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2/8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hi,各位宝爸宝妈和小朋友们,

现在你看到的是榕榕姐姐的特别专栏:

“榕榕姐姐的故事药方”。

对于孩子来说,故事不仅好听,

还能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他们,

给他们带来内心的力量,

是解决“成长烦恼”的好帮手。

每周一晚,

榕榕姐姐在这里除了照例讲一个好听的故事,

还会推荐我精心挑选出的相关有价值的童书,

帮助爸妈和孩子们解决一个问题,

也为不知道如何在浩瀚童书中

挑选书的爸妈提供一个参考。

如果大家有需要解答的问题,

也欢迎给榕榕姐姐留言哦

5.1劳动节要到啦,你有没有想过——

“劳动”这件事,对孩子来说,到底有多重要?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RichardRende曾经说:

“今天的家长都想让孩子把时间花在能为他们带来成功的事情上,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我们却正在抛弃一件已被证明能够预言人生成功的事——那就是让孩子从小开始做家务。”

如今,心理上“晚熟”的青少年越来越多,有的人年近30岁还无法脱离家庭独立生活,甚至除了泡面之外什么饭菜都不会做。这样的情景,相信各位宝爸宝妈们是不愿看到的。

五一劳动节不仅仅是一个美好的假期,也可以是一个教孩子学会劳动、让孩子爱上做家务的契机。

平时,经常有父母对孩子说:“你还小,不需要你做家务。”等孩子再大一些,他们听到的会是:“你管你自己把书读好就行了,家务不需要你操心。”于是,孩子只管自己玩耍或是学习,完全不能体会父母操持家务的辛劳。

可是,美国的神经学专家研究发现,因为缺少家务锻炼,现在孩子的脑前额叶(PrefrontalLobe)发育越来越迟,而脑前额叶支配着人类的情绪控制、自我意识、理性思考、判断与决策能力、长期规划和延迟满足。

更重要的是,做家务对孩子还有心理和人际方面的意义。美国教育学专家Rossmann博士认为,假如家长在孩子9-10岁甚至15-16岁青春期才开始要求他们参与家务,孩子会认为家长在迫使他们做不愿意做的事。因为到了那个年龄,孩子们已经很难认识到,分享家务的核心意义是: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家的一份子,必须为这个家做出一份贡献。

是的,一家人共同分担家务劳动,并在劳动中增进感情,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不然,孩子就会认为,自己的学习比关心家人、为家庭做出贡献更为重要。可以想象,如果孩子抱着“家里的事情不用我管”的观念长大,他们也很难成为内心温暖、懂得关心别人的成年人。

榕榕姐姐今天要讲的故事,就向孩子们讲述了劳动的温暖和美好。这个故事叫做《乌鸦面包店》。

在乌鸦面包店里,乌鸦爸爸和乌鸦妈妈生下了四个小宝宝。这四只乌鸦宝宝又小又可爱,爸爸妈妈给它们取名叫小巧克力、小苹果、小柠檬和小年糕。

乌鸦爸爸和乌鸦妈妈温柔细心地养育着四个孩子,可是因为要照顾孩子,影响了店里的生意。好在孩子们长大一些之后,就能帮着分担爸爸妈妈的工作了。大家一起开动脑筋,乌鸦面包店的生意变得红红火火。

“你们能来帮帮忙吗?”

“好啊,好啊,我们来帮忙!”

爸爸妈妈问得很自然,孩子也答得很热情。其实,孩子是很愿意参与家务的,他们觉得和爸爸妈妈一起做事很好玩。不信,爸爸妈妈也可以试着问问自家的宝贝,看看他们会不会热情地响应你?

让孩子爱上劳动的童书

《妈妈,买绿豆!》

适读年龄:2-6岁

这本书诞生于近40年前的台湾,可是到现在它仍然是很多孩子书架上被翻得最烂的一本(这正是孩子们表达热爱的方式)。

在这本书里,孩子和妈妈买绿豆、洗绿豆、煮绿豆,一锅香甜的绿豆汤就这么诞生了,这是一个多么温馨美好的夏日!

更宝贵的是,在整个过程中,孩子都是行动的主导者。而妈妈总是笑眯眯地在一边,给予积极而温柔的响应。这是一本关于劳动的书,更是一本关于爱和教育的书。

《第一次上街买东西》

适读年龄:3-8岁

牛奶没有了,可是妈妈要在家里照顾妹妹,于是妈妈请美依帮忙出门去买牛奶。美依一下子跳了起来:一个人?长这么大,我还从来没有一个人上过街呢!可是她自信满满的说:能,我都已经5岁了!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很需要这样的时刻,可以自信满满地说:我真的长大了。虽然对她来说,第一次独自上街去买东西,实在是个伟大的探险──有一辆自行车迎面冲过来,好危险!哇,跌倒了,膝盖破了皮,她会哭吗?手中的硬币掉了,该怎么办?终于走到小店门口,要怎样跟老板开口买东西?……

当孩子们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也仿佛和主人公一起经历了这些冒险。

《朱家故事》

适读年龄:3-8岁

这本书的作者,就是著名的《我爸爸》《我妈妈》的作者安东尼·布朗。这本书里的妈妈一人负担了家里几乎全部的家务,爸爸和孩子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结果有一天妈妈离去了,让他们痛苦不堪,最终只有请回妈妈,齐心协力一起负责家务…

看来,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似乎并不只是中国独有的。安东尼·布朗却以自己独有的幽默和超现实的创作方式,轻松地引导大家思考一家人应该如何共同承担家庭琐事。

榕榕姐姐的独家小秘诀

下面这两点方法,可能需要提醒各位宝爸宝妈:

——让孩子多做一些可以帮助别人的家务:孩子不仅需要收好自己的玩具,更需要参与帮妈妈剥豆子学做三明治等工作,这会让他们更有“我帮到了家人”的感觉,因为做家务正是体现家庭责任以及家庭成员之间互相关爱的一种方式。

——用真心的赞扬代替金钱的奖励:心理学家认为,给孩子劳务费会减少孩子想要帮助他人的内在驱动力,把“无私地帮助他人”转变成了一项商业交易。所以,与其给孩子零花钱,不如给他们真心的赞扬。

榕榕姐姐小问答

------------------------

你想买什么形状的面包呀?

宝贝们欢迎留言哦~

榕榕姐姐每周会抽出一位小朋友,

送出一份精致的小礼物~

上周幸运听众:有你真幸福

(请加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