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自治区文明县是县一级各种荣誉称号中综合性的荣誉,为统筹全县政治、经济、文明、社会、生态五位一体建设全面协调发展,不断提升全县公民文明素质、城乡文明程度、群众幸福指数,为实现县域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文化条件和道德支撑。今年,我县举县之力创建自治区文明县,这是县委、县人民政府为群众谋发展的重要举措,是一件得民心、顺民意的好事,是一件集民智、聚民力的大事。作为一名和静人,大家要积极行动起来,积极争当文明创建的宣传者、实践者和推动者,积极参与到创建自治区文明县的活动中来,为创建文明和静奉献自己的爱心和力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从国家层面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从社会层面看: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从公民人个层面看: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 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 20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全民自律三管住的内容 管住自己的“嘴”不说粗话、脏话,不随地吐痰;管住自己的“手”,不乱扔垃圾,不损坏公物;管住自己的“脚”,不乱穿马路,不践踏草坪。 道德建设提倡的“四讲、四做” 一是讲社会公德,做一个好公民;二是讲职业道德,做一个好职工;三是讲家庭美德,做一个好成员;四是讲个人品德,做一个高尚的人。 公民道德宣传日/月 中央文明委把每年的9月20日定为“公民道德宣传日”,自治区党委把每年的3月定为“公民道德建设月”。 四项集中活动 未成年人“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主要组织好四项集中性活动:清明节“网上祭英烈”活动、“学习和争做美德少年”活动、“童心向党”歌咏活动、举办“向国旗敬礼”活动。 志愿服务活动类型 和静县近年来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有:关爱空巢老人、关爱留守儿童、关爱农民工、关爱残疾人、关爱自然、文明交通劝导、关爱山川河流、社区应急救护培训等。 和静县的身边好人 和静县近年来推荐学习宣传的“身边好人”和“道德模范”有:阿里木·哈力克、阿力太、娜仁才次克等。本乡镇、本部门、本单位学习的“身边好人”等。 三个离不开 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民族之间相互离不开。 五个认同 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马克思主义“五观” 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 和静县创建自治区文明县历程 年开始创建,和静县于年创建成自治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县、年创建成自治区文明县城,年全力创建自治区文明县。 志愿服务的理念 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 四进社区 科教、文体、法律、卫生进社区。 三下乡“活动” 文化下乡、科技下乡、卫生下乡。 志愿服务精神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中国梦”的本质内涵 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和静建设基本理念 绿色和静、大美和静。 创建自治区文明县对街巷环境的要求 环境整洁,卫生状况良好,无乱扔杂物、无随地吐痰、无损坏花草树木;无乱张贴、无乱涂写、无乱设广告牌,无占道经营;道路名称与道路基础设施完好,无缺失、无损坏、无侵占;有相应的公共文明引导志愿服务人员,醒目位置有“遵德守礼”提示牌。 创建全国文明县对村、社区人际关系的要求 开展多种形式的邻里互助、联谊活动,友善对待外来人员;村委会、社区居委会建立治保会、调委会等群防群治队伍,并较好发挥作用。 中央文明办提出近年集中抓好的重点工作 大力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扎实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深化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学习宣传;深入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切实提升公民旅游文明素质;持续抓好“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宣传;精心组织好“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加强文明网建设;切实加强自身队伍建设等。 道德讲堂的环节 唱歌曲、学模范(讲故事、看短片)、诵经典、作点评(谈体会)、送吉祥等。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三结合”教育体系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者之间的相互结合。 保护生活居住区周围环境应该做到 不乱倒垃圾、污物,不乱堆乱放物品;大力种植花草树木,爱护生活区的各种树木、花卉、草坪,不排放各种有害、有毒物质,保持空气清新。 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 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 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文明单位创建的“六个一”建设 一堂(道德讲堂)、一队(学雷锋志愿队)、一桌(文明餐桌)、一传播(网络文明传播)、一牌(公益广告牌)、一榜(美德榜)。 和静县文明办和静县创建自治区文明县领导小组办公室宣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