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的费用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70805/5599614.html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远离家乡故土,离开了自己熟悉的工作岗位,不远千里来到边疆,为新疆的教育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来自河北邯郸市的杨冬海就是其中一位。三年前,他踏上了援疆之路,在新疆和静第五中学小学部担任语文教师。在新的环境中,他勤勤恳恳工作,用爱和责任书写着一位援疆教师的责任和担当。 三年来,他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不计较个人得失,以高度的责任心、良好的思想素养和高超的教学水平,赢得了广大师生的认可和尊重。在这几年的支教工作中,杨老师对和静的一切也产生深深的感情,他说,新疆是他心里的诗和远方,来到这里果然没有让他失望。这边的秀丽风光、文化习俗,可爱漂亮的学生,同事之间的相互关心都在杨老师心里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为此他还做了一首打油诗:一别赵国八千里,和静五中尽亲人,相逢是笑暖如春,忘却我是邯郸人。 在三年多的支教生活中,他兢兢业业,刻苦钻研,熟练掌握各项工作技能。在和静这片热土上,任劳任怨,脚踏实地坚守在教学科研的第一线。针对学生实际情况,积极寻求和尝试新的教学方式方法。积极参加学校的教研活动,指导青年教师教学研究工作,同时他用心带徒弟,尽最大努力发挥着援疆教师传帮带的作用。和静县第五中学校长李霞说:“杨老师那把我们河北先进的一些教育教学的理念,以及采取的一些通俗易懂适合我们学生学情的一些教学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实际教学当中,在我们这个年轻教师当中,关于学科的引领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三年来杨老师都被学校评为了“名族团结先进个人”。年1月,杨老师荣获“优秀援疆干部人才”的称号,同时记功一次。 他带着满腔热情工作,也收获了满满的感动。而且从内心深处产生了对和静不可割舍的感情,他说,他要把自己的家人都接到和静来,从此,和静也会是他的故乡,是他要倾情奉献余生的地方。(通讯员李会会王钰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