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2/13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引子:安徽钰城控股集团、钰城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及其负责人丁宁等人在其建立的“e租宝”“芝麻金融”互联网平台发布虚假的融资租赁债权和个人债权项目,以承诺还本付息为诱饵,非法吸收公众资金亿余元,受害投资人遍布全国31个省区市。近年来,各种非法集资打着经济新业态、金融创新的幌子,以理财众筹、期货、虚拟货币等形式在各大网络平台巧取豪夺,令不少误入“陷阱”的投资者恨之入骨。本期“思与辨”就该话题进行讨论。

■主持人:尹传刚

■嘉宾:和静钧(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李长安(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导)

张敬伟(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

一些网络融资公司手段隐蔽,又假借金融创新的幌子,很容易躲过监管部门的监管

主持人:安徽钰城控股集团的“e租宝”非法吸收公众资金亿元,受害投资人遍布全国31个省区市。为何会有这么多人上当受骗?

李长安:近些年来,随着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也风生水起。不过,互联网非法集资案却频频发生。“e租宝”只是其中的典型案例之一。之所以涉及金额会这么大,人员这么多,一方面是由于网络诈骗具有一定的欺骗性和诱惑性,“e租宝”就是依靠假项目、假三方、假担保等方式,欺骗和蒙蔽广大投资者以及相关企业。另一方面,一些民众贪图高利息、一夜暴富心态作怪,也是上当者众多的根源之一。在所谓高额回报的诱骗下,一些民众在利益面前丧失了应有的警惕性,其结果就是“你贪图别人的高息,别人贪图你的本金。”当然,监管方式跟不上形势的发展,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一些网络融资公司手段隐蔽,又假借金融创新的幌子,很容易躲过监管部门的监管。

和静钧:金融骗局往往与时代造富的特征联系在一起,如在大项目造富时代出现过“某某工程”或“沙漠种树”等集资骗局,而当下所有造富神话基本是在互联网条件下出现的,因为时代与公众理性的错位或不同步,导致新骗局总是抢先于时代潮涨之前,这使公众对新条件下的骗局往往失去了应有的辨别力,导致众多人受骗。在互联网条件下,“e租宝”声称自己是“互联网金融+融资租赁”,一个简单的借钱行为,被高规格的互联网金融创新所掩饰,成了一种回报惊人的新业态,迷惑了众多投资者。

张敬伟:非法集资从线下到线上,总有很多人上当受骗。高利诱惑是公众上当受骗的主因。当强监管的利剑戳破一个个现实世界庞氏骗局的泡沫时,传统的非法集资,开始借助“互联网+”在网上继续招摇撞骗,给非法集资涂抹上一层极具诱惑性的“糖衣”,让更多的人吞下了互联网非法集资的糖衣炮弹。

金融体系的不完善,资本市场的不确定性,虚拟经济的虚火等诸多问题,让市场主体缺乏更好的融资渠道,使社会公众缺乏更好的投资创富途径,也给互联网非法集资提供了招摇撞骗的机会。更重要的是,监管部门对互联网非法集资缺乏有序的监管,使其在网络上野蛮生长。

互联网融资公司进行非法集资活动,虽然花样翻新,但基本套路都大同小异

主持人:在你们看来,互联网非法集资一般有哪些特征?

张敬伟:一是以高利润高回报诱惑和激活人的逐利心理;二是利用人们追逐潮流的心理,以互联网金融创新的噱头,将非法集资包装成网络借贷、虚拟货币、金融互助、爱心慈善等时髦光鲜的金融产品,具有极强的诱惑性和欺骗性;三是利用名人、明星站台和宣传,将非法金融洗白,为骗局贴上公信力标签,让更多人放松警戒,主动入彀;四是互联网非法集资,涉及人员更多,涉案金额更大,形成的骗局链更长,加之是在虚拟空间,因而存在难以监管、无法控制、查处较难等情况;五是相比现实世界的非法集资,造成的危害更大,甚至会带来系统性的金融风险。

和静钧:不论是什么样的集资骗局,不管是在什么样的环境条件下,都基本是不断翻新的庞氏骗局,即借钱还钱还息。互联网与社交网络条件下,借钱变得更容易,一方面借钱额度可以降到很低,导致投资者抱着不如一试、亏了无妨的懵懂心态下单,单一行为可在社交网络上无限传递,形成一种波浪效应,前浪不容冷静就被汹涌而来的后浪推向前。互联网条件下,骗子们会故意在网络上设立虚假项目,通过公关公司或“水军”在社交网络上造势。互联网条件下金融创新工具和花样层出不穷,骗子们利用网民或投资者的心态,以大项目、高回报为诱饵,通常承诺的利息或收益远大于银行利息或市场投资回报率。

李长安:互联网融资公司进行非法集资活动,虽然花样翻新,但基本套路都大同小异。比如他们大都以“高利润、高回报”噱头作为“糖衣炮弹”,以“互联网+”和金融创新为旗号,包装成爱心慈善等多种形式,令人防不胜防。

只有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和一颗平常心,才不会被卷入五花八门的互联网非法集资的陷阱中

主持人:互联网非法集资行为是严重扰乱金融市场秩序的非法金融活动,如何有针对性地打击网络非法集资?

李长安:要站在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的高度,加大监管力度,健全监管体系。要避免多头管理形成的真空地带,在统筹公安、法院、工商等部门基础上,以齐抓共管的合力推进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与此同时,要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主动防范风险。对于广大民众而言,必须抛弃那种一夜暴富的心态,对于高息揽储的非法宣传要有辨识力。只有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和一颗平常心,才不会被卷入五花八门的互联网非法集资的陷阱中。

张敬伟:伴随着互联网非法集资和其他新金融犯罪的高位运行,为了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必须加强立法,补上金融和互联网法治短板。此外,形成大金融监管体系,尤其是通过大数据技术手段的运用,形成覆盖整个网络的监控防火墙,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充分发挥监管合力,公安、工商、金融等监管部门形成监管合力,打击专项行动要形成“一个拳头”,日常监管要建立系统的监管覆盖面,而不是各管一块,互相隔膜。

面对互联网非法集资,立法者要立规矩,监管者要谨守职责,敢于亮剑,将其消灭于萌芽状态。公众也要多一些最基本的金融常识,须知,高利的“馅饼”基本都是陷阱。

和静钧:出现问题或出现问题苗头后,要果断介入调查,绝不姑息。从总体思路上看,针对一个新环境下的经济行为,应强调“本人小心”的原则,公众应自身提高警惕,不能被高息所诱惑。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