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一大早,在和硕县新塔热乡布茨恩查干村村委会附近一片种植了野生菌的林地里,不时传来爽朗的笑声。该村村民玛日耶姆·麦麦提和姐妹们正在采摘林下野生蘑菇——赤松茸。“蘑菇长出来了,我很高兴。兵团的干部给了我们很多帮助,给我们提供种子,贫困户的帽子终于要摘掉了。”玛日耶姆·麦麦提高兴地说。 年,师市为布茨恩查干村投资余万元,修建了村民文化活动中心、牧区道路,实施了牲畜饮水工程项目;24团免费给该村提供了亩的葡萄枝叶作饲草,还帮助牧民销售了立方米的有机肥。年,师市争取项目资金万元,引进林下野生蘑菇赤松茸试种成功,还注册了商标“巴兵菇”。年,推广种植野生蘑菇赤松茸10亩,该村与24团合作形成了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全村32户贫困户脱贫。 师市在精准脱贫中,坚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融入和服务地方,在制定本区域发展的全局性政策措施时,充分考虑地方乡村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要求,因地制宜取得实效。 尉犁县古勒巴格乡乡长古丽娜·阿不来提说:“古勒巴格乡和33团开展结对活动,通过活动,我们村民学习好经验、好做法,达到贫困农民收入增加这个目的。” 师市各团场遵循“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受益”的原则,实施“以团带乡”,加速推进融合发展。 31团实施“1+1”“2+1”和“一帮一”项目,与尉犁县塔里木乡结为兵地团结对子,两个连队定点帮扶1个村,每个连队选派10名优秀职工帮扶地方10户农民家庭,在塔里木乡建立2万亩高新技术示范区,利用现有土地资源和耕种条件,提供代耕、代种、代管、代收的“保姆式”服务。 33团组织机关干部50人,以“一带一”的方式与尉犁县古勒巴格乡的50户农牧民结成了互助对子,6个连队以“2+1”的方式与古勒巴格乡的3个村结成帮扶对子,形成递进式兵地融合扶贫模式。 和静县古尔温苏门村三组组长艾合买提·马木提说:“去年冬天,我们地水没浇上。今年,兵团把水安排到村里,0多亩地水浇上了,给我们帮了大忙。” 年,和静县巴润哈尔莫墩镇查干赛尔村为摆脱贫困成立了吐生江兴望农民种植养殖合作社。该合作社缺乏高效的农业管理模式和农用大型机械,了解到这一情况后,21团4连、5连干部主动、义务地负责全程进行技术指导,就这样,一场“兵地脱贫”攻坚战一直持续着。 记者:王新国苏江生通讯员:孙占鹏 编辑:巴玲军关博宇实习:庞文峰责编:朱蕾 审核:顾慧 投稿:xjtmgz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