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白癜风的药方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hg/150206/4574090.html 欢迎 ——选自梁健《斗力》 梁健在电视台,除了完成采访任务,做的最多的两件事就是喝酒写诗。50多度的伊力大曲,他一个人能喝掉2斤,而且2斤完后依然思维清晰,行动敏捷。当时,有个写诗的好朋友叫张侠,在新疆呆了很多年,对自己的酒量从来是信心满满,但和梁健喝了几次后,他便主动退居二位。因为他发现梁健本身战斗力惊人,而且又属于遇强则更强的那种类型,和梁健斗酒是不会拣到任何便宜的。 这一时期,梁健的诗主要发表在军区的《绿洲》杂志上,是杂志重点培养的作者。当时在该刊发诗的还有杨牧、周涛、章德益等名家,他们被评论家誉为“新边塞诗派”。但直到现在,梁健依然对诗歌分门立派持保留意见,他认为写诗是一件非常自我的事,只对自己负责就可以了。 时间飞快,一晃又是将近两年。年,梁健支教的合同期满了,他也想回家了。 《回家》 即使通过水井坊也不停下 即使断了条狗腿也横着飞翔听清风明月想念瓦一片幸福的光 我们生下来就是为了回家 梁健的这首《回家》毫无疑问是汉语新诗中描写游子思乡的经典之作。酒徒不再为美酒停留,尽管这酒出自著名的水井坊。他选择日夜兼程,“即使断了条狗腿/也横着飞翔”,对家的思念转化为一个似乎有点暴力的意象,很新奇,但也非常感人。当情感力量积蓄到一个临界点,创作主体终于不动声色地表白:“我们生下来就是为了回家”。是的,回家,梁健想家了,梁健该回家了,于是回家。 三年夏天,梁健仿佛空降兵般又突然出现在湖州的街头,他回家了。 当梁健跑去原单位安吉化肥厂报到时,却被告知工厂已经倒闭,也就是说梁健未在这个单位上一天班就成了下岗工人。换成别人也许要着急了,但梁健好像一点事都没有,只顾自己寻亲访友,依然大碗喝酒大口吃肉。 此时,开发海南的大潮已经兴起,当时这个尚未建省的海岛一天到晚传出各种各样令人热血澎湃的消息,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在老家休养生息了一段时间的梁健,心想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去那边一探虚实。 海南并非遍地是金,机会倒真的很多,梁健很快在浙海实业公司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工资、奖励、业务提成等等杂七杂八的收入加在一起,他的口袋一下子有点闲钱了。不多久,梁健又破格被领导提拔为办公室主任,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他酒量好,谈业务接待客户什么的派梁健出马让人放心。 在海南,梁健诗写的不多,但断断续续写了些歌词,有些还被朋友谱成曲唱过。那段时间,梁健几乎空下来就找人下围棋,棋友挺多,高手也有,其中一个还是广东的专业七段,也去海南淘金,一段时间下来梁健棋力大长。在当代中国诗坛,梁健也算是屈指可数的围棋高手之一了。 大把挣钱,大把花钱,梁健的视金钱如粪土的豪放性格在这一时期逐渐展露。有一次他接了一个杭州朋友的电话,相谈甚欢,立刻飞赴杭州,包下几辆轿车把所有朋友都带上,先是绕西湖游玩,然后坐进一家酒吧,大家乱喝一通,最后都忘记到底开了几瓶著名的XO。第二天,当朋友们都疲惫不堪的在家恢复体力时,梁健却已精神饱满地飞回海南了。 藐视物质,花钱如流水的日子大概持续了一年多,梁健突然觉得没意思了,他发现这样的生活与自己最初的愿望相去甚远,于是再次决定回家。 庆幸的是这次回家,尽管两手空空,但至少还有一个女孩依偎在他身边。这个女孩是梁健的湖州老乡,毕业后也跑海南来发展,事业倒没怎么发展,却发展了一个男朋友。回到故乡不久,他们便结婚了,更准确的说是梁健是奉子成婚。 按道理,做了父亲的人,应该会老老实实呆在家里了。但没过多久,梁健失踪了。 年,那是一个晚霞满天的夏日黄昏,梁健放下手中的书,和妻子说去楼下买点东西就下楼了。妻子没多想,只顾自己继续做饭。 天彻底黑下来的时候,妻子害怕了,因为梁健还没回来。他身上最多不超过十元钱,买什么东西居然这么久还不能回来?第一天没回来,以为他去朋友那了;过几天还没回来,以为他去外地看朋友了;几个星期后,依然杳无音信,一个大活人,就这么没了。妻子遍访亲友,没有任何线索,最后只能报案。 眨眼间半年过去,除了妻子,其他人似乎都接受了梁健失踪的事实。突然有一天,隔壁长兴县公安局紧急来电,说当地某处水田中,发现一具无名青年男尸。由于死亡时间比较长了,加上天气又热,面容已高度腐败。但根据其身材与发型,似乎与安吉县失踪人员梁健有点接近。 得到这个消息,梁健妻子一下子眼泪出来了,因为她隐隐约约觉得,这个无名男尸就是自己丈夫。怀着悲伤的心情,妻子与与保险公司老总立马赶赴长兴。因为最坏的结果已经想过,所以最后确定此男尸就是梁健时,妻子反而没有眼泪了。于是,失踪人员梁健一案便从警方的记录册上删去。 而在悲伤的另一头,梁健依然活着。那天黄昏从家里出来后,他便开始流浪。走到哪里是哪里,不找任何熟人,没钱了就打工。钱够买车票了,就继续赶路。黄山,南京,徐州,山东,青岛,济南……一路走一路写,梁健创作的欲望被重新激发出来。 那是一段四海为家的岁月,没有人知道,梁健已到何地。也许这就是一个人的命运,像一个谜,假行僧般行走在大地上。一只旧的不能再旧的书包,有点荒诞的背在他单薄的肩膀上,路上的风景也许很美,也许很糟糕,但这一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一个诗人走在属于他的路上。那些幸福的悲伤,快乐的绝望,在酩酊大醉后,全都进入他的诗稿。不知不觉,北方的凉意已提前抵达,梁健突然有点想念温暖的南方。 回家,马上回家,同样是毫无征兆的决定。先是坐火车到杭州,在一个冬天的清晨,正在熟睡的梁晓明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 门开后,梁晓明更是打了个寒战,这不是梁健吗?梁健居然活过来了。了解事情经过后,梁健哈哈大笑,稍做解释,便从他装的鼓鼓的书包里,拿出一大叠誊写地工工整整的诗稿,说这是他的近作《我的国》,是这次流浪的惟一成果。说完,转身便走,在楼道转弯处,他似乎又想起什么,转过身冲着门的方向说,你继续睡吧。 梁健回到妻子身边时,亲友们都为他还活着而高兴,但他的婚姻已走向了死路,很快梁健便办好了离婚手续。 四年,重新单身的梁健,毫无牵挂地再次来到杭州,继续大碗喝酒,大口吃肉,文学创作上则与“北回归线”的梁晓明、刘翔诸君相交好。并且,不久又找到一份新的工作,在东海影视工程公司搞灯光音响设计。 说梁健天资过人,应该没人会反对,他有着旁人永远无法企及的适应能力。他干工作,要么不做,如果花心思做,一定会做的极其出色。比如这次关于灯光音响设计的工作,他很快就得心应手,风采尽显,并破格获得中国灯光协会会员资格,有时公司接到大的项目,客户更是点名要梁健负责设计调控。 才华横溢,业务水平又出类拔萃的梁健自然深受老板喜欢,并打算许之若干股份,使他更能大展拳脚。这种信任与喜欢,甚至蔓延到了“北回归线”。常常在晚上,会有莫名其妙的年轻人不知从哪里冒出来,把梁健单位的卷帘门敲的邦邦作响,这里很快成了“北回归线”诗人的一个温暖据点。 年冬天,《北回归线》诗刊按计划要出第二期了,杂志编得很顺利,但对一群囊中羞涩的青年诗人来说,印刷费可是一笔不小的开销。眼看付梓的日期越来越近,但印刷费还有一个很大的缺口,北回归线同仁们急得都快不行了,惟有梁健却依旧悠然自得。原来他的老板谢雪倩慷慨赞助,答应把印刷费的缺口补上,这真是雪中送炭,《北回归线》第二期终于如期出炉。 梁健在这期《北回归线》上发表了组诗《高手》,这是一组通过围棋思考人生的别致之作。由九首短诗组成,每一首都代表着围棋的一种技艺,题记则是引用古棋谱里的经典释义。此时的梁健逐渐趋于内敛,他的诗充满冥思的色彩,那些诗句仿佛是在体内运行了很久,然后在“世纪尾巴一个安静的下午”缓缓渗出化成一泓清泉。比如这首《守拙》就很典型的反映出他这一时期的创作风貌。 《守拙》 行—— 连字而下曰性。 (宋·《围棋义例诠释》) 我将黑发飘成了石头 一块一块堆到墙角的反面 供大气呼吸 我来不及进入星空 这个美丽开放的过程 夜晚 一些奇怪的手势 以及幽远 季节小心翼翼 缘我破碎城堡而拥挤 而眠 烟囱以手臂困惑到冷 我所有的停留,仅仅是 世纪尾巴一个安静的下午 我安静 走 在人行道之外 我高挺鼻梁的预言 像一场大雾 在人类胸口撞击 巨大而且无声 浪迹江湖,情谊为重。这是梁健处世的第一准则,这也为他迎来美名无数。《北回归线》第二期同时也隆重推出了天才诗人潘维的作品,当时他还生活在浙北长兴。在一个阳光美好的清晨,梁健突然想起未曾谋面过的潘维,便想去拜会一下,于是直奔车站,买了一张去长兴的车票出发了。 在长兴车站出口处,梁健却不知道往哪里去了,因为他根本不知道潘维家在哪里。后来回忆了半天,才记起潘维好像在当地的电影公司工作,于是大步流星直奔电影公司。结果正坐在办公室窗前叹息“孤独啊孤独”的江南才子潘维,真的被他找到了。两人一见如故,到了午饭时间,潘维请梁健吃饭。在一个小饭店,点好菜,一边喝茶一边继续聊天。因为人不多,很快菜上齐了。潘维叫了两碗米饭,拿起其中的一碗就吃,梁健呆在那里有点不知所措。潘维说,你怎么不吃呀?梁健笑着说,怎么吃饭不喝酒啊?原来此时的潘维还没有喝酒的习惯,一不小心给疏忽过去了,遂重新点酒,两人欢饮到天黑,英雄相惜,好不痛快。 年夏天,事业蒸蒸日上的梁健再一次失踪了,公司老板爱才惜才,遍寻其亲朋好友处,均无着落。而事实上,此时梁健已悄然隐身寺院,研究起佛学,陆续写下了《解脱之道》、《佛学之根本意趣》、《学佛笔记》、《忽闻西方虹鸟啼》等洋洋洒洒几十万字的佛学文章。 “众生之所以谓众生者,以有烦恼障覆也。烦恼本来不有,只是自生自障,此缘于迷而不觉,故要学佛。学佛者,求觉也,求明自心也。把此心由暗黑转光明,由烦恼转清净,由生死转涅槃,由糊涂转大觉,由执着转自在,观世间一切,平平淡淡,无所系着。即修证至菩萨位,亦无欢喜骄慢等习,不被境转,不受法缚。心常空空地,气常平平地,意常淡淡地,居常申申地。无喜无怒,亦不压制;随缘随喜,亦不枯寂。此即是佛境,亦即名佛。”梁健在《学佛笔记》中如是说。 再后来,梁健在长兴仙山寺皈依佛门,成为一个虔诚的居士,法名:清原。这一时期,梁健的诗歌开始弥漫禅味。比如这首在仙山做“功课”后写下的《晚课》,内心已经很平静。 《晚课》 当你转过身去烟一样消散的时候我听到歌声这是香烛后面的宁静如息的万古长明只隔一小个地球就是我们的心是日已过。是日已过一龛佛火静坐新月三更 “晚课”时期的梁健,戒烟戒酒,过午不食。以朋友们都觉得不可思议的方式,闭关不出。此时,他除了写新诗,还以偈子的形式写下一批古诗。“万转身如不系舟,风翻浪涌便难收。临流执定篙和舵,一路轻帆到岸头。”面对人生的激流险浪,梁健向佛而行。不经意间,成为了中国当代“禅诗”的代表人物之一,《十牛图偈》等作品至今影响深远。著名诗歌评论家陈仲义先生,就曾在《打通古典与现代的奇妙出入口一一禅思诗学》一文中指出:“梁健这一诗禅合一的特例,表明古典禅思在现代生活与现代诗中可能延伸与可能达到怎样一种结合的‘水纹线’”。“……它不无意义地提供了一种实验临界点:禅思对现代诗思的流布,究竟可以占领怎样纵深的“版图”,在诗禅合一中,可能粘结,融化到何种程度,算是最佳契合,这些对现代禅思诗学的建构,都是极富关键的问题。” 年8月,梁健创作了《柔软心》,这是一组不得不说的作品,它既是梁健“禅诗”中的经典之作,同时也标志着梁健对佛的理解有了重大突破与超越。关于《神话》,梁健说:“一半在我的诗歌里/一半在我的沉默里。”关于《禅》,梁健最后悟到了:“狗屁。”指出做《居士》,可以:“用刀砍柴/用水淘米/用嘴吃饭/用扁担睡觉//偶尔也用河造桥/用心写诗。” 而在最后一首《往生》中,梁健似乎彻底顿悟了:“不必修饰形象/不必打点行装/云一样随风而去/来也这样。”这首《往生》很容易让人想起“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济公和尚,这似乎为之后梁健的出关埋下了一个伏笔。 五年的春天,失踪多时的梁健,春笋般冒出地面。仿佛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重新大碗喝酒,呼啸江湖,走到那里诗写到哪里。只是,烙在左臂上的两行戒疤,清晰地表明他依然佛祖在心。 在诗友梁晓明的介绍下,梁健去了刚组建不久的浙江教育电视台,在新闻部做记者。有过在新疆电视台的工作经历,梁健很快适应了台里的工作节奏,而且凭他的天分很快做得比其他记者更出色。这样就日益引起领导的信任与重视,有什么重要的新闻报道,常常点名由他负责。年,在杭州稳定下来后的梁健再次闪电结婚,妻子乃杭州大学一美女诗人,年他们生下一个儿子,取名梁小虎,他和梁健一样都是属虎的。 一日,台里领导让梁健去采访一个叫楼兰亭探险家,据说此人独自穿越罗布泊了(此时,后来在罗布泊遇难的余纯顺尚未出发),至于其它比如漂流塔里木河等杂七杂八的探险活动更是多如牛毛,当时国内有很多媒体都跟踪报道他的事迹。 梁健心想,这样的奇人是要会一会的。结果,节目还没拍摄完,两人已成为相见恨晚的好朋友。谈着谈着就谈起了合作,说要成立一个专业的探险机构。旁人开始都以为梁健是在兴头上随便说说的,没想到过不多久,中国第一家在工商局正式注册的探险公司“浙江远方科学探险公司”横空出世了。总经理是楼兰亭,副总则由梁健兼职。 话说“浙江远方科学探险公司”成立伊始,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公司除了有5名办公人员,还专门成立了一支共6人组成的探险队,领队自然是楼兰亭,梁健当仁不让成了副队长。两人搭档,带领探险队又是寻找钱江源,又是钱塘江斗潮,很快干出了些动静。同时又在桐庐开发了一个探险旅游项目,当地政府也有意合作准备深入开发。正当友人们在谈论梁健的探险公司是个朝阳产业,看来要大发一笔的时候,梁健又突然不知所踪。 楼兰亭本身自己就是一个来去无踪的浪漫主义者,他对自己搭档的不辞而别倒是觉得很正常,还开玩笑说,老梁一定为节约经费,独自闯线路去了。但此时,梁健的正式单位,浙江教育电视台要整顿纪律了,领导见不着梁健本人,于是几次托人带话给他,如果要离开就来单位交接一下。梁健每次都说好的,但就是不见人影,领导只好非常惋惜地把这位非常有前途的优秀员工除名,言语间大有一点恨铁不成钢的意味。 可即使被单位除名了,梁健依然没出现,朋友们也不知道他具体所在的位置。但大家似乎不怎么担心了,因为这符合梁健的风格,天马行空,走在属于自己的路上,根本不在乎世俗众生眼里的得与失。好朋友们相信,梁健会在某个诗意的黄昏,重新若无其事地加入狂欢的酒宴,但现在人到了哪呢?这就像一个随时变化答案的谜语,成了友人们闲谈时的一个重要话题。 某日,一位梁健诗友召集众友人喝茶,席间郑重宣布,有梁健的消息了。于是将一页诗稿展示在众人面前。 《呼和浩特》 ——致ly 需要一路草地书写我的家园 需要铁,梦见我的晴天 羊群向东 继续我冲开大河,而你 不是我的冰山 我已经安排好思念 巨大然而无声 雪。席力图。居然可以停留佛爷 我知道是谁 在什么时候将我彻底点燃 秋天了 通往池塘的小路已被落叶盖住 即使是熟悉的爱情 也难以找到 (年11月8日梁健于呼和浩特) 至今没有人知道,梁健为什么在20世纪的最后一年跑去内蒙古?莫非如诗中所言去寻找“熟悉的爱情”,这显然不符合梁健的风格。至于,流传最广的“草原牧羊说”,似乎也太过浪漫,然而恰恰可能是真的,因为在骨子里梁健是个标准的理想主义者。行者般不断地跋涉,寻找心中的乐土。但现实如铁,意冷心灰仿佛一个定期发作的病症,压迫着他,催促着他,最后烦了,于是又上路了。 “我需要回避,这是一个人的事情。但回来之后依然要面对,很痛苦,于是经常失踪。”足够优秀,追求完美的梁健,总是发现自己所呆的地方绝非久留之地。所以他总是头也不回地走了,尽管在大部分旁人看来,这种无休止地出走,使他失去了太多太多。但梁健从来不以为然,依然写诗下棋,每餐必酒,在关键时刻消失得无影无踪,保持了他几十年如一日善于失踪的英雄本色。 六梁健再次出现在杭州的酒桌上,已是21世纪了。他光着头,望了望四周,发现朋友们都已经混得有模有样了,心里很高兴。也许正是这种纯粹的热爱朋友之心,使他成为一个弥足珍贵的存在。 此时,潘维已在杭州落脚多时,在一家知名影视机构担任电视制片人,酒量也已随着声名的远播水涨船高。两位老友再聚首,痛痛快快地喝了一场,不久在潘维的热情引荐下,梁健也进入浙江长城影视担任制片人。 《中国古遗址》、《中国酒文化》、《中国石窟文化》、《中国民间艺人》等大型电视纪录片,均出自梁健之手。他集制片、拍摄、撰稿、编导、剪辑于一身,被业内人士笑称:“老梁出手,一个顶五。”拍摄这些节目,梁健再次遍访全国大好河山,走一路醉一路,留下美谈无数。在拍摄《中国酒文化》的纪录片时,因为工作之便,更是品遍包括茅台、五粮液在内的众多驰名酒坊的库存多年的佳酿。这些地道的陈年佳酿,使梁健的身体成了一个在大地上移动的酒窖。 “他是一柄断箭 啸聚山林 买马筑寨,插地为旗; 他是一枚秤砣 掂量灵魂 接着,坐地分金; 他是一盏黑夜的蝙蝠 谈经夺席 然后对理想主义依次剪径; 他是半卷遗失的佛经 从印度的铁 翻阅到江南丝绸的心; 他是脚印 夹杂在匈奴、蒙古和七星之下的 西北偏西; 他是一张渡牒 携具命运 信马由缰、穿州走府; 他是致命的对峙 征伐自己 仿如内心的疆土上,一次热烈的起义。” ——节选自叶舟《致梁健》 进入新世纪,梁健的诗歌创作也进入一个全新的境界,写的很多,好诗也很多。他写诗顺其自然,可以说完全是即兴的,写好后,从来不改,但在下笔之前也许会有短暂的推敲。好朋友们早已习惯在深更半夜时收到梁健的短信,里边不会有多余的话,除了诗还是诗。尽管这些年在各类刊物上断断续续也发表了一些作品,但这些作品只是梁健创作的冰山一角。他觉得每个人的内心都是有局限的,诗歌的最大作用是可以调节心灵,我们需要诗歌,是因为心灵需要,发表不发表无关诗歌本身。所以,尽管梁健至今仍活着,但他的大量诗歌作品已不可复得,他早已养成了写完就丢的习惯。 《今夜,我决定进城》 今夜,我决定进城 头顶一大片一大片楼房。他们灯光幸福 就像我,临终前懒洋洋地回头。 他们谈论今天,从四面逼近, 六岁的眼睛,甚至让他们忘记 冬天。仍然久远回想我 暖流般的祝福。 我在花开前醉过几次? 车,穿行我的恳求之外。 我决定进城,我决定强行解放红灯, 我决定让兄弟等我。我进城我手上暗藏十根火把,今夜城里红光满面。 路过姐姐的溪尾随而来, 用旁人难以劝说的声音,同意我今夜我决定进城。 (4年1月15日于杭州) 诗如其人,梁健的诗质朴、坚定,自由洒脱,醉意弥漫,荡漾着一种叫做痛快的情怀。我相信真正的痛快者,一定是个大彻大悟的人。梁健走过了一条庸人所不能理解的路,他的经历成了我们这个时代一个不可复制的民间传说。从来都是诗歌选择了诗人,就像这首诞生于4年的《今夜,我决定进城》,只属于梁健——有隐忍中的缅怀,也有一往无前的大无畏。“梁健身上,他的身体力行,让我看到早年济公的影子。”著名诗人默默如是说。 《一寸一寸醒来》 就让我靠着鸟吧好叫儿子们放心 不知不觉漫过鼻孔我还是能够告诉他们天亮的暗语 难道疲惫也是理由睡眠就是家冬天不是酒 我承认我真的忘记了方向那一条唯一通往清醒的镜子我不得不在黄昏依靠死亡依靠死亡一寸一寸醒来 (年8月24日于杭州) 江湖上流传着一份“中国当代新诗坛36天王”的名单,位列其中的都是些响当当的人物。“诗酒天王”的称号归于梁健,可谓众望所归,正如颁奖词中所写:“在中国诗坛,梁健先生有当代济公的美誉。无数伟大的诗篇诞生在酒后,李白斗酒诗百篇,竹林七贤把酒饮风,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梁健先生的酒量在诗坛无人匹敌,他的绝唱《一寸一寸醒来》,必将千古吟诵。酒是英雄泪,透过梁健先生的众多诗篇,我们仍然清晰地感受到了一个诗人对生活的良知。” 梁健说:“经历幸福与苦难都是必然的,都是自作自受,与别人无关。” (年1月写于杭州) 补记: 本文所涉及的梁健人生经历,皆为我与梁健相处的这些年他亲口所说。写作此文前我与他进行了专题对话,完稿后梁健亦是第一位阅读此文的人。原本相约每隔若干年就帮他续写一段,未曾想到竟成终稿。 先生走后,一个更真实、更感人、更传奇的梁健开始浮现,一些细节如新疆电视台的工作经历确实有待继续挖掘考证,重新审视自己曾写下的文章不禁感慨万千。愿逝者安息! (年1月29日写于杭州) 北回归线同仁纪念梁健 想起梁健——周年祭北回归线同仁的告白 诗/剑心 那条路 人们给它取了个名字叫——黄泉 从我们的老祖宗叫起 到现在一直没改过 其实我也正往这条路的方向走着 只是还差一个意外的路口 我不明白你如此匆忙地 赶在我的前头 是去看一场球赛听一场音乐会 而担心迟到 还是与前世的情人约会 怕错失良机 就算阎王爷要把你选进领导班子 你也没有必要这样心急火燎 梁健啊你走的真是急了点 把好多东西都忘了拿 友情亲情爱情 还有梦想希望和你的诗歌 好在你没把诗歌带走 在你的诗里 让我又看到 你的板刷头和喝酒的样子 听说那条路 通往天堂也通往地狱 虽然到天堂和到地狱 距离是一样的 但我相信 就凭你诗人的名义和“北回归线”的来头 它就是一本往天堂的通行证 而不是一张去地狱的点到卡 又听说到天堂的路很长 要走一亿光年 你既然走都走了 路上就请慢点 别牵挂我我们和“北回归线” 珍重 悼亡友梁健 诗/汪剑钊 1 昨夜梦见了你, 奇怪的是,那一刻 我居然清晰地知道: 你—— 已在另一个世界。 我诧异, 你的声音真切依然, 飘过我的耳畔, 像一只蟋蟀的鸣叫—— 谦卑而高傲;或许 更像秋天的一片树叶 飘落,安静地渗入 喧嚣的虚无。 可是,为什么 我看不清你的面容? 它那么朦胧, 仿佛梦的缀边在闪烁, 比冬夜里的寒雾 细碎,也更为神秘。 为什么 我听不清(听不懂) 你缓慢的话语? 或许那是女娲原初的语言, 而你正在告诉我 绾结一首诗的秘密。 夜是这般恍惚, 时间的绳索 将现实与梦缠裹在一起。 兄弟,你走了, 让我们的约定成空。 你是否知道: 那一刻,你随梦而去的飘然 让我伸出的右手握紧 一把空气? 你走了,随梦而去, 让朋友抽空心肝, 让那些爱你和你爱过的 女人失声痛哭,打破了 保持两个世纪的 沉默与怨恨。 .1.23 2 我告别靛蓝色的天空, 与陨落的星星擦肩而过, 捱过无聊的八小时, 穿越一个横跨欧亚的长夜, 却不能冲破 生与死阻隔的铁幕。 在我熟悉的土地上, 母语携带一个噩耗如雷击般抵达, 比朝霞更早。顷刻, 故乡的旭日下 弥漫一团阴郁的黑雾。 你走了,照例的不辞而别, 却把一种寒意种进了我们的身体, 让每一块骨头 成为悲伤的冰块。 我知道你行事异于常人, 祈盼像从前一样,只是又一次失踪, 或者只是醉后的一场酣睡, 而后苏醒,哪怕 只是千分之一寸的速度。 .1.29 风云——纪念梁健诗/郁雯天上飘过风 地下飞过云 挥袖长歌,你隐去 哪一日会是尽头? 天上打过雷 地下踩过电 颔首欢笑,你隐去 哪一日会是开篇? 天上经过梦 地下度过苦 坦然安放,你隐去 哪一日会是永恒? -01-21 梁健朗诵——寸一寸醒来一行一行感动——梁健诗集《一寸一寸醒来》序 ▲文/默默 梁健的名作《一寸一寸醒来》已令无数读者拍案叫绝,他极其吝啬,奉献给诗坛的诗篇,极少,但每一篇都让我们一行一行感动。 “你无所畏惧/选择穿行尼加拉瓜的大雪/用满院暗香注视我”。 胆敢把一首诗写得那么勾魂的诗人,只有酒神梁健了。只要与他在一起,他就喜欢用满屋的酒香注视我,他劝酒的话语非常勾魂,你没法不喝。我常常挂念他,又怕与他在一起,在一起,畅饮之后,血糖非高不可。 “无人的山里我树一块墓碑/写下冬至这个遗体/向人类告别。” 胆敢把一首诗写得那么绝望的诗人,只有酒神梁健了。梁健早已超凡脱俗,那种超凡脱俗不像有些伪君子,嘴上说说而已,与梁健相处,如沐春风。“向人类告别”,我不用细想就明白,他说的是“向世俗的人类告别。”孔子教导我们要做好世俗的人,老子却教我们要做仙人。梁健早已深得道家的要领。 “总有一个岛/保留你的钢琴和眼泪/那里木鱼围绕。” 胆敢把一首诗写得那么忧伤的诗人,只有酒神梁健了。梁健时常突然寞然,内心充满无言的忧伤。童年时,他的姐姐为爱神秘地殉情,一直也一生在钝击着他的心灵。那里围绕的木鱼声,是梁健对姐姐永远无尽的思念。 “你深埋了桥的隐痛/山上的日子安静一些。” 胆敢把一首诗写得那么揪心的诗人,只有酒神梁健啦。是啊,谁内心深处没有岁月的隐痛,不埋葬,日子如何得以安宁,但谁又能埋葬得了。清澈的溪水干枯了,桥的隐痛或许就被深埋了,人类难道只有枯守未来才得以心宁?承认这个宿命,心能不揪疼? “漫山雀跃的鸟/远走他乡的桅杆/这个世界与你何干。” 胆敢把一首诗写的那么悲凉的诗人,只有酒神梁健啦。一个人头顶上的白云,也是别人头顶上的白云。一个女孩今天给你的爱情,明天可能就是给别人的爱情。远走他乡桅杆的鸟,总是在我们心中了无痕迹。 “你被转送到杭州/那里的太阳有太多的狐臭/连雨滴也长满了梅毒。” 胆敢把一首诗写得那么刻毒的诗人,只有酒神梁健啦。大逆不道啊,粱健,多少代,多少人心目中憧憬的天堂杭州,被你亵渎得令人望而怯步。看完你这首诗,手中正好有去杭州车票的读者,会毫不犹豫地撕掉的。你这样会打击杭州的旅游业,你是杭州人民的公敌啊! “中午在抬头/你的问题还是腰一样柔软。” 胆敢把一首诗写的那么空灵的诗人,只有酒神梁健啦。天啊,这么空灵的诗行,很久没有读到了。如此清秘的感觉,可一洗黏附在中国情诗身上的俗气。 “扫完落叶的老人死了/天越来越冷”。 胆敢把一首诗写的那么凄清的诗人,只有酒神梁健啦。但愿天越来越暖,梁健心目的落叶永远飘落不完,也就扫不完,但愿梁健永生,噢,人怎么可能永生,然而诗可以永生。梁健,我已经看到一万年以后的人们,还在爱不释手地读你的诗篇。 是为序。 北回归线 中国当代先锋诗人 本期责任编辑:歌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