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武夷闻见录”一键订阅 夏日的北京,丝丝潮湿带着浓郁的燥热,自入伏以来最是难捱,俗事纷扰不得清闲,胸中常有不平之气,尘嚣过眼,难得片刻清凉。如若得一去处,赏心悦目,得一缕清凉,便是一处苏杭。 和静园,隐隐的坐落在今日美术馆旁,与其说是一间茶馆,更不如说是间艺术馆,与一旁端庄严谨的今日美术馆比起来则更加的小家碧玉,悠闲且舒缓的环境,廊宇间错落着当代艺术品,巧妙地将艺术与空间相结合。相较于艺术馆满目密集创作的冲击,更像是镶嵌于戒面的宝石。 消夏 从未想过能在如此有当代艺术气息的茶馆中喝茶,也从未想过能如此悠闲的看画,四方的天井中静静的伫立着一尊雕像,一旁水缸中浮着点点睡莲,阳光洒下错落有致,疏影横斜,淡淡的有些江南的气息,炎夏中得此一景,便心生清凉,烦闷荡尽。不管什么时节,我最喜欢的便是坐在落地窗边看着这不大的天井,无声的塑像好似在四季诉说着不同的故事,落叶积雪,无语凝噎。 恬静的环境中,悠闲的坐坐,泡一壶茶或许是对忙碌的生活最大的慰藉,在舒服的空间里慢慢放松,慢慢的去想一些开心的事情,或者适当的放空自己,生活不过如此,累了就好好休息一下,别想太多,看看画喝喝茶,看看一方画纸上的别样世界,去用别人陈述的视角,看看自己,看看天地。 一画一世界,一塑一洞天 茶馆的楼层挑高极为舒适,丝毫不显得压抑,阳光从玻璃外墙撒入,心情愈发开朗,点一泡茶悠闲的坐坐,喝喝茶,逛几幅画,自难有如此惬意的午后,如若说一茶一画便是一方天地,那么和静园真是藏了诸多洞天,很难简单的用言语描述与你是什么样的。 从周春芽的《绿狗》到叶永青的《大鸟》,所有的画都成系列,却有按着设计者的思索,在每一细微之处静静绽放,从画作的挑选上,也极显示出空间主人的审美与品位。 雕塑也更增加了空间的立体与生动,申洪彪的《马球》系列实为应景,带着淡淡的盛世的仪容,以及富贵的从容,点点滴滴都流露在了服饰造型与容颜之上。 当然很多深邃的塑像也饱含着作者的对于艺术的思考与洞察,杨茂源的《佛头》或许透露着作者对人性的思考与感悟,立体的雕塑或许会比文字更具有冲击与震撼,直面作品只是所能带来最直观的感触,或许是对艺术最好的尊重。 一杯淡茶酬知己 茶室主人相比,在对于空间的感觉,以及设计的点滴,都倾注了太多的心血,每一处细节处理都尽显良苦用心。千般雕琢,方在冷漠的钢筋水泥的城市之间打造一方洞天。 作品亦非泛泛之作,多出自当代名家之手。一间茶室,便已是当代艺术的一个缩影,透露着室主对于艺术与茶的独到见解,若说艺术品是一种视觉审美,饮茶便是一种生活审美。 生活中,有着不断发现美的心境,或许便是一种最好的生活状态,善于发现身边的美,或许本身就是一种极佳的生活艺术。 没有什么可以阻挡,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和静园茶人会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