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特色小镇的发展逻辑 (一)特色小镇的开发思路 特色小镇建设的起点在于其特色产业与旅游产业。两大产业也是特色小镇的基础生产力,是一个个特色小镇的动脉和静脉中流淌的血液。特色小镇要发展,关键就在于培养和发展这两大作为其“特色”的产业。 发展特色产业,以及逐渐形成产业链,能够产生大量的就业机会。发展旅游业,加强宣传,能够产生大量的观光、休闲吸引点。而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两大产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大量的就业机会与观光、休闲吸引点,也正是特色小镇产生居民、吸引游客的关键。其中,小镇的居民的形成,一是小镇原先既有的居民。二是小镇吸引城市的企业入驻后,或在小镇培育形成了特色产业企业后,由相关企业的职工,为生活的方便,在当地转换为小镇居民。三是小镇发展特色产业,或带动相关行业形成工作机会后,吸引小镇附近农村的农民进镇就业。四是小镇通过发展旅游产业,形成出色的旅游风貌和体验设施及服务后,吸引一部分城市居民来小镇定居[1]。其中第二、三、四种路径形成的小镇居民,正是特色小镇的发展所带来的效应,也将成为特色小镇成功开发后,小镇居民的主要群体。 而特色小镇汇集的居民与游客,依据其生产、生活及旅游的需要,会对特色小镇相关的基础设施、市政服务、旅游服务、环境生态等一个城镇所需要具备的多方面的元素提出要求,从而带动整个特色小镇相关硬件、软件的建设,进而构建起这样一个特色产业支撑发展、相关行业逐渐带动、路桥基础设施完善、市政服务设施完备、生活旅游配套设施齐全、生态环境质量良好、特色文化传承彰显的特色小镇。 (二)特色小镇的双产业 如前所述,特色小镇的发展是以产业发展为先导的。在特色小镇中,广义的特色产业分为两大类,一是旅游产业,另一是狭义的特色产业(即除去旅游产业外,支撑特色小镇发展的产业类型),狭义的特色产业主要聚焦于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主要的类型有:体育休闲(如金华温泉小镇)、健康养老(如宁波养生小镇)、现代时尚(如嘉兴海宁皮革时尚小镇)、精品制造(如台州路桥沃尔沃小镇)、金融产业(如杭州玉皇山南基金小镇)、信息智能(如杭州地理信息小镇)……两大产业的发展,带动小镇产生产业集聚力、旅游吸引核,由此产生的企业与居民、游客所带来的投资需求和服务需求,带动整个特色小镇的建设。因此,特色产业和旅游产业是谱成一个个特色小镇的一首首特色小曲的两大基调。 (三)特色小镇的三架构 在特色小镇双产业的基调上,撑起整首特色小曲的主调,就是特色小镇的发展架构。特色小镇的发展架构指的是特色小镇在开发后,主要建设的方面。通过这几个主要方面的建设,运营方构建起特色小镇发展的基本框架,而过程中的具体内容是在这个基本框架上的具体补充。特色小镇发展的三大架构,即发展的三个主要方面为:产业链整合架构、旅游目的地架构、城镇化架构。 产业链整合架构的搭造,是一个导入产业、培育产业、发展产业的过程。此处的产业指的是除旅游产业外的狭义上的特色产业,通过关键的特色产业的导入和培育,形成特色产业的产出效益,做出小镇的品牌,并在此基础上对围绕特色产业的相关产业进行挖掘和开发,以增强对主要特色产业的支持,最终形成一个有重点,又有层次的产业链,将特色小镇的“特色”,体现得亮而全。 (四)特色小镇的三引擎 有了两大产业的基调,在两大产业基调支撑的基础上又有主调的架构的构建,特色小镇的特色小曲谱就完成。而将这一曲曲特色小曲奏响是让一个个特色小镇绘声绘色的关键,奏响这些小曲的乐器为特色小镇的三大引擎:产业引擎、旅游引擎、智慧化及互联网引擎。 产业引擎和旅游引擎是特色小镇的主引擎,本文上述已提及,特色小镇的特色产业和旅游产业是小镇的主调,是小镇开发、发展、运营的始动力。特色小镇由两大产业的发展,来带动相关附属产业的发展、人口和企业的集聚以及城镇建设的开展。 二、特色小镇的类型 特色小镇,根据其(广义)特色产业的类型和导向,可分为:旅游类特色小镇、历史经典类特色小镇、传统县域经济类特色小镇,以及新经济类特色小镇。 (一)旅游类特色小镇 旅游类的特色小镇,是以旅游产业为其特色产业的小镇,即在该类小镇中,狭义的特色产业非其主导。该类特色小镇大多分布在上海、杭州、南京等大中型城市近远郊风景区内,以迎合大中型城市居民周末、假期观光、休闲的庞大市场的需要。该类小镇正处于传统农业向农业旅游、传统工业向工业旅游的转型期,通常拥有较为丰富的旅游资源,具有开发、建设成为旅游类特色小镇的优势和潜力。如典型的江南水乡旅游小镇——浙江嘉兴的乌镇、西塘,江苏昆山的锦溪、周庄等。 (二)历史经典类特色小镇 历史经典类的特色小镇,是以其本身第一产业的产出品的直接销售,或经过初级、中级加工,而后供销市场为特色产业的小镇。该类小镇主要分布于丽水、衢州等中小城市环境优越的近远郊。其依托当地的独特的自然气候、地形条件,精心培育其第一产业,使其产出优质的农产品,并在此基础上,对出产品进行不同程度的加工,以供销市场,从而形成特色。该类小镇实现了从建制镇家庭作坊到中小城市园区的属地化发展。如以出产优质的杨梅出名的浙江温州的巽宅小镇,以优质龙井茶叶闻名的浙江杭州的龙坞茶镇等。 (三)传统县域经济类特色小镇 传统县域经济类的特色小镇,是以其原先有一定的产业基础或制作传统的手工业为其特色,并将相关企业进行集中的特色小镇。该类小镇主要分布于广州、南京、宁波等大中型城市近远郊的已建成的产业区内。该类特色小镇往往兴起于中小园区向大型工业园区转型中壮大的模具、汽车、袜业等传统块状集群。如浙江衢州的红木小镇、浙江诸暨的袜艺小镇等。 (四)新经济类 新经济类的特色小镇,是以新兴产业、创新产业为特色产业的小镇。其大多分布于上海、北京、深圳等大都市近郊。该类小镇不过度依托区位,而植根于民企,仅需少量空间进行高端要素的集聚。如北京房山基金小镇,杭州的玉皇山南基金小镇、云栖小镇、梦想小镇等。 六、特色小镇的申报和遴选 (一)特色小镇的申报流程(省级) 1.自愿申报 准备书面材料:a.创建方案(区域范围、产业定位、投资主体、投资规模、建设计划)b.概念性规划。 2.分批审核 ①初审:省特色小(城)镇规划建设工作联系会议办公室提出初审意见。 ②会议审查:省特色小(城)镇规划建设工作联系会议审查。 ③审定公布:省政府审定后分批公布创建名单。 3.年度考核 ①制定省级特色小(城)镇考核细则。 ②兑现扶持政策(考核合格)。 ③考核结果公布:考核结果纳入目标考核体系并在省级主流媒体公布。 ④退出机制:连续两年未完成年度目标考核任务的特色小(城)镇。 4.考核验收 ①制定省级特色小(城)镇创建导则。 ②组织验收:省特色小(城)镇规划建设工作联系会议。 ③认定为省级特色小(城)镇:通过验收。 (二)遴选的基本条件 1.产业有优势:形成鲜明的产业形态。 2.风貌有特色:形成和谐宜居的美丽环境;彰显特色的传统文化。 3.发展有成效:形成一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能够提供便捷完善的设施服务。 4.动力有保障:拥有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本鐧藉穮鐤?鐧界櫆椋庢棭鏈熺棁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