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3/3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北京去哪家医院看白癜风比较好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第二章:修建南疆铁路和物资储备库

(.4~.12)

第一节:修建南疆铁路,转战四个区间工程支队接受改编,

修建南疆铁路

修建新疆吐鲁番(大河沿)至库尔勒这条通往南疆的铁路,是新疆人民由来已久的愿望,也是党和国家十分重视的建设项目。20世纪60年代,国家开始进行勘测设计,并于60年代末完成了测绘设计全部任务,经最终论证形成建设方案。但由于当时国家建设资金困难,暂缓批建。

20世纪70年代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打算修建一条由吐鲁番至鱼儿沟,再由鱼儿沟区段分叉呈倒T字形向北修一条通往艾维尔沟煤矿的铁路,将艾维尔沟煤矿的原煤运往疆内外,并在该沟开发石灰石和其它矿产资源,搞活矿山经济。

吐鲁番至鱼儿沟这段铁路是国家修建南疆铁路的必经线路,自治区政府出于尽快建成吐鱼段铁路,为将来修建鱼艾段铁路争取时间的考虑,打算出资按照国家的测绘线路提前动工修建吐鱼段铁路。这样做既可以为国家以后修建南疆铁路赢得时间,又可以为疆内施工单位提供施工机会,还可以促成鱼儿沟至艾维尔沟铁路建设计划的尽快落实。兵团领导得知此情后,认为国家批准南疆铁路建设方案,开工修建这条铁路只是时间早晚的事,于是决定由兵团垫资,组织施工部队按照设计提前修建吐鱼段铁路,待国家批准修建南疆铁路后再收回垫资。

年8月,农二师工程支队奉命从库若公路抽调多人,组建成工程支队二营,这个营由一连、二连、三连3个职工连队和新生人员组成的工程二队、工程三队、工程四队3个工程队组成。由于当时处于“文革”时期,人心不稳,新生人员多,这个营又是远离支队独立执行施工任务,管理难度较大,支队党委便在二营建立了党总支,由王成新任书记、李如斌、史星玉任副书记。组建工作就绪后,这个营按照上级的指令进驻南疆铁路吐鲁番至托克逊区间的百里风区“火州风库”小草湖、红山渠。拉开了农二师工程支队提前修建南疆铁路的序幕。这个营承担了小草湖至红山渠区间QK41—55标桩间14千米、小亚至望布QK78—90标桩间12千米、两段共26千米路基,座桥涵施工任务。夏天,他们冒着46℃以上的高温,冬天顶着-35℃以下的严寒,在工程机械少,运转性能差的条件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用人力双轮车,独轮车运土,他们的战斗口号是“无风拼命干,小风加油干,大风坚持干,争分夺秒抢时间,人均运土10立方,当日任务当日完”。无论是炎炎盛夏,还是数九寒冬,不管是清风扬尘,还是暴风卷沙,都坚持奋战在工地上。在修建9墩10孔米长、10多米高的白杨河钢筋混凝土大桥中,具有领导经验的工三队队长焦生福,毕业于东北铁道学院的张显芳工程师,富有施工经验的雷震工程师同职工生活、战斗在一起,日夜三班轮流作业,一日四餐在工地,经过90个昼夜的连续奋战,提前25天完成了大桥建造任务,以速度最快,质量最好而闻名全线,受到自治区铁路局和兵团领导的一致好评。自治区铁路工程指挥部组织全线管理技术人员在大桥工地召开现场会,号召全线施工单位向工三队学习,并推广了工三队的施工经验。乌鲁木齐市铁路局工程处领导给予农二师工程支队和白杨河大桥高度评价。

年2月5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签批了新疆南疆铁路建设方案。12月12日,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党委常委会研究决定,组织人的施工部队配合铁道兵修建南疆铁路。年3月25日,兵团在石河子召开修建南疆铁路专题会议,会议决定组建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南疆铁路工程纵队,并决定由林海青任兵团南疆铁路工程纵队临时党委书记,傅志华任副书记,蒲建国任常委、副主任。

年4月,农二师工程二团奉命参加南疆铁路建设,接受改编,被编入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南疆铁路纵队,番号为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南疆铁路工程纵队二支队,简称兵铁纵二支队(内部仍延用工二团的称谓),与农二师脱离隶属关系,隶属于兵团南疆铁路纵队。改编后二团施工连队向南疆铁路工地转移,当指挥机关和后续连队到达铁路工地时,首批修建南疆铁路的原编二营由北向南施工,已经推进到小亚至望布区间85千米处,先头和后续连队会合后,依次向南施工,二团在整个施工中,无论是工程进度、工程质量还是现场文明管理都走在兄弟单位的前面,在全线享有良好的声誉。年上半年,乌鲁木齐市铁路局工程处领导主动提出,愿意一次性成建制接收工程支队进入市铁路局的编制。由于铁路工程纵队领导提请将当时在线的其它单位一并接收,纳入市铁路局的编制,而市铁路局只要铁纵二支队(二团),不要其他单位,经协商无果,市铁路局想收编兵铁纵二支队的愿望未能实现。之后,二团又相继承担了前进车站至德道沟车站QK—标桩间18千米路基,20座大中小桥,78座涵洞;乌斯托至胜利桥车站QK—标桩间13千米路基、9座大中小桥、65座涵洞建设任务。

二团指挥机关和后续部队转入修建南疆铁路时,虽已是“文革”后期,企业在经历了“文革”初期的大动乱之后,人们的思想逐步归于平静。但在这个时期所谓的“批林批孔”、“反击右倾翻案风”等政治运动一个接一个,上级常有这样或那样的活动安排,企业部分人热衷于搞政治运动,为了迎合时势,企业也常搞一些上挂下联的批判会,经验交流会等活动,这些活动占用了不少施工时间,给施工生产造成一定影响。作为当时的团领导对频繁的运动虽有看法,甚至厌倦,但却不敢有丝毫的不满情绪,只能一方面搞一些活动应付检查,一方面顶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搞铁路建设。在铁路施工中,团党委针对不同的路段,不同的季节和不同的工程,积极开展以比学习看效果,比觉悟看行动,比团结看风格,比工效看质量,比出勤看干劲,比施工看安全“六比六看”为主要内容的劳动竞赛活动,有效地促进了生产,提高了铁路施工进度。

年5月,承担线上工程施工的铁道兵铺轨逐步向二团施工地点85千米路段推进,为了不影响铺轨,在铺轨到达前完成路基施工任务,团党委组织开展了85千米路段施工大会战,各施工连队各自为战,想方设法完成生产任务。一连采取让职工个人预报当月任务指标的方式分配施工任务,在施工中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当日公布职工完成任务量,为优胜班组和个人授流动红旗,以示精神鼓励。没有得到流动红旗的班组和个人,心里憋足了劲,暗下决心要争回面子,起早贪黑挖运土石方,完成任务量逐日增加。51岁的女工张巧玲体弱志不衰,全月出满勤,每天完成土方8立方以上,比连队规定完成4立方日生产指标翻了1番,最高日运土方量达到14立方,日均达到10.8立方。二连领导干部身先士卒,不搞特殊化,同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带领职工苦战在工地,连长徐恒坤身患肾炎,带病坚持参加劳动,在他的感召下,全连职工多装快跑抢时间,当日任务当日完,全连职工月均完成土石方立方,日均6.4立方。妇女排女工刘碧辉、梁玉珍、刘桂玲3位班长月均完成土石方立方,梁玉珍日均完成土石方12立方。工三队妇女排在劳动竞赛第一天创造了人均挖运土石方12.72立方的记录。

共青团员陈秀珍,脏活累活抢着干,积极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她始终保持学习在前,上工在前,收工在后的“两前一后”生活习惯,在临产前两天,仍然带领全班苦战在工地上,经过领导再三劝阻才停止工作。

当铁道兵铺轨靠近85千米工地时,由二团施工的85千米地段有一段需要3万立方垫方的缺口才能合龙,为了使缺口按时合龙,团党委从一、二、三连各抽调15人组成45人突击队,进行缺口大会战,团领导亲临现场,一边指挥,一边劳动,突击队员多拉快跑赶时间,小车不倒只管推,吃饭不回营地,就地野餐,使这段原计划由人用10天时间完成的工程量,在6天内由45人突击完成,日人均挖运土方18.5立方,超过原定额4立方的4.5倍。一连突击队员戴玉华等5位女同志,腿跑肿了,脚磨破了,坚持劳动。梁玉华顾不上给孩子喂奶,同突击队的姐妹们并肩战斗,在6天突击会战中人均日挖运土石方15立方,最高日记录达到18.6立方,用自己有力的双臂擎起了“半边天”。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完成了任务,保证了铺轨不挡道。6月,全团转点搬进87.8千米至90千米路段时,砂石料运输出现困难,按照设计,砂石料要从乌拉泊和鱼儿沟两地运输,这里距乌拉泊多千米,距鱼儿沟40多千米,平均运距70千米,不仅运输费用高,而且路途占用时间长,无法满足施工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党委组织业务部门共同研究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决定自找采料点,解决砂石料问题。施工股的工作人员在副股长雷震的带领下,背着水壶和干粮在望布工地以北的戈壁和群山中寻找砂石料,随行的武汉支边青年钱家淦同志和大家顶着烈日在滚烫的戈壁滩上奔走,脚板磨出了血泡,坚持行走,经过两天的艰难跋涉,终于在距离工地6千米的一座山脚下找到了砂石料,经过取样检验,其质量完全符合设计标准,于是便在这一无名山脚下建起了砂石料场,缩短运距64千米,每月节约运费3.14万元。其后所需的天然道渣也从附近的戈壁滩选取,每月节约运费10余万元。

年9月,兵团南疆铁路纵队更名为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南疆铁路工程指挥部,简称兵团铁指。兵团铁纵二支队随之更名为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南疆铁路工程指挥部二团。

这个月,工三队在承建2孔4米宽的拱涵时,由于木材紧缺,制模支模材料缺口大,就采用堆土夯制土拱模的土办法代替木拱模,按时完成了拱涵建造任务。工四队在承担桥涵施工中,劳力少,按照现有劳力、工程量和交工时间推算,缺少个工日,党支部发动群众献计献策,解决劳力少、任务重的问题,根据职工的意见,采取增加劳动量,延长劳动时间的方式满足生产需要,提出了“人少工量大,一个要顶俩,把好质量关,工效翻一番”的战斗号召,要求员工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全力完成施工任务。在下挖7米深的桥墩基础时,作业面小,出土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副队长高万清同工人一起研究提高工效的方案,经研究决定采取搭三角支架,在支架上安装两个无胎车轮,车轮上搭两条麻绳,人拉麻绳起吊基坑里的土石,用人工代替提升机作业,节省了劳力,提高了工效,提前两天完成了主体工程。木工班在木料紧缺,需要立方新木料做桥墩模板、支架的情况下,采取废料优选法、旧料翻新法和小料拼大法进行拼接使用,仅用90立方新料完成了桥涵浇筑任务,节约新木料立方。钢筋班精打细算,量料使用,把钢筋损耗控制在3%以下,避免了浪费。

年12月,工三队在为高4米的桥台吊装2片单片重量为22吨,2片单片重量为17吨的钢筋混凝土桥梁时,没有吊车和其它提升机械,按照上级要求要在4天内完成吊装任务,凭人力根本没有可能。如果到外地租赁机械,时间不允许,如不按时完成任务就会影响铁道兵铺轨,大家心急如焚,这时有人提出用两个千斤顶顶装的建议,大家认为这种办法可行,便用两个千斤顶各顶一端顶升大梁,在大梁被顶离地面后,在梁下支垫物体,再在物体上用千斤顶顶升大梁,如此交替作业,终于将4片大梁平稳地顶装在桥台上,提前2天完成了任务。

工二队在桥涵施工中,由于桥涵模具供应不上,为了避免停工待料,便土法上马,用黄土先捶筑实心胎模,代替模具,既节省了材料,又按时完成了桥涵建设任务。

二团在完成了当年生产任务后,团党委出于总结经验教训,继续做好铁路建设工作的考虑,于年12月10日至15日,在铁路工地团部召开了有党委全体委员,各连队、基地留守处、农场政治指导员,连(队)长,机关各部门领导53人参加的党委扩大会议。会议期间,党政主要领导分别作了重要讲话。会议着重从年加强党的建设,增进内部团结,对新老干部进行正确对待“文化大革命”,正确对待群众,正确对待自己“三个正确对待”教育,积极开展劳动竞赛,组织施工大会战,如期完成了关键性任务,对当年成绩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施工安全防控不力,党组织生活制度未能很好坚持的问题。要求各单位要结合年终总结,认真总结经验,带领职工积极完成新一年的施工任务。会议就年大力开展铁路建设工作发出了“举旗抓纲学大庆,施工学习当先锋,大干快上争分秒,生产指标要完成”的战斗口号,勉励全体职工在新的一年里,为国家建设再立新功。得到员工的积极响应。

转点修建阿拉沟山区两段铁路

年1月,各级党组织按照党委的要求,陆续做转点准备工作,相继向铁路线南端方向的阿拉沟路段转点作施工准备,有的连队缩短了元旦、春节“双节”休息时间,提前作生产安排组织生产,为企业建设开了一个好头。

3月3日至6日,团党委在南疆铁路望布附近的团部召开了有基层党政领导和工人代表参加的“双学”经验交流大会,即“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经验交流会。由评选出的先进单位和个人介绍了学习、生产和其它工作经验。这次会议对铁路施工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年3月,兵团撤销,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南疆铁路工程指挥部,划归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基本建设委员会,更名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疆铁路工程指挥部,二团随之更名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疆铁路工程指挥部二团,简称新铁指二团,亦称铁指二团。

二团在“双学”经验交流会后的时间里,各连队大张旗鼓地宣传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事迹,教育职工向先进看齐,有效地激发了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工一队职工平均年龄超过55岁,没有劳动竞赛的优势,他们认为老年人的最大优势是具有耐力,凭耐力照样可以取胜,他们的誓言是:“早出晚归大比拼,放弃节日出满勤,三早三晚顶一工,笨鸟先飞早入林”。在生产施工中,他们吃大苦耐大劳,在全年施工中,人均每天挖运土石方9立方,日超额完成5.2立方。在这个时期,团党委出于保持生产后劲,打好铁路建设后期攻坚战的考虑,决定召开党委会议,明确新的生产任务和要求。

年7月25日,二团召开了党委扩大会议,传达了周恩来总理关于新疆南疆铁路要在年铺轨通车到库尔勒的批示精神,兵团南疆铁路工程指挥部三级干部会议精神,结合二团实际进行生产安排。党委书记胥盘轩代表党委作了题为《深入学习理论、促进安定团结,掀起革命生产新高潮》的讲话。讲话从学习政治理论不断深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较好发挥,生产经营状况逐步好转,其它工作有了新的进步四个方面,对上半年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基层领导班子存在重视生产、轻视学习,软懒散现象和劳力控制不严,安全防控措施不力,工伤事故不断出现,生产成本核算不实,建筑材料消耗量大的问题。要求各连队要认真制订施工方案,因地制宜,统筹安排,以土代洋、土洋结合,大挖生产潜力,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按照计划,全面完成各项任务。

会后,各级党组织认真落实会议精神,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劳动竞赛,通过天的艰苦努力,于10月末完成了全年施工任务,共完成铁路路基土石方71.30万立方,建成路基米,小桥17.24延米,桥涵.68横米,临时住房2.64万平方米,生产道碴1.33万立方,完成产值.94万元,上交利费37.57万元,完成综合计划.17%。提前两个月跨入下一年。

年2月13日,二团党委及时在乌鲁木齐市南山矿区政府辖区阿拉沟燎原厂附近团部,召开了“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庆功授奖大会,推广了部分单位和个人的施工经验。表彰先进排11个,先进班39个;表彰连、排干部55名,工人名,鼓舞了士气。

年7月,在大战第三季度中,工五队哪里有困难,领导干部就出现在哪里,同工人一样,自挖自装自推土,虽苦虽累不言休,在他们实干精神感染下,就连送饭到工地的炊事员也自觉利用职工吃饭时间装车运土,全年炊事员人均义务劳动达到小时,相当于19.5个工天。在施工最紧张的季节,职工家属自发地到工地参加义务劳动,总工日达到天。机关干部参加连队义务劳动总工日达到个;全团干部参加义务劳动总工日累计达到个。

工二队在桥涵施工中提出“精选材料巧施工,优质高效当尖兵”的口号,在施工中高标准、严要求,所完成的建筑物全部合格,优良品率达到65%,受到上级党委和铁道兵指挥部的一致好评。排长路仓库、王跃山在铁路明洞施工中率先垂范,亲自浆砌9米高的明洞大墙,将墙面垂直度误差控制在1厘米以内,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精品,深受前来参观的兄弟单位和上级领导的赞扬。

年12月,团党委在前进车站至德道沟区间组织开展了“决战十二月,迎接新一年”的劳动竞赛,在那深冬季节,气温达到-30℃以下,北风带着哨声吹打在脸上象刀割一般,钻心的疼痛。职工面对那滴水成冰,呼气成霜的气候和巨大的施工困难,毫不畏惧,迎难而上,全力完成施工任务,有的职工用“天寒地冻咱不怕,定叫天山搬个家,天山高险路开通,全靠铁血筑路兵”的小诗表达战胜困难的决心。工五队维吾尔族工人加母尼牙孜在寒冷的冬天,脱掉棉衣,穿一身单衣,挖运土石方,创下了用人力小车日运土石方32立方的最高记录,1天完成了8天的定额。工四队女工排有女工26名,年龄最大的56岁,全排女工共有82个子女,其中5名女工家中有哺乳婴儿,家务拖累很大,她们在这时想的最多的不是待哺的婴儿,而是如何完成土方任务,始终坚持参加施工劳动,全排在当年共完成土石方立方米,人均完成.6立方米,日均完成7.3立方米。

在劳动竞赛中,由于炸药供不应求,广大职工运用一硝二磺三木炭的古配方自制炸药吨,不仅满足了生产需要,而且节约成本21万元。机运公司在超额完成货运任务的同时,主动承担了为施工连队制作生产用具任务,共制作双轮人力车辆,桥涵配件余套,桥涵支架21套,修配双轮人力车多辆,有力地支援了铁路施工。

年2月5日至10日,团党委在和静县巴仑台镇前进牧场驻地召开了“双学”积极分子代表大会(代表人数不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疆铁路工程指挥部主任傅志华,代表指挥部党委参加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自治区南疆铁路工程指挥部下属单位一团、三团、四团、五团领导和铁道兵23团卫生队领导应邀参加了会议,并宣读了贺信。这次代表大会传达了全国第二次“农业学大寨”会议精神;对工一队、工三队、三连、器材股,6个排,51个班组,个个人进行了表彰。

这次积代会的召开,在一定程度上为实现南疆铁路早日通车到库尔勒,打好施工攻坚战,作了思想和精神准备。

年4月,前进车站至德道沟车站之间的大部分任务已完成,部分连队转点进入乌斯托至胜利桥区间施工,这个区间13千米路基中有32座桥涵分布其间,工点分散,海拔高,天气寒冷。工一队、工二队和六连于5月进点时,地面仍结着冰,天时晴时雨时风雪,在帐蓬有限,居住困难的情况下,他们就地取材,搭建公用和小家居住的草棚,没有保暖麦草,就用铁丝自做草耙,到山坡耙搂干枯的毛草代替麦草,建成临时住房1万多平方米,节约资金5万多元。

这个时期,由于地质和气候条件差,施工困难大,劳力显得格外紧张,二团在自治区的帮助下,先后从北疆农六师团调进职工多人(社会人口多人),缓解了劳力不足的矛盾。较顺利地完成了当年的生产任务。

年1月,团党委作出“全团上下齐动员,各行各业创高产,确保任务

提前完”的总动员,得到各连队的积极响应,出现了层层作动员,人人齐参战的劳动场面。二连领导干部带领全连职工苦战在工地上,元旦和春节坚持施工,完成生产计划.17%。工四队合理安排劳力,巧妙分解计划,完成计划%,完成投资27万元,上交利润6.6万元。汽车一连多拉快跑,安全行车无事故,被托克逊县评为车管系统运输安全红旗连。修理连完成革新项目10多项,革新后的木工开隼机、打眼机性能良好,功效比革新前提高了8倍。

年8月,在乌斯托铁路工地开展60天大会战中,团党委发出“跑步学大庆,会战乌斯托,大干六十天,任务提前完”的动员令后,参加会战的5个连队分别召开了誓师大会,立即进入大会战,吃住在工地,夜以继日地施工,参加乌~胜段铁路施工的连队常冒雨在泥泞中作业,吃苦不言苦,受累不说累,努力完成施工任务。二连承担10座桥涵施工任务,施工条件差,百分之八十的桥基处在上有冰层,下有渗水地段,基础开挖深度超过3米,他们提出了“高举大庆旗,全连齐努力,雨天当晴天,一马背双鞍,一人顶两人,施工保安全”的口号,向冻土开战。女工四班在班长刘桂珍的带领下,同男工一道开挖基础,双脚泡在积水里,没有抽水机抽水就用盆子端,勺子舀,水桶挑,平均每天完成土方任务10立方以上,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了任务。

二团在地处高海拔山区路段施工中,凭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拼搏精神,起早贪黑,战风雪斗严寒进行施工,经过长达5年的山区苦战,于年完成了全部施工任务。经二团施工的铁路工程,除84千米地段因道碴粒径偏大,在临管处试通车后有几十米线路出现约20厘米下沉,经换碴验收合格外,其它工程全部一次性验收合格,工程优良品率达到66%。

二团自首批施工部队进入南疆铁路工地,到施工部队全部撤出,共完成正线路基57千米(不含6千米改线工程),完成土石方多万立方米,建成10米以下小桥47座,长米大桥1座,拱涵92座,箱涵80座,圆涵91座,共计座。共完成施工产值2万元。

南疆铁路沿途地形复杂,既有茫茫戈壁、深山峡谷,又有山涧河流和常年积雪的冰大坂,铁路设计规格高,连队施工难度大。作为当时的兵团施工单位,无一例外的装备落后,二团尤其是如此,所有工序几乎全部靠人工完成,几百万方土石方靠人工开挖,人工推运,百余万方混凝土靠人工拌和、人工浇灌震捣,所有预制构件靠人工制作,人工搬运和安装。全体员工在缺水少粮,气候恶劣、居住简陋的条件下,硬是凭着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与大自然和各种困难作斗争,凭着对工作极端负责,对质量极端重视的态度,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优良工程,用鲜血和汗水写就了赞誉前辈,感动后人的光辉篇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