种。巴州天然草地上丰富的野生动物、植物、微生物资源,是重要的生物基因储备库。 年全州天然草原严重退化面积达万亩,天然草原退化导致植被覆盖度降低,草原生物灾害频繁,山区天然草原水源涵养作用降低,洪水灾害和水资源季节不平衡性加剧;另一方面导致土地沙漠化,绿洲与荒漠之间的过渡防护带缩小或消失。 (八)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年自治区下达巴州.万元用于13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州个行政村中已有75个村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其中:个示范村已有52个村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年,完成个行政村的生活垃圾专项治理,共计投资1.25亿元。 年,全州98个村实现厕所革命整村推进,改建卫生厕所户,其中:无害化卫生厕所数量户,农村卫生厕所覆盖率达44.9%。 (九)农药化肥。年全州农作物种植面积(正播面积).08万亩,农作物化肥使用总量32.14万吨(不含兵团、林果业、畜牧等相关行业);农药使用量1.2吨。 (十)核与辐射安全。年,州级监管放射源使用单位19家(枚放射源),射线装置使用单位73家(台射线装置),全州建成1个国控大气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 五、气候 (一)气候特点:年,我州北部山区、若羌、塔中地区平均气温比常年偏低,其余地区高于常年。降水量分布不均,热量条件好于常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较少,开春偏早,终霜期异常偏早,初霜期和入冬期各地早晚不一致,最大积雪深度大部地区偏薄。 (二)年平均气温:年,全州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偏高。巴音布鲁克、巴仑台、若羌、塔中地区比常年偏低0.2~0.9℃;其余地区偏高0.4~1.7℃。 (三)年降水量:年,总降水量与常年相比,塔中偏多3倍,且末偏多1.4倍,北部山区偏多4成,和静、库尔勒偏多0.5~1成,焉耆与常年持平,其余地区比常年偏少3~8成。 (四)重大天气气候:焉耆盆地及库尔勒地区终霜偏早,较历年偏早19~22天。4月,全州大部地区气温异常偏高,尉犁、和静、和硕、铁干里克(34团)平均气温破历史同期。北部山区、焉耆盆地、库尔勒、尉犁降水量5月比常年偏多,和静月降水量49mm,比常年偏多6.3倍,焉耆和库尔勒分别偏多3.2倍和3.9倍。且末6月出现大暴雨,日降水量破历史极值,比年均降水量偏多77%。库尔勒地区7月遭遇持续10小时8级以上大风天气,局部瞬间风力达10~12级。巴音布鲁克年降水量.7mm,为20年来最多。 (五)沙尘暴天气:年,我州沙尘暴天数分别为:且末县27天,若羌县25天,尉犁县3天,轮台2天,库尔勒1天,兵团第二师34团18天,塔中18天。 六、危险废物环境管理 年,全州共有危险废物经营单位13家(含1家医疗废物经营单位)。通过监管平台转移危险废物6批次,共.82吨。处置医疗废物.05吨。 七、城镇生活污水与生活垃圾 (一)生活污水处理。全州共有11个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年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97.2%,污水处理能力37.9万立方米/日,污水处理总量万立方米,排水管道总长1公里,处置污泥吨。 (二)生活垃圾填埋。全州共有9座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厂,处理规模合计吨/日。年全州城镇生活垃圾年处理量49.69万吨,无害化处理率96.62%。道路清扫保洁面积万平方米。全州有市容环卫专用车辆辆,公共厕所座,其中三类以上座。 (三)生活垃圾焚烧。库尔勒市有1家垃圾焚烧发电厂,一期处理能力吨/日,实际处理量为吨/日,年发电万千瓦时。 八、污染物排放总量 年,全州废水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总量分别为.63吨和.82吨;废气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为48.83吨和.15吨。 年,全州共完成水污染治理项目10个,其中:关停项目2个,污水处理厂减排项目6个,再生水利用项目2个,共削减化学需氧量.83吨、氨氮.83吨。 年,全州共完成大气污染治理项目个,其中:实施淘汰的项目个,清洁能源替代项目1个,工程治理项目5个,全口径企业管理减排项目19个,共削减二氧化硫.06吨、氮氧化物.45吨。 九、机动车尾气检测 年,全州已建成机动车尾气检测机构25家,共有尾气检测线62条,全年开展机动车尾气检测辆,尾气检测合格率为95.7%。 十、环境执法 (一)受理举报案件。年,全州共受理“69”环境违法案件件。其中,“69”电话举报件,网络举报36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