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5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甘肃小伙在天津

柳亘今年27岁,是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三岔镇石咀村人——甘肃省镇原县是天津市静海区的东西部协作对口帮扶单位。去年2月份,柳亘通过镇原-静海两地的劳务协作机制,获得了一份在静海区爱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爱玛”)的工作机会。这是柳亘第一次离开家乡,到外地工作。

“第一个月是实习期,只发工资的80%。但是我第一个月的收入就将近六千了。再后来,我挣到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工资——月收入过万!”说这话时,柳亘无比兴奋,眼睛里充满了光。

Part.1疫情来了工作没了

下午一点,天津爱玛的装配车间,正是一派热闹的生产景象。自去年疫情爆发以来,作为个人交通工具的电动车需求量大增。据统计,年,爱玛电动车的产量比往年增加了20%到30%。

▲天津爱玛装配车间

在爱玛的轮辋车间,记者见到了柳亘。彼时,他正骑着一辆三轮电动车,往生产线上运送轮胎。“不同的生产线上需要的轮胎是不一样的,要根据各生产线的排产订单,将轮胎准确无误地发送到生产线上。”柳亘向记者介绍说。

▲柳亘

来爱玛工作之前,柳亘从未到外地工作过。他从本地的一所中专毕业后,便在镇原县的一家食品厂流水线上工作。“工作强度非常大,凌晨四点多就得开始上班,一直到下午四点才能下班,有时得干到晚上。”

尽管这份工作十分辛苦,但是柳亘一直坚持着。“县上像样的企业就这几家,没有更好的选择。”因为吃苦耐劳,柳亘当上了班组长。工作六年来,他的工资也从每月两千元涨到了六千元。

本以为未来的人生也将在日复一日的劳累中度过。但是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将柳亘的人生计划全部打乱。

甘肃省镇原县是天津市静海区的东西部协作对口帮扶单位。从年起,两地人社系统便建立了劳务协作机制——由静海区人社部门定期收集区内企业的用工信息,并发送给镇原县人社部门,搭建用工供需平台,促进镇原县富余劳动力尤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来津就业。

因为有了在老家县食品厂的稳定工作,此前,柳亘从未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