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7/20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家长群的优先级程度可不比工作群低,

必须给予最高级别的重视!

开学短短不到一个月,家长群就已经上了好几次头条。

先有家长开学三天就退出了家长群:

图片来源:微博

没过几天“家长深夜在群里问老师睡了么”这事儿又上了热搜:

图片来源:微博

家长群不就是个学校和家庭保持联系的通道吗,怎么能有这么多戏?今天就让上流君给你们揭秘家长群背后的故事。

家长们的“延禧攻略”

在家长群里,毋庸置疑老师是众星捧月的对象。在有的群里每天你都能看到家长给老师:

请早安

请午安

请晚安

图片来源:微博热搜

有的时候如果某位家长突然兴致高起回复了一篇上百字的抒情小论文,那么很快家长群里就会掀起一阵比拼文采的Battle。

但话说回来,家长群可不是论坛里的灌水板块,它存在的本质是为了方便家校沟通,各科老师都会频繁地在群里发布信息。

比如今天晚上作业是什么,明天来学校要带某某东西,又或者老师还会点名翻牌子:XXX同学今天作业未上交!!!

所以家长们学会捧场点赞的同时,必须还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从不断蹦出的消息中精准识别教师消息。

一旦老师不失威严地发布一则消息并且

所有人,这就犹如将令一声震山川,家长们会齐刷刷地回复“收到!”并且纪律严明地接龙排列下去,宛如一列整齐报数等待检阅的入伍新兵。

如此训练有素的队形可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实现的。

在这背后,是家长们即使每天都被刷屏手机震动个不停,也绝不敢开启消息免打扰;

是家长们在晕头转向的工作时间仍然挤出时间不断checkQQ群,生怕错过新消息;

是家长们曾经因为错过了某条消息耽误了孩子事儿后吃一堑而长的智……

总之对于许多家长来说,这家长群的优先级程度可不比工作群低,必须给与最高级别的重视!

然而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江湖,在家长群“一心向老师”的表面之下,实则暗流涌动。

家长群的结构一般都是比较类似的:「几个老师」+「一群叽叽喳喳的娘」+「一群不声不响的爹」。但是个别活跃男士的存在也是非常必要的,这是沙丁鱼效应。

人一多,家长们自己也会唠起嗑来,尤其是在假期中,大家免不了“无意间”在群里“很随便地”分享一下孩子的假期“日常”生活:

“给孩子报了个芭蕾基础班,女孩子气质很重要。”“你们家一看就是大家闺秀!”“今天带着儿子去了打高尔夫,给他从小培养点爱好~”“哎呦,挥杆的越来越有模有样了!”“我们家的今天美国游学回来了,晒黑了不少。”“男孩子黑点没事儿,阳光,国外还流行美黑呢”

见此情景,一位刚刚录好孩子在公园里学滑板视频的家长,只能默默删掉刚加好滤镜小视频和编辑好的文字….

不过最惹人羡慕的一定还是那些“别人家的孩子”的家长。

小到老师的群里的点名表扬,大到孩子站在领奖台上的照片,必然会收获一群家长的“恭维”。

“您家孩子真是一如既往的棒”“哪有哪有,平时也没少让我费心”“什么时候开个讲座,分享一下育儿经呀,XXX妈”“是呀是呀,怎么就能这么努力用功呢,我们家那个还老是一天到晚想着玩儿”“我们家的也是呢,心思还根本没放在学习上”“早知道,我也生个女儿了,男孩儿真难管”

看呆.jpg

除了这套千回百转的话术,有的时候家长们也会选择直接正面Battle。

这不,去年上海某小学家长竞选家委会的履历表就吓得无数吃瓜群众表示:“换成我就退出家长群了。”

图片来源:微博热搜

看到这几百字的资料,不知道的还以为里在提拔领导,选举委员呢……

在这样的家长群里,更有资源(实资也好,谈资也罢)的家长注定会逐渐积累话语权,成为家长群里的意见领袖获得一呼百应的效应。

而不愿参与其中家长则慢慢边缘化成无人搭理的小透明。

至于剩下的那些既没这么大的本领,也没那么潇洒的心态的家长,只能怀着“纵你虐我千百遍,我却待你如初恋”的心情,继续微笑着点开并且不失礼貌地回复群里的每一条消息。

emmmmm,就完事儿了

有的人可能会问:家长群里我只要多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