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8/3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有朋友去巴音布鲁克旅游,咨询我最佳的游玩线路和时间节点,我提出了自认为最好的建议,可是她马上就驳回了我的建议:中午朋友有安排,要吃饭;晚上也有安排,要吃饭。面对她的反驳,我只能是无语了。

其实,这种现象,我们也经常遇到,明明是跑上去旅游的、是游玩的,可是大多数时间却花费在了吃饭上、应酬上。往往这种时候,吃饭反而成为了一种负担,消磨了许多观赏风景与了解风情民俗的时间。

而我考虑的是:能不能在和静,让吃饭也成为一种旅游和文化呢?

众所周知,和静开发出了东归菜系,土尔扈特也有独特的饮食文化。那么,我们就可以把东归菜系、土尔扈特饮食文化纳入到旅游项目之中,当成是和静的一种文化来推广。

但是,就目前状况来看,各旅游点所有吃饭的地方,仅仅是为了吃饭。只要把饭给游客做好了,端上桌子,剩下的事情就与经营者没有太多的关系了。也有部分牧家乐、牧家乐群会联合举办篝火晚会、安排歌手献歌和敬献哈达等,但这仅是在游客有要求的前提下,才举办的,没有形成习惯。并且这些项目缺乏其独特性,除了和静、除了巴音布鲁克,其它地方也在做。

因此,我的建议是:让吃饭成为一个旅游项目来推介,就像是一个景区小品、一个景点来推介,让其成为整个旅游线路上的一个点。当然了,如果按照目前的状况来推介肯定是不行的。在每个推介的吃饭点上,要安排熟悉东归菜系和土尔扈特饮食文化的人员进行详细讲解,让每一位游客在满足味蕾需求的基础上,让其更多的是了解东归的饮食文化。比如:吃“团结肉”的来历,又比如“风干肉”的历史沿革等,有许许多多可供给游客讲述的内容。要让游客明白,这不仅仅是一桌简单的美食,而是一种文化,他所享受的是一桌文化的大餐。

如果,我们在饭桌只是想让来客喝酒,以喝酒的多少来衡量对方的获得感与幸福感,未免有点老套了。

《土尔扈特婚礼》在巴音布鲁克的商演,其实就是一种饮食与文化结合的初步探索,但这仅是在吃饭过程中,让游客欣赏到了土尔扈特的婚俗文化,与饮食文化似乎关系不大。如果,再能够把饮食文化也渗透其中,就更加的完美了。

此前,我在一篇文章中提到过,在新疆旅游的成本高,尤其是到和静巴音布鲁克的旅游成本比较的高。试想和静人乘车来回六百公里,外地人要乘更长时间的车才能到达巴音布鲁克,如果仅仅是欣赏到了世界绝景、草原风光,这未免就有点点的缺憾了。如果,巴音布鲁克的旅游与和静的多元文化紧密结合起来;如果,和静的旅游与土尔扈特的饮食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让“吃饭”也成为一种旅游、一种文化,那么游客的幸福感会满满的、获得感会足足的。

所以,我在想,在和静,能否让“吃饭”也成为一种旅游和文化呢?这需要大家的讨论哦!

              

赞赏

长按







































土方治白癜风
口碑权威的白癜风医院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